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篇读后令人深省的《海地地震,美国制造?》

火烧 2010-01-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53
文章探讨海地地震背后的历史与经济因素,揭示美国在海地的军事占领、银行掠夺及政治操控对海地贫穷的影响,强调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后果。

1月21日,广州日报刊登了题为《海地地震,美国制造》的文章。文章援引美国著名政治漫画家、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主席特德·拉尔撰文撰文中的观点,揭露揭示了如今遭遇地震灾难的海地国家何以贫穷至此的一个重要根本原因,从历史、经济、政治的角度启示人们,如今海地正遭受的苦难不仅是天灾的原因,更有人祸的结果,这也是打到现如今当代中国的亲美派及其他卖国“精英”一记响亮的耳光。读了它,有利于善良的中国人更加认清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真实面目,有利于爱国的人们增强对卖国贼的警觉性和再认识。

海地地震美国制造?   

2010年01月21日 07:58:40  来源:广州日报   

                                            

    地震是天灾,具有一定随机性。但相同烈度的地震却可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带来不同伤亡、不同悲剧。   

    细究下去,海地为何贫穷至此?   

    美国著名政治漫画家、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主席特德·拉尔(右)撰文,写下了“为何我们手上沾满海地人鲜血”这样的文字,并冠以“海地地震,美国制造”的标题。   

    “海地震后的伤亡数字在不断更新,而受政府控制的美国媒体却在共用同一句背景介绍: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拉尔在开篇中这样写道,“切!我真想知道海地为什么会这么穷!”   

    因为穷所以伤   

    在海地,“地震也许是一种随机,但伤亡却是一种注定。别去怪建筑质量,因为贫穷才是导致伤亡的最主要原因”。   

    拉尔说,故事得从1910年开始。1910年,一个名叫纽约国民城市银行的金融机构买下了当时海地唯一一家商业银行和最大金库——海地国家银行,当时,那家纽约国民城市银行,也就是后来响当当的花旗银行,对海地人打着漂亮的旗号说,美国人购买海地国家银行就是买走了海地全部债务。   

    5年后,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下令美军部队占领海地,声称“要保护美国人投资的海地”。自1915年至1934年,美国在海地施行严格军事管制,“谋杀海地爱国者,将海地国民生产总值的四成放进了美国银行家的口袋”。   

    “美国银行家和将军们吸干了海地人的血,致使海地社会动荡至1957年,尔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海地安插了一位终身独裁总统弗朗索瓦·杜瓦利埃”。   

    美国摧毁经济   

    拉尔说,杜瓦利埃1971年去世前,美国人就已经相中了他的儿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在美国人的怀抱下,小杜瓦利埃训练军队帮助美国人对抗古巴,攫取了国库中至少3亿至5亿美元,私藏在自己位于瑞士等地的私人账户里。”   

    在美国影响下,小杜瓦利埃向美国货大敞国门,美国农产品在几乎没有关税的优待政策下肆意流入海地,摧毁了海地本国农业。“一个曾经在农业上自给自足的国家就此破产,田地荒废,数十万农民流入太子港贫民窟。”   

    “尽管我们对海地‘仁至义尽’,海地仍然是个第四世界的失败国家!”拉尔说,“但我们从来不气馁,美国的企业们依然援助海地,就像迪斯尼在海地给专卖店员工每小时施舍28美分工资那样!”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