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厅局级干部钱进退休后到农村开发农业谈起——兼给安徽领导一点建议
从厅局级干部钱进退休后到农村开发农业谈起——兼给安徽领导一点建议
提起安徽的钱进,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可是一个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1987年由钱进承包的原安徽全椒柴油机厂,历经八年,在他的两次承包中,将原来年产值不足5000万元,年生产柴油机最高总产量不足万台、且亏损几乎倒闭的的小小县级不知名的国营小企业,发展成为年利润最高达到七千万元,年生产柴油机三十多万台的国内大型国有企业。这不但在中国柴油机动力制造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更是在安徽的机械制造工业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为此,全柴当年曾经受到江泽民、李鹏、朱容基、万里、温家宝、李铁映等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和肯定。
当然,后来随着安徽江淮、奇瑞汽车的掘起,随着钱进被提拔先后担任市长、担任省厅局长领导岗位后,全柴从此被比了下去,在安徽再也排不上被领导视察的日程表上了。
就是这么一个当年风云人物,让人无论如何意想不到的是,钱进在退休后,听说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全椒老家农村种起地来了。
钱进为什么要回家种地,显然不是仅仅为了赚钱。
以钱进这样一个经历,先后干过国有大型企业家、滁州市长、省经委副主任、省投资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的人,想来对于钱进来说,金钱财富不应该不够养老。
至于钱进为了什么要回家乡种地,或许是看了[皖江流泪]网民写的《安徽,我心中的痛!!》文章受到了感动(见文章网址: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2321564)?或者是钱进出生于农民,亲身对农民的苦深有体会,想为改变农村贫穷面貌尽一点点力?——这都不是本帖要探讨的问题。本帖要表达的是,钱进回乡种地是否又能如当年承包国营柴油机厂那样再创造出一个中国农业发展奇迹吗?
本帖认为,尽管钱进曾经在承包国有工业企业中创造出一个时代的辉煌,或许钱进退休后怀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仍然想在农业上创造出又一个轰动全国的奇迹,显然是不可能的。
其理由很简单:
其一,虽然说当时承包的国营企业已经长期亏损,频临倒闭,但是不能否定的是,企业当时不但有厂房,有制造产品所需要的一切设备,有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还有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二,拥有一批长期培养出来的具有严密组织纪律和爱厂如家的产业工人。
一些右派精英常常把建国前三十年说得暗无天日,到了什么经济崩溃边缘,把改革说成春天的花朵一样如何如何繁花似锦。试想,若是没有前三十年创造的雄厚物质基础,你改革个屁啊!
钱进承包时,如果没有这两个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条件,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没有技术人才和严明守纪律的劳动者,钱进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是巧媳妇难煮无米之饮,很难创造奇迹。
我们不妨以钱进为一个典型,当前改革政策没有变,而且改革是越来越深入,比以往更开放,更搞活了。
按常理,钱进还是那个钱进,钱进既然能够在工业企业创造奇迹,那么在农业上不是也一定能够创造奇迹吗。
本人虽然没有去调查钱进种地效果如何,但却可以肯定,钱进或许能够赚点小钱,改善几个农民生活,但绝不可能在农业创造出承包国有企业那样的奇迹,绝对不可能象当年承包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那样改变整个落后的农村。即使钱进想改变一个村民组,带领全部村民共同富裕起来,也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原因就在于,钱进所在的农村条件与当年拥有雄厚物质基础的国营企业不可比。
首先,农民不是工人那样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农民不会象工人那样的听他的话;其次,农民种田多年,但是却缺少科学种田的技术农民;更为重要的是,田地已经分到个人,钱进无权象任意支配企业资源那样可以任意支配农民的土地,即使他钱进有资金投入,他也无法组织好农民按他的思路种田。以安徽倾全省之精力都没有办法改变小岗村的落后面貌,怎么能够相信钱进一人可以改变一个村庄?
再者,小岗村承包后解决温饱问题,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承包,而在于化肥和优良品种那时开始普及,以及多年的水利建设基础。没有化肥和优良品种之前,小麦每亩土地产量几十斤至一二百斤,而有了化肥和优良种子后,小麦产量可提高到三百至五百斤左右,甚至更高,提高五倍至十几倍。而这些优良种子、化肥和水利建设,正是所谓的经济崩溃的计划时代培养、建设出来并已经刚刚开始推广用以改善农村落后面貌的物质基础。农民承包中的产量提高,只不过是恰好采摘享受这些计划时期的成果罢了。
如果让小岗村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农民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让钱进这类想有所作为的公仆在农村能够得到自我价值实现,不改变目前农村承包后一家一户的松散状况,那么小岗村永远富裕不起来,农村也必将永远落后。
当前农村的土地流转是个馊主义。土地流转兼并只能创造少数地主,少数富人,但却改变不了大多数农民的生活。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因素很多,但多半是由于土地兼并引起的。要改变所有农民的状况,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走农村集体化道路。
计划时期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本来应该是农村走集体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工、商联合体,让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个好模式。可惜让右派精英庸才给破坏了。
目前能够恢复人民公社当然更好,不能恢复,也可以选择别的集体形式道路。比如办农业农场就是一个可选择的制度。
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入股,一个自然村或一个乡就是一个农场,农场可以仿照企业一样,分别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经理层,国家根据发展农业需要可以无偿投入资金,也可以作为国有股入股。至于农民股东可以直接参加农场生产劳动,除按股本分红外,还可以按月领取工资,也可以外出打工,进出农场自由。农场根据需要也可以招聘工人,也可以解除工人。
国家还可以鼓励政府机关人才到农村创造事业。过去安徽派沈浩到小岗村,身分不明不白,处境尴尬。过去国家对小岗村的经济投入也是不明不白,甚至可能流入个人之手。如果小岗村改革为农场,沈浩被招聘为农场总经理,就名正言顺了。
农村改革为农场,象钱进这样有魄力的人如果把农场做强了,可以兼并周围的农场,农民随土地走,土地被兼并到另一农场,农民可以成为另一农场股东。这样土地不管怎么兼并也不会成为少数人所有。土地没有被少数大地主兼并,也就不必担心农民流离失所最后导致农民起义。
农村改革为农场,乡一级政府就没有必要保留了,其优势是不言而喩的,用不着多作叙述。大凡有一点点头脑的人都能作出正确判断。
安徽当年带头开创了农村承包模式,由此引导中国城市走向私有改革,那么今天的安徽能不能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新纪元,让农村承包实现否定之否定,先以小岗等农村办农场为试点,重新走上集体化道路,给钱进这类想为农村发展贡献的人才提供一点适宜环境呢?如果农村真的实行农场改革,说不定,钱进还真的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呢!
但愿安徽在深化改革中能够有所科学发展作为。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