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海地、地震与当今国际秩序

火烧 2010-01-20 00:00:00 国际纵横 1026
海地地震再次凸显国际秩序下的脆弱性,分析其历史背景、美国干预及经济困境,揭示民主失败与腐败问题。

海地、地震与当今国际秩序

海地空前伤亡的震灾,再次验证了人类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和无奈。也再次证明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讲,地震的预测仍然是遥遥不可及。仅美洲地区自2001年发生七级以上地震六起,涉及萨尔瓦多、秘鲁、洪都拉斯、智利、墨西哥。至于其它大洲,去年意大利地震,九十年代日本神户地震、台湾九二一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是例证。当然地震是否可预测是一个学术理论问题和实践证明的问题,我在这里谈的仍然是海地地震过后展现的国际秩序。

地处美洲的海地过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04年宣布独立,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虽然宪法规定三权分立的神圣原则、国家主权属全体公民、公民可直选总统和议员。但海地多年来一直被独裁政府控制,政治生活充满暴力,虚假选举屡见不鲜,黑帮势力猖獗,犯罪率仍居高不下。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均年GDP不到400美元,80%的人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54%的人口是赤贫,失业率高达7成半,成人文盲率高达47%,总人口文盲率近8成,80%的人口得不到清洁饮用水,56%的人口营养不良,人均寿命仅52岁。按照海地人自己的说法,自1804年独立共和迄今,他们“已经饿了200多年”。还被“国际透明”组织评定为世界最腐败的国家之一。可以说,它和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一样都是失败的民主典型。

不过,海地虽小,但由于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的邻居,位于美国的后院美洲,因此历史上也和美国颇有渊源。1915年美国第一次入侵,随后相继扶植多个傀儡统治者。进入当代,1980年上台的总统不过六年,民怨演变成反政府武装活动、示威浪潮和总罢工,只得在美国敦促下提前下台,乘坐美国军用运输机出逃,海地随即再次建立军政府。一年以后即1987年 3月,海地高票通过新宪法,但选举日当天选民遭暴徒袭击,死伤不计其数,投票被迫中止。美国立即冻结了对海地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警告军政府尽快重开选举。直到4年后代表贫民利益的阿里斯蒂德,成为第一任民选总统。不料仅仅几个月,军方再度发动政变,刚任职几月的阿里斯蒂德被迫流亡美国。在美国的干预下,双方进行谈判,并在美国入侵部队已从空中和海上向海地逼近一刻,军政府终于同意交权下台和流亡,阿里斯蒂德乘美国飞机在美国兵的保护下重返太子港。阿里斯蒂德在任的三年中,海地经济状况不断恶化,社会问题日益尖锐。反对派逐渐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倒阿武装不断发难。由于白宫发言人对阿是否适合继续任职提出强烈质疑,直接促成了阿的辞职,随后乘坐美国飞机流亡中非,海地再次进入临时政府统治阶段。2006年大选,在美国支持下,花费了7500万美元,也将350万本选民证和350万张选票,送到每个选民手中。可以说,美国在海地的影响力自始至终,无所不在。无论是民选还是政变上台的领导人,失败后都乘着美国的飞机流亡海外。然而,到今天为止,海地仍是个黑枪遍地、腐败横行的国家,赤贫、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落后的基础设施、令人绝望的国民经济,一切都没有实质性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对全球负有责任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和海地没有建交的背景下,在联合国的框架下,仍然派出维和部队进入。

海地发生地震,奥巴马当天表示将竭力支持海地的紧急救援工作,立即提供一亿美元的援助,还要求政府各部门采取协调和统一的救援行动,后来更让前总统克林顿和布什联袂提纲负责。希拉里在接受美国电视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将“尽己所能”援助海地灾区。

尽管海地如此不堪,美国仍然如此关注,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一国混乱,遭殃的必然是邻国(中国支持朝鲜和缅甸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现在美国接受的海地难民包括非法移民已经不少,实在无法承受太多。此外,美国竭力想用民主来解决海地问题,虽屡败而屡试。但如果海地失控,美国必然前功尽弃。这些都可以理解,但令人惊异的是美国“关注”的方式:航空母舰立即驰向海地、派驻一万名军队进入海地。完全把海地地震当成美国的内政。美军到达后控制了当地唯一的机场,为美国侨民优先撤离提供方便。

世人还记得,当美国发生卡特琳娜飓风的时候,不仅拒绝国外的援助,甚至路易斯安那州政府都拒绝联邦军队的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发生神户大地震的时候,也拒绝国外援助进入。就是当台湾发生水灾的时候,大陆要进去援助也要得到马英九当局的同意。怎么当海地发生地震时,美国就可以无视海地政府的存在,直接就派兵进入了呢?

当然,海地国家太小,民选政府太过无能,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关键还是美国太过强大。强大就可以不受规则约束,可以改变规则,不正常的事情也就视为正常。海地地震后,法国的媒体称美国为“超级英雄”,一片赞誉之声,无人质疑美国救援的方式。如果加勒比海强国、距海地颇近的古巴像美国一样,可否会得到一片赞美?如果台湾水灾时,大陆如果也象美国一样派一万名军队进入,恐怕就要被称为超级侵略、趁火打劫了。

海地地震还创造一个奇迹:在美国的带动下,全球关注和全球总动员。然而却鲜有人指出海地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最腐败、最混乱的国家之一,而且是民主国家。可资对照的是美国长期封锁的古巴人均GDP3900美元,人均寿命77岁,识字率97%,社会秩序良好。假设古巴发生类似灾情,且不说美国救不救,只问美国能暂时的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吗?

当然这一次中国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比美国人还早两小时进入海地----我不知道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怎样进入的,估计和美国一样直接进入了。然后,国际救援助队直奔中国维和部队驻所进行一刻不停的救援。为此还不惜向美军求助。确实象美国一样做到了以“人”(中国人)为本(当然这个过程发现不少其他联合国人员)。

中国的文化、政治传统有三个主义:民粹主义、道德主义和实用主义。尤其是道德主义,影响至深。文革时虽然自己贫穷却照样积极援助他国。洋务运动的旗手李鸿章面对列强环伺服,仍然认为只要我们行的“直“,必会得到尊重。但环顾世界,不得不承认,西方强大则和其缺少道德主义有关。或者这种道德主义只针对自已,不面向其它族类。它更注重的是实力。实力代表规则,代表规则的解释权。海地一震,尽显无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