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中国文化的辜鸿铭
辜鸿铭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一书,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推崇,在新旧文化冲突中独树一帜。他精通中西文化,推动儒家经典翻译,影响深远,成为东西方文化桥梁。
最近阅读了辜鸿铭的书。他的大作《中国人的精神》在1915年出版,这个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代,对中国来说,正值新旧文化尖锐冲突,对于世界来说,全世界正遭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
中国有一边倒的思维方式,这种文化习惯和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庸之道恰恰是对立的,这两种对立的文化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同时存在,甚至势均力敌,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在历史发生巨变的时候,中国文化极端性的情况格外惊人,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健康体格产生巨大的杀伤力。《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就选在那个时候出版:清王朝被推翻了,袁世凯的政权摇摇欲坠,而中国很多知识精英则一边倒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代表性的儒家文化,是造成中国积弱贫穷的根本原因,社会上声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大有不加思考的进行围剿之共识。
世界一次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对世界发展前途的忧虑,促使人们去质疑所谓的西方科技和物质文明,伴随这种文明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弱肉强食,是赤裸裸的物质利益争夺,是个人主义至上导致民族和国家冲突泛滥,这种商业主义文化,使整个世界失去了秩序和控制。几乎也在那个时代,1917年列宁发表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走向战争的时候,在西方资本主义商业文化价值观面临历史上最最深刻危机的时候,列宁和辜鸿铭差不多同时用自己的思想对资本主义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批判。
尽管全世界在声讨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并且此消彼长,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也日益壮大。但就中国来说,国人还刚刚从传统的礼教文化的围城中挣脱出来,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民主既十分陌生,又充满着极端的带有盲目性的崇拜。因此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的出版,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更加凸显与后来时髦的横扫一切的新文化运动格格不入。但这本书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西方人也在反思自己文化的利弊,他们也在向东方古老的中国寻求文化智慧。辜鸿铭的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海外读者的追捧,畅销欧洲各发达国家,很多西方人从这本书里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并且推崇中国文化。
时间又过了快100年,对今天中国人来说,十年前辜鸿铭这个名字是非常陌生的,他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突然他又从文化的故纸堆中钻了出来。这绝不是偶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这个基础的优秀部分永远会或隐或现的高高的永不屈服的表现自己。
关于辜鸿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有一次,辜鸿铭拖着长辫子去给北大的学生上课,他一进教室,学生们瞧见那还没剪掉的长辫子,哄堂大笑,辜鸿铭并不生气,更没有训导学生,他用一句很深刻的话回应了学生的嘲笑,他说“我头上的辫子是可以剪掉的,但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永远也剪不掉的”。此话一讲,全体学生顿时被镇住了,霎时,全场鸦雀无声。的确,这句话讲的太有水平、太有思想了!我相信,我也认为,这个故事应该永远的传世给中国的后人。心中的辫子,就是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中,都永远摆脱不掉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如同西方基督教文化认为每个人都带有原罪。
辜鸿铭出生于海外,他父亲是中国人,而母亲是欧洲白人,是个混血儿,长的仪表堂堂。从小父亲把他送到英国留学,据说他精通十多门外语,也能将中国的儒家经典背的滚瓜烂熟。中国的四书五经较早是由西方的传教士翻译成英语,可惜传教士的中文基础不够扎实,翻译的水平不尽人意。辜鸿铭学贯中西的知识水平在当时是天下第一,看到儒家经典没有好的英语翻译,就责无旁贷的将儒家经典逐一译成英语,介绍给世界。辜鸿铭曾长时间的在张之洞手下公干。晚年,与蔡元培交好,在北大当教授。北大当时有留学归来的鲁迅、胡适等很多有名的新文化干将,又有辜鸿铭这样拼命叫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稀有的国粹,当时文化针锋相对的热烈争辩,可以想象不仅是如火如荼,而且还会充满着中国文化特色的火药味。
辜鸿铭对中国文化的倾心热爱和大力褒扬,在当时提倡科学民主的新文化运动中,可谓特立独行。但由于辜鸿铭具有巨大的国际文化影响,有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在东方文化中,辜鸿铭的思想价值超过了泰戈尔,托尔斯泰、罗曼罗兰、印度甘地、泰戈尔等国际名人纷纷赞誉辜鸿铭。国内对辜鸿铭是褒贬不一,但由于他学贯中西,学富五车,无人能比,因此中国名流社会关于他的溢美之词非常之多。有人认为,出国归来的留学生,真正对中国文化有帮助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严复,另一个就是辜鸿铭。而反对他的人,一般也不会作正面较量,只是把他看作怪物,一笔带过。这又是一个奇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越是有高学问的人,而且最了解世界文化大势,比如辜鸿铭、严复,越是热爱他文化的根,越是与中国实际变化的潮流格格不入,这是不是因为他们站的太高了,看的太远了,太全面了,而中国现实历史的发展,特别是革命运动,往往是匆匆忙忙,甚至疾风骤雨,来不及仔细考虑,而表现的很草率、很粗糙、很片面、很粗暴。
辜鸿铭有深厚的西学文化教育背景,使他应对中国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新派份子的思想挑战,绰绰有余,这些新派份子没有资格在他面前炫耀自己时髦的西学文化。而对于西方人士来说,辜鸿铭和他们一样有共同的西方文化教育背景,辜鸿铭懂得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但同时辜鸿铭又有中国文化的深厚功底,辜鸿铭能够同时钻入到两种文化的深水位置,进行深入比较,得出优劣,而且辜鸿铭一流的英语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的表达两种文化的各自内涵,辜鸿铭深刻的洞察力,又能够在两种文化的比较鉴别中,发现它们的利害关系。
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辜鸿铭从西方文化这个山头中走出来,而来到东方文化这座山,他看到了西方这座山的全貌,发现了它的致命缺陷。而这就是西方的有识之士敬重辜鸿铭,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批判而又具有思想实力的主要原因。辜鸿铭今天又被人们想起来,这就是历史赋予了他价值。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