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百姓看人才
一个普通百姓看人才
关于人才问题的讨论网上经常有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汉也说点看法,望网友批评指正。
什么是人才?一般的看法,人才是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学识、技能、特长的人。简单的说就是:人才,乃人中之有才者。其实不全面,这只说到了才,未说到人,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人才首先要是人,不是人再有才也不是人才。所说“是人”就是说首先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什么样的人是合格的社会人?说到社会必然涉及阶级,在阶级社会每个人都有阶级性,因为任何人都不能没有思想,而思想是有阶级性的,即使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也是有思想的,也有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为什么人服务就是阶级性。说到社会人必然涉及人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也是有阶级性的。所以不同的阶级对合格的社会人有不同的标准,当然对人才也就有不同的标准。对某人,无产阶级认为是人才,资产阶级会把他看成魔鬼;反之资产阶级认为是人才,无产阶级也会把他看作魔鬼。
所以,说到人才必定是阶级的人才,没有超阶级的人才,人才具有阶级性。
无产阶级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标准):一是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二是有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三是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学识、技能、特长。
不同的阶级不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选拔、培养人才的办法、目标等也不同。
资产阶级选拔、培养人才是重才能轻品德,主张专家路线,由专家(主管)选拔、培养;靠个人利益、名誉刺激,靠花天酒地吸引,靠糜烂的生活拉拢;灌输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人头地,成名成家,“实现个人价值”;培养目标是为资本家创造更多利润。
无产阶级则主张德才兼备,主张有志成才的人要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中向群众学习,培养无产阶级感情,坚定阶级立场;坚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三大斗争”的一线发现、培养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人才;靠理想、事业、社会贡献调动积极性,靠道义启发自觉;培养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30多年以来,由于衡量人才的标准单纯的看能不能抓耗子,结果把一、二条标准丢了,只看能不能抓耗子——抓钱了。所以现在许多被官方誉为人才的人(不是所有的,大部分是社会学科学方面的知识分子和官员),在群众中没有半点威信,常被人们戏称为叫兽、砖家、精蝇……。群众这样称呼他们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些人的立场是摇摆的,对政治采取机会主义态度;学识是帮助少数人剥削多数人的歪理邪说;技能是口蜜腹剑;特长是撒谎脸不红。完全没有无产阶级感情,更谈不上无产阶级立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剥削阶级的。他们宣扬阶级和阶级斗争熄灭论,“普世价值”“人性”“丛林法则”……,表面似乎公允、公正、公平,其实他们在为强权、钱势说话,掩盖的是剥削和压迫。这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为了享受花天酒地的生活,失道,失义,成了资产阶级的附庸和帮凶。其中的有些人可能在某方面还有些见识,有些则是不学无术的骗子。
培养、选拔人才本身就是一场严肃的阶级斗争,直接关系到领导权掌握在那个阶级手中的问题。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要保障政权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上,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在“三大斗争”中选拔、培养人才。否则必然大权旁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