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官僚特权阶层是埋葬苏联的主力军  ——三论苏共亡党亡国》是萧湘延同志的又一好文!

火烧 2011-04-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分析官僚特权阶层如何导致苏联亡党亡国,探讨斯大林模式与民主制度缺失的关系,强调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倒退现象。

   《官僚特权阶层是埋葬苏联的主力军  ——三论苏共亡党亡国》是萧湘延同志的又一好文!  

文章有很多亮点,也有新的提法。下面就我读后的随想写几句,同大家分享。  

文章说, “从斯大林时期开始就滋生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这是对的,因为它还只是整个“干部队伍”的一个部分,而这个“干部队伍”也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的“干部阶层”;不说“工人特权阶层”,说是“官僚…”是从这个阶层的政治特色而言。但所谓“阶层”一般是指阶级中的不同部分,到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这个“官僚特权阶层”已完全脱离了工人阶级,成了一个独立于工人阶级之外的官僚阶级了,这个官僚阶级可以不可以说是“社会官僚阶级”?还有待进一步讨论。这个“社会官僚阶级”最后向官僚资产阶级的转变,就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领导阶级。  

文章说,“苏共官僚特权阶层,从斯大林时期开始滋生发展,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的震荡、勃列日涅夫时期的长期稳定、戈尔巴乔夫时期政局和改革政策的混乱,直到最后成为埋葬苏联的主力军”。苏共官僚特权阶层发生发展的路线图也就是苏联亡党亡国的路线图。我国的政治体制曾经从前苏联那里“学习”过,在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中同样有“职务名册”制度的影子。“官僚特权阶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就有“萌芽”,76年以后开始发展,现在正在完成向官僚资产阶级的转变过程中。之所以还没有到“苏共亡党亡国”这一步,得归功于毛主席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作者认为,“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走到一半:进行了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这一说法,类似项观奇老师对我国某个历史时期的评价。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走到一半”,现在人们把社会主义的这一时期称作为“斯大林模式”。 不能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因为这个时期“进行了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不能全盘照抄“斯大林模式”,因为它“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  

作者认为,“由‘官僚社会主义’倒退到‘官僚资本主义’,有其历史必然性”。不错!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不只是苏联,而且是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倒退。为此,我们分析这一历史现象时不要去纠缠某个领袖的个人原因。就拿所谓“个人专制”,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来说,也是历史地形成的。在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刚刚从旧制度的废墟中站立起来,百废待兴然而“众说纷纭”,阶级斗争又异常激烈的非常时期,没有军事上的“首长负责制”,没有领袖的权威,能打胜仗吗?能“劲往一处使”吗?另外,官僚的专权同百姓的“弃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百姓都不“弃权”,官僚专权也长不了。作者说的“真正的民主制度”的实施,也同样需要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而这就是一个历史过程!现在我国人民已经有了苏东这面历史镜子,已经有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已经有了改开前后30年的历史对比。我相信,这一“历史过程”不会太长久吧?  

注意到没有?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新名词:“官僚社会主义”,我觉得很贴切,不容易引起争议,希望项观奇老师品味一下。  

作者用下面一段话做结尾:“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告诉我们,让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有两点是必须的:一是“人民公仆”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让人民群众享受比资本主义更健全更广泛更真实的民主权利;二是必须让人民群众成为生产资料主人,成为劳动的主人,建立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让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当家作主人”。  一切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须履行这两点!  

萧湘延《官僚特权阶层是埋葬苏联的主力军  ——三论苏共亡党亡国》原载: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104/230243.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