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顾秀林:微小核糖核酸可以进入人体——科学的发现

火烧 2011-05-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文章指出微小核糖核酸可能进入人体,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强调异源基因插入植物后可能引发不同反应,质疑‘实质等同’概念,并呼吁科学界重视转基因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刚刚贴出王月丹的文章《确实有必要重新评价转基因Bt大米的安全性》,就收到一封电邮,按照朋友的提醒,找到了这个一年多前(2010-3-16)就贴出的帖子:“microRNA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还是存在的”。我非常吃惊,非常遗憾没有早一点看到这个信息!异源基因插入我们作为食物的植物里去,情况是大大不同、根本性不同了!常规的蛋白质的确是、基本上是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被吸收的,但是,但是!——原来不属于植物的“基因”,玩的可能不是同一个游戏!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博士研究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科学的证据很明白啊——但是全世界的“人体实验”却照样在大规模进行,直到在人类新生儿的脐带血中,找到Bt!

      大家真的醒一醒吧:“实质上等同”是彻头彻尾的谬误,是彻头彻尾的误导,最少也是一种信息战战术。转基因农作物是魔鬼,仅仅在表面上和天然同类植物相同,在实质上是完全不相同了!!科学家的良心醒一醒吧。不要再搞什么一事【作物】一议啦,算了吧!你们把这种转基因的魔鬼造出来,不去看那青面獠牙,只看扬花结穗,选择性失明,不是科学家应该做的!你们真忍心把那转基因的粮食放到你的国人饭碗里,静夜扪心自问,睡得着觉吗?白日面对不认识的人群,还要去科学地区分,哪个是Bt大米的适宜人群,哪个不是吗!?我真的不理解你们啊!科学的发现,不利于你们的,你们就置之不理啊!你们还能算科学家吗?

    方大船方老师方舟子:我最希望的,就是你来辟谣!不敢来吧?

microRNA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还是存在的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730265336

    【“繁若晨星”网友】笔者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就读于南大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此前,在生物化学上所有人都一致认为:食物中的任何核酸、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都会被完全消化成核苷酸、氨基酸,然后吸收到身体内,按照自身需求重新"组装"成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即使是以原型吸收的核酸和蛋白质也会被小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降解,对于消化系统正常的人来说任何原始形态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都不可能存在于到体内门静脉以外的血液中,更不可能发挥调控作用。

    然而,从笔者最近的研究结果来看,这句话被推翻了。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微小核糖核酸。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大约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这些小的miRNA通常靶向一个或者多个 mRNA,通过翻译水平的抑制或断裂靶标mRNAs而调节基因的表达。1993年,Lee,Feinbaum和Ambros等人发现在线虫体内存在一种 RNA(lin-4),是一种不编码蛋白但可以生成一对小的RNA转录本,每一个转录本能在翻译水平通过抑制一种核蛋白lin-14的表达而调节了线虫的幼虫发育进程。对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科学家们猜测是由于基因lin-14的mRNA的3'UTR区独特的重复序列和lin-4之间有部分的序列互补造成的。在第一幼虫阶段的末期降低lin-14的表达将启动发育进程进入第二幼虫阶段。7年后科学家又发现了第二个miRNA-let-7,let-7相似于lin-4,同样可以调节线虫的发育进程。

    miRNA是十分特殊的RNA,序列非常短,只有22nt,但是有着超常的稳定性:在RNA酶中,一般RNA一小时候消化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残余,而miRNA在跟RNA酶混合后保温水解24小时竟然还保留近一半!

    后来,至今为止已经发现了3000多个miRNA,其中大部分在动物体内都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是最主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之一,据估计人体内大约2/3的基因都受到某个或一组miRNA的调控。

    我研究的对象就是一个miRNA,它当然有着自己的名字,但是因为结果尚未发表,这一微小核糖核酸暂以miR-A代替。已知的是:这一miRNA的序列不存在于任何动物的基因组中。也就是说,动物(包括人)永远不可能自己转录产生这个miRNA。它本应该只存在于植物中。然而,在一次无意中的实验里,我们惊奇地发现小鼠血清中竟然存在这个miRNA。于是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发现:食物一般的核酸和蛋白质确实不能进入血液,但是miRNA,这一类特殊的调控分子,利用它极小的分子量和超常的稳定性,能顺利进入血液,并长期滞留,发挥其调控作用。而且,能够通过母婴传播、能够通过肉食进行间接传递。

    当然,miR-A大量存在于大米中,我们吃了几千年大米都没事,说明这个因子是无害的。但是其他有很多miRNA是有着极其重大的调控作用的。比如 miR-21,它是著名的原癌miRNA,几乎所有的癌症都有它参与。还有一些miRNA调控着胚胎和婴儿的发育,包括骨骼肌肉大脑心脏等几乎所有的脏器都受到miRNA的调控。如果它们从食物进入人体导致异常,那么就会产生畸形、人口素质(大脑智力等)异常(倒不一定是下降......)等现象。这对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一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还是存在的,依然有着很大的不可预见性。【2010-3-16 11:51】

 

    大体上的身体特征都是在母亲的胚胎中就完成了,后天不大会改变。

    但是miRNA对一些生物因子的调控是很普遍的,比如前面提到的miR-21在癌症中的作用,同为原癌miRNA的还有miR-31,miR-203等。miR-143是抑癌的,miR-221/222控制着细胞周期,miR-155与免疫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等等。

    对于幼儿在母体中的胚胎发育,microRNA起着更重大的作用。miR-125a,miR-295,miR-219和miR-181b等等都与胚胎发育有关。miR-219过表达可以诱导胚胎细胞凋亡,基因沉默和过表达技术观察到斑马鱼受精卵在显微注射miR-219和反义miR-219后均导致其胚胎发育缺陷。miR-124a、miR- 125b和miR-128的抑制会影响脑和脊髓的发育导致无脑儿。miR-124a/125b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2010-3-16 12:29 】

相关文章

  • 刘金华:关注转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
  • 视频附文字稿: 《转基因赌局:用生命下注》
  • 佟屏亚:转基因作物能抗虫、增产是骗人的
  • 顾秀林:世界数百科学家公开宣言:转基因安全无共识
  • 最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转基因问题意见书(全)
  • 孟山都的黑心成长史
  • 佟屏亚:农业部把转基因谎言“科普”到中学生课堂,罪过!
  • 杨昭友:转基因鬼子来了,中华民族何处去?
  • 直言了 | 官方机构和官方媒体合伙撒谎:联合国没说“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安全”
  • 江晓原:为何要回避转基因主粮的专利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