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食品安全不能老是“内外有别”

火烧 2011-04-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文章指出我国婴儿食品重金属砷含量标准与瑞典相差几百倍,引发对食品安全内外有别问题的讨论,强调应与国际接轨,保障婴幼儿健康。

食品安全不能老是“内外有别” 

蒋维祥

  据央视近日报道,瑞典研究机构称,雀巢等一些知名婴儿食品重金属砷超标,他们在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知名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像喜宝的有机桃和香蕉早餐麦片含1.7微克砷、0.13微克镉和0.33微克铅(单位均为每公斤),而婴儿每天只要吃两次这样的米粉,砷的吸入量较母乳就多50倍,因此被视为“含致癌重金属”。我国的标准是什么呢?卫生部在2010年3月发布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规定:在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中无机砷不超过0.3毫克/公斤,其他婴儿辅食中无机砷的限量为0.2毫克/公斤。也就是说,我国标准和瑞典公布的“含毒”标准相差几百倍!

  同是食品,同是喂养婴儿的,在瑞典,1.7微克砷就已经超标,而进了国内,含砷0.2毫克以下就算是合格的。难怪雀巢公司说他们在中国销售的产品符合中国标准,也难怪国内食品专家也表示,对照国内标准,只要在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人家认为不安全的指标,到了我们这里却“不必过于担心”,实在让人弄不懂。也许瑞典的婴儿弱不禁风,容不得些微重金属打击;中国的婴儿耐力特强,经得起重金属的洗礼,所以同类食品,甚至是同一个食品,可以内外有别。只怕是我国如此下去,国内的婴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弱不禁风。

  进口食品应该严守产地国的标准,不能在彼不合格,在此却合格,同样不能内外有别。人们花大价钱购买进口食品,不仅仅因为该产品是国外的,更看重的是该产品的严格的安全标准,假如进口食品仅仅以普通食品标准要求自己,那花大把钞票的消费者岂非冤大头?

  不过反躬自问:在什么都提与国际接轨的今天,食品特别是婴儿食品的标准为什么不能与国际接轨?如果在物质匮乏的过去,这有点勉为其难的话,现在则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同是婴儿食品,我国标准和瑞典公布的“含毒”标准相差几百倍,如何说得过去?人家含1.7微克砷就要人家下柜,而国内同类食品只要不超过0.2毫克砷就平安无事,如此,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内外有别”。也许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制定像发达国家那样严格的标准,不切实际,但像《婴幼儿谷类辅助食物》这样内外砷含量标准相差几百倍,也确实说不过去。

2011年04月14日

相关文章

  • 自然逻辑屈从市场逻辑,食品危机越来越严重
  • 吕永岩:请两会代表为人民请求健康生存权
  • 混饭专家管理,食品安全还能有保障?
  • 郭松民:食品安全“连坐制”的螃蟹什么味?
  • 南方日报:要用严刑峻法治理食品安全
  • 院士说地沟油是“以讹传讹”!---陈君石等决心为“地沟油”保驾护航
  • 贾也:仰望星空,地沟油淌进谁的道德血液里?
  • 好猫们如此逮老鼠,连冬瓜也不放过!
  •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沦陷
  • 蒋高明: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 蒋高明 左玉萍:食品安全警报为什么屡屡升级?
  • 蒋高明:拒绝转基因,用数据告诉你有机种粮成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