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为唐骏先生说几句公道话 从唐骏遭踢馆说开

火烧 2011-05-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9
文章围绕唐骏学历争议展开,探讨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对比比尔盖茨、Ballmer等成功人士的学历经历,分析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强调能力重于学历的价值观。

为唐骏先生说几句公道话  

——从唐骏遭南大女生“踢馆”说开去  

          唐骏的“学历门”比他事业的成功更出名,我知道唐骏就是从有关他的“西太平大学的博士学位”开始的。今年二月份斯坦福大学中国同学联合会举办了一场春节联欢会,就拿唐骏这件事开刷的,一位同学说:“俺的文凭不值钱,是在加州的“农场”里拿的(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别名叫‘农场(Farm) ’,因为所处的环境很像),没有西太平洋大学著名。”闹得全场观众哄堂大笑。在我看来,唐骏对华人娱乐业的贡献可能超过了他在IT上的业绩。  

         每个人都要思考一个问题:唐骏的“学历门”仅仅是唐骏个人的道德问题吗?远非如此,它折射出的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现象。  

         首先,让我们从唐骏的同行、微软的老大、老二说起。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在哈佛只读了一年本科,他就去创办自己的事业了。他应该是哈佛大学的肄业生,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应该算是学习不成功的学生了。然而比尔盖茨从来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这段学历,他后来成功了,有钱了,也没有再去补个什么学位回来,给自己戴几个光环。无独有偶,微软的老二Steven Ballmer也是也个半途而废的学生。他是比尔盖茨在哈佛的本科好友,读完了本科,但是来斯坦福大学读商学院一年级的时候,盖茨请他去做助手,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就去了。  

        我看了Ballmer来斯坦福讲座的视频,十分轰动,大礼堂都挤爆了。主持人在介绍时专门讲了Ballmer在斯坦福的这段经历,他自己还详细谈了这个过程。主持人、听众和演讲者自己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光彩的事情。听众中不乏高学历者,但是不大有人会这样想:虽然你在搞企业上成功了,但是你的学历不如我高。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是处处都有的。大家所想的是:从这些成功者的身上能得到什么启迪?我觉得,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一个人不大可能也无需造假学历的:不问你的来历,只看你的能力;不问你的门第,只看你的业绩。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上个世纪前半叶的美国传媒大亨Hearst。加州一个著名旅游点就是“Hearst 城堡”,是美国最奢华、最著名的城堡,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景点有个电影院专门介绍他的成长过程,其中就谈到他在哈佛不成功的求学经历,也是中途而废。谁也没认为这是他人生上的一个污点,相反他追求梦想的精神,令人赞叹。  

         唐骏的“学历门”与以下几个深层因素不无关系:  

第一、  只重视学历,不重视能力的社会现实。我们是最重视各种证件的社会,也是各种证书最多的国家。一个大学毕业生,除了毕业证、学位证外,手里都还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找工作时,看的是你手中的证书,而不是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即使一个有比尔盖茨一样才华的人,首先面临的是证书这一关。那么对于一个不愿意在大学里浪费时光的天才来说,摆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自己的追求;二是用“非常”手段弄来一个“通行证”,然后才能创业。唐骏选择了第二条路,这与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  

第二、  唐骏的做法是符合当今社会的游戏规则的。在一个诚信普遍缺失的社会里,小不诚信得小利,大不诚信得大利,处处诚信处处碰壁。对于很多人来说,既是不诚信的受害者,也是不诚信的受益者。唐骏的一句名言是“欺骗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骗到了,就是一种能力,就是成功的标志”。这时我想起曹操那句话:“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曹操是乱世之奸雄,“奸”就是不诚实,曹操隐瞒编造过他的身世,他能一个个击败各方诸侯,称霸北方,靠的就是“奸”、“雄”二字。在那个乱世,单靠诚实是不可能成功的,结果只能被别人吃掉。我们的经济从改革开放至今,用邓小平的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经历处于摸索过程,必然经历从无序走向有序。唐骏可以说是当今商界的“乱世之奸雄”,一个无可否认的成功人士。  

第三、  唐骏不能承认方舟子的指责,也不应该承认,更没有义务承认。为什么?这也是与咱们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有关的。尽管方舟子有千真万确的证据,这关涉到唐骏的严重道德问题。唐骏承认了证书是假的,那么就在道德上溃堤了。大众的逻辑是:一个人没了道德,那么他做的一切都是假的、甚至可憎可恶的。所以在中国文化里,要否定一个成功人士的业绩,都是从他的道德上下手的。这是唐骏必须坚守的一道防线,任何一个人的本能意识都是如此,否则他一切的一切将随之崩盘。这种事情只有让第三方力量来裁定,不能免唐骏之难。  

第四、  死要面子的文化,使得成功者想方设法为自己加光环。咱们中国人的成功,不是为自己,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为别人,往往是在别人的反应上,有面子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了官赚了钱,还要带个博士帽才圆满,因为这样才显得既贵且富。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也这样做了,唐骏只是不能免俗罢了。我看很多被别人指出不实的唐骏戴在自己头上的光环,都是为了给自己要面子,而与他的成功并没有多大关系。  

第五、  南京大学那位女生“踢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个人自己死要面子的文化,必然带来另外一个副作用:别人从面子上置你于死地。因为面子这东西是个常量,只能是少数人的,你多了,我就少了。如果大家的面子一样多,结果谁也没面子。从古代到不久之前的文革,在这种文化中,每个普通人的尊严都得不到保证,可以被任意践踏。比如在犯人脸上刻字,让一个学者站在自己的泥像之前骂自己,今天当面拿假文凭让当事人“签名”认罪,都是如出一辙。请这位女同学扪心自问一下,即使唐骏有千万个不对,谁给你这个权力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从“面子上置别人于死地”?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利,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比有几个不诚实者更可怕。  

第六、  因成功而毁灭的文化。 一个人成功了,出名了,有人为他喝彩叫好,同时也就有人开始关注他的历史问题。结果很多成功者走向了毁灭。这就是内耗大、进步缓慢的原因。这是古今普遍的现象。如果唐骏在经营中违背了什么商业法律,自有法律来管。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清楚一个原则:你有权力从道德上不认同唐骏的做法,不参加他的演讲,不相信他的言论;但是你没有权利干涉别人的选择,那就是尊重别人把唐骏的学历问题与他的事业成功分开,认可唐骏的事业成功。看到很多学生粗暴谩骂请唐骏讲学的主办方,围攻支持唐骏的学生,这种态度就是一种霸道,缺乏民主的修养。假如人人都觉得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那么到头来谁的个人自由都会受到伤害。这样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是可怕的,危险的。  

          唐骏先生是有能力的。我看了他的部分视频,很有水平,也很有启发。他是八〇年考上北邮,绝对是那个时代同辈中的佼佼者。后来又考上研究生,到日本、到美国,过五关斩六将,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唐骏先生的讲座题目是“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唐先生是在谦虚,意在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凭唐先生的智慧,他应该清楚:‘我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反过来说,假如方舟子指证的都是事实,我也很为他惋惜,何不学学自己的同行比尔盖茨、Ballmer呢?他们的成功难道受他们“不光彩”的学历而黯淡了吗?假如唐骏敢坦率面对自己在国内读研究生、在日本读博士、在美国求学,三次“中途而废”的经历,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奇人呢!这比比尔盖茨和Ballmer这哥俩不是牛三倍吗?因为他们只有一次。可惜唐骏还是唐骏,还没学到当今世界商业领袖的风范!  

         最后声明,我写这些东西不是为唐骏鸣不平的,而是让大家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一个健康的、有秩序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术和经济的发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