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历史将会把推行包产到户的人钉在耻辱柱上

火烧 2010-09-02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探讨包产到户政策对农村的影响,反思其带来的问题,强调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重要性,指出政策失误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今年,中国的许多地方都频频发生了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许多鲜活的生命骤然离开了这个人世,令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们感到无比的悲伤。虽然说大多数都是属于自然灾害,但多数的自然灾害原本都是可以预防的。假如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继续走下去,继续兴修水利,用大思路和大手笔治理我们的江河湖泊、治理我们的农田水利,许多自然灾害都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大家都已经知道:这次发生自然灾害的不是大江大河,都是发生在那些支流和不大知名的地方。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人物,他总是高瞻远瞩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早在井冈山的红军时期,他就提出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要想摆脱贫困,首先就必须摆脱属于封建社会的小农生产结构,必须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农民。于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指战员就帮助农民建立了互助组、变工队,受到了贫困人民群众的拥护。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踊跃的参加红军,支援红军。粉碎了蒋介石的多次围剿,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共合作,毛泽东就在解放区提出了减租减息,极力减轻人民的负担。在全国胜利以后,毛泽东就不顾党内大多数人的反对,坚决果断提出和发动了合作化运动。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下,几年的时间里就打碎了旧的生产关系,完成了农业合作化,使中国的农村走上了具有光明前途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就是毛主席为什么至今还受到最广大广大人民群众怀念和爱戴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国家和领导人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特别是到了解放以后,占大多数的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民主革命主义阶段,他们认为合作化是搞错了、搞糟了,极力地反对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实行合作化。他们认为小农经济是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的唯一办法。他们认为毛泽东的路线错误的,而他们自己才是正确的。虽然后来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所创立的集体化道路使正确的,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不服气,因为他们就是一个有着狭隘意识的农民。封建主义思想潜伏在他们的身上。

    毛主席逝世以后,一些人在掌握了权利以后,他们身上的那些潜意识便又冒了出来。他们便借着虚假的“小岗村经验”,在全国农村大肆推行属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包产到户,并美其名曰“联产责任制”,一下把农村的经济拉回了三十年前。由于自私自利思想的恢复和刺激,也由于毛泽东时代留下了非常好的生产条件,比如水利条件和科技条件,在包产到户的前几年,粮食生产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包产到户是一种违背社会规律、违背农民意愿的倒退行为,之后不久,粮食产量便开始下滑,农民的生活状况便开始下降。特别是那些能力差的农民,这几十年来便永远陷入了贫困的生活之中。

    包产到户这个政策是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相违背的。

    他们把农村的土地政策固定下来以后,又用错误的“三十年不变”法律把这个土地政策固定下来,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造成了新的地主和贫农。当前,农村中发生的诸多的土地纠纷问题,就是由于土地的包产到户的三十年不变的错误政策造成的。地方的基层干部都非常明白这一点,但在“与党中央完全保持一致”的口号下面,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也只好不做声,穷于应付各种农民的上访行为,成为替罪羊。

    由于实行了包产到户,中国农村的水利建设几乎是零,所以稍微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人民群众就遭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别的方面不说,但就在这个方面来说,那些包产到户的推行者们将来一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