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驳刘仰关于《公司的力量》的评论

火烧 2010-09-03 00:00:00 网友时评 1031
文章驳斥刘仰对《公司的力量》的评论,讨论张维迎关于公司与经济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与货币制度的影响。

   

注:深色字体为评论原文,浅色字体为对评论的反驳  

原文地址链接: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08/175997.html  

   

比方说,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片中说: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公司不发达,经济却可以发达的国家(大意)。对此我先不做判断,先说事实。现在连西方人也承认,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经济的总量和人均长期都是世界第一。在这样一个事实的基础上,再来看张维迎斩钉截铁的判断,第一,如果张维迎的论断是对的,那么,必然的结论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公司比西方更发达。第二,如果中国古代公司并不发达,那么,张维迎的论断就是错的。我不知道编导是否发现这种自相矛盾。  

   

对于这段话 我确实没有看出哪里有矛盾。  

但是有个问题:  

第一.那个西方都承认的实事,其根据在哪?不能说一句“西方人承认”就当作事实依据。  

第二.清朝开国初期到鸦片战争有两百年的时间 经过康乾盛世之后 工商业非常发达 所以就算是那个“西方人承认的实事”确实是实事的话,也是通过其他形式的“公司”通过市场经济活动积累而来。  

   

   

但是,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之后,主要就是以贱金属为货币,例如铜或铁。我不知道著名的经济学家们有没有考虑过:贵金属货币与贱金属货币,对于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在我看来,两者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要到武大郎的摊子上买一只烧饼,贵金属货币就很难,贱金属货币就很容易。所以,西方社会长期都以贵金属为货币,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小商品经济不发达,只有海外贸易之类大宗商品经济才能进行。反过来说,中国从2000多年前就大量使用贱金属货币,恰恰说明中国平民百姓之间的小商品经济极为发达。从这个角度说,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完全是无知的偏见。  

   

第一.虽然没有查到具体资料。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常识来判断:当时欧洲肯定有比金要小的单位货币。因为大家都要找武大郎买烧饼,所以就算是欧洲以贵金属为货币,相对应的辅币也肯定是有的。  

第二.节目中并没有说中国古代没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只是在私有财产无法被充分保护及人治高于法制的情况下,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第三.经营小商品经济的个人也可以看做公司的一种 所以小商品经济发达也就是公司的发达,也同样证明的了上一段中张维迎的话:公司不发达经济也不可能发达。  

   

   

亚当-斯密毫无疑问是站在古代中国这一市场经济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他的学术成果。直到今天,西方经济中极为明显的垄断传统,依然在时刻挑战亚当-斯密的理论。而在中国古代,抑制私人垄断的结果使得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极为充分。到今天,中国温州地区的商人们,依然能非常适应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微利”经济,而西方经济更多是垄断下的暴利经济。  

   

这段话中我很奇怪:亚当斯密曾经来中国留过学还是取过经?哪儿就证明了亚当斯密站在天朝的肩膀上了?难以理解。  

中国曾经抑制私人垄断就更无从谈起了吧。 当年的商帮就是垄断。  

温州商人微利只是没有办法 别人吃了肉只能从剩骨头里挑点肉丝 你以为他会不想垄断暴利吗?只是外国人没有给他这么个条件而已。这不是天朝的主动行为而是被动实施。美国人有垄断法多少年?曾经拆分美孚、摩根 就是为了竞争  

   

   

事实上,当时英国、荷兰、法国的公司大都是官办机构、国营机构,才是导致这一翻译的原因。那么,如今我们跳过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那种国营公司的历史阶段,只强调私营公司,把公司的罪过,例如对殖民地的奴役,都推到“国有公司”的头上,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东印度公司这样的国营机构,英国有没有可能强大,有没有可能积累那么多财富?  

   

不是太明白这段话要表达的内容 但是重读多遍 觉得基本意思是:国营公司的奴役并没有错如果不这样的话怎么给英国带来了强大?如果没有国营公司 私营公司根本没有可能发展到现在这样。  

首先并没有人去跳过这个阶段 这个在《国家崛起》里有过很多讲述  

其次这两种公司形式本没有矛盾,因为各种公司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是文官和武官:打天下的时候靠武官打仗但治理天下却要靠文官才行。东印度公司为英国带来财富的来源 但是如果没有私营经济的发达 其最终结果就像是西班牙一样 钱像流水一样进来 又像流水一样出去 最终只留下奢靡之风  

   

   

《公司的力量》还强调西方的公司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一个巨大成就,那就是管理。它以美国通用汽车为例,强调管理的意义。这没错。片中也提到了注重管理的结果,当一个几十万人的巨大企业推行严格的管理,当这种公司化的管理推行到政府,它的必然结果就是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管理。在这里,《公司的力量》只是没有提到一个呼之欲出的词汇,那就是计划经济。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推崇管理,就应该接受计划经济是它必然的结局。事实上,现代很多西方大公司内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等等弊病,同计划经济没什么两样。那么,一方面推崇公司的管理,或者管理学,另一方面又反对计划经济,提倡市场经济,我不想说两者是矛盾的,我只想说,主创人员是否应该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搞得光滑一点?但我认为,他们在一些庸见的影响下,难以真正面对这个问题。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片中的一句话:如果独裁者知道所以问题的答案 那将是最有效的管理但是没有独裁者能做到这一点  

反对计划经济正是基于上面所说的那一点,但是这并不阻碍管理的实施,也不是说市场经济就不管理了。没有必要走极端:政府管理就必须是计划经济反对计划经济就是反对管理。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计划经济绝对有它不可比拟的效率。就像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毛泽东时期的中国、朴正熙时代的韩国,甚至是亨利福特时代的福特公司等等。他们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看到比其他人相对远的未来,通过独裁政策,强制推行计划经济进行发展,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这种情况很多,但是人再有远见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计划经济带来初期积累之后,必然应该实行百花齐放的市场经济,通过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眼光去发展。  

但是要强调的是:实行市场经济并不是不管理。因为人性的自私和贪利,必然会出现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妨碍市场经济的运营。所以政府要在其中起到管理的作用:鼓励大家快跑,同时惩罚那些使绊子不让别人跑的家伙。  

那么打个比方:很多人都在闭塞的小山村里,计划经济就是让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全部去修路,在修好路后就实行市场经济:不再指定谁去种地,谁去拉货,谁去卖粮食。而是让人们自由选择,同时规范那些故意破坏别人做事的人。  

对于最后那句话,我想说一句:你在看这个片子之前已经有了很深的成见,使得你没有看完就妄下评论,而且先入为主的认为别人的意见就是庸见,而且还根本无法解决?如果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判断必然会产生偏差。  

   

   

《公司的力量》一片还讲到西方公司的另一大贡献,即上市公司和职业经理人。我不得不指出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严重欠缺。职业经理人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比片中所举美国的例子早几百年应该没有问题。查一查明清时期的晋商、徽商,职业经理人的事迹很多。如果说它是荣耀,这个荣耀完全应该在中国人头上,而轮不到美国人。美国职业经理人的出现,也像是亚当-斯密一样,是站在中国古代经济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会有的结果。从更深远的角度说,中国古代经济领域中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源自于中国古代政治。西方历史上长期都是等级社会的贵族政治,用经济术语来说,等级制度的贵族政治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而中国很早就是一个财产相对平均分配的平民社会,除了皇帝家族之外,没有永久世袭的贵族,中国古代社会的管理者,是大批来自平民社会的知识分子。用经济术语来说,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此后,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所有形态,都源自中国古人的创造。中国后来为何落后了?只有一个原因,中国的“公司”都是用和平手段,都是公平交易。西方的“公司”正像片中所说那样,是像东印度公司那样借助武力,或像现在一样,借助垄断。西方的后来居上,是野蛮战胜了文明。  

   

第一.我不明白为什么非得要争,这个荣耀到底是谁的?就算是这个荣耀是你的,现在还是现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人家会因为你发明职业经理人给你专利费吗? 就算是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足球一样还是不行。所以争这个根本就没有意义。  

第二.美国出现职业经理人制度并没有来中国考察学习,所以说人家是站在天朝肩膀上纯属自我安慰。  

第三。国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简直就是胡扯。明清时期哪个不是君主集权?所谓平民知识分子也是按照皇帝的旨意去经营,并没有像职业经理人那样去管理。  

第四。中国为什么落后?仅仅是别人用了暴力?天朝比英国大那么多,后来也引进了西方武器,为什么照样挨打落后?别人用暴力打你,你就赖人家打你了,那你怎么不打回来呢?究其根本不是人家用了暴力,而是这个国家内部出现了问题。  

   

至于第四点说的问题是哪呢?  

第一。是自上而下的独裁体制。这时的统治者已经没有了康乾的远见和能力,也就是说她自己已经失去的方向。  

第二。由于独裁和腐化,禁锢了人的思想,无法出现创新。  

第三。就算出现了创新,由于没有市场经济和企业环境,无法转换为生产力。  

第四。就算是想转换为生产力,由于没有资本市场的形成也使得这一过程极度缓慢。  

所以中国没有发明出蒸汽机,在速度和生产力上就落后于别人,必然被别国所淘汰。使用暴力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已。  

   

   

片子第一集说到公司的一个伟大作用是“创造需求”。然而,看看当今世界,环境、生态的一系列问题,难道不正是这种肆无忌惮“创造需求”的必然结果?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正式这些年的创新与发展使人类过上更舒适的生活,虽然环境破坏了,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破坏环境就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啊。原来用蒸汽机发电,现在改用太阳能,风能发电,这种从有污染到没污染的进步必然会以很多东西作为代价。当人的力量增加了,每一个动作所造成的伤害肯定是增加,但是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成倍的。现在能意识到保护环境本身也是进步的产物。如果我们在古代,谁会想到去种树保持生态平衡呢?  

   

对于“公司”的确应该好好地研究和认识,但是,在当今西方世界,有良心的学者已经指出“公司帝国”已经造成政府权力私人化的结果,已经成为对社会民主的巨大威胁与伤害。  

   

这个没错,片中也提到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公司帝国的米国竟然比我们天朝享有更多的民主自由。所以公司与市场经济并不是侵害民主的东西,而是没有任何监管的公司和市场经济。政府的角色错位才会对社会民主造成巨大威胁。  

所以不能单纯批评公司或者市场经济,就像片中所说的: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发挥人的创造性、激发人类潜能的同时进行有效的监管,才能是人类走向新的辉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