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顶着烈日逛北京——游故宫

火烧 2010-09-1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记录一家三口在烈日下游览故宫的全过程,包括参观路线、建筑布局、历史背景及个人感受,展现故宫的辉煌与神秘。

8月28日清晨,在姑姑的引领下,我们一家三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在天安门广场,姑姑用她的数码相机为我们拍了十几张照片。拍完照片后因为另有要事在身,姑姑匆匆忙忙地回单位去了。我们一家三口只好随着人流自行去游故宫。我们找到售票窗口,排了二十分钟队才搞到票。这次因为儿子随身带着录取通知书,所以买到了一张学生票,少花了一半钱。

故宫寻幽访古

此前我曾仔细查阅过故宫景点的有关资料,对这座旧皇宫的内外布局和来龙去脉有过初步研究。为了躲避烈日的暴晒,我们选择从东路进入,这里有很长很长的可以遮阴的低矮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木质结构的,每一间都被大锁锁着,窗户全被白纸糊着,我们只好眯起双眼透过门缝看里面的陈设。这不看则已,一看只觉得浑身尽起鸡皮疙瘩,原来那里面极其阴冷破败,一阵阵阴风夹着霉气和寒气从门缝里窜出,与室外炽烈的阳光、川流不息的人流形成鲜明对照。一伙来自海外的蓝眼睛游客用他们手中的数码相机不断拍摄。姑姑走后,我们没了这玩意儿,只好摸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来拍照。

故宫自十五世纪建成后,到1911年止,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这里曾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皇族继位、婚姻嫁娶、宗教祭祀、宫廷内外爱恨情仇权力争斗引发的各种事变,均在此留下很深的痕迹。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四个门,正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大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在这里聚集了很多游客,许多人亮出身姿在此拍照留影,我们一家三口当然也不甘落后。看完三大殿,烈日已将我们烤出了油,老婆和儿子均提议去看后三宫,于是我们匆匆赶了过去。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是皇帝及嫔妃生活娱乐的地方。前朝与内廷宫殿的分界线是乾清门,乾清门以南为前朝,以北为内廷。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是清朝“御门听政”的所在地。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 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花费一百一十万两银修建。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保和殿的后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 匾。这块匾在清雍正以后,成为放置皇位继承人名字的地方,雍正为防止皇子之间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采用秘密储位的方法,即生前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单写在纸上 放在匣子中,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待皇帝死后打开匣子当众宣布皇帝继承人。在乾清宫的两头有暖阁。是皇帝读书、就寝之地。在 乾清宫的西暖阁上下两侧放置27张床,由皇帝自由选择,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刺客行刺,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 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乾清宫周围的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 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交泰宫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 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皇后在此接见嫔妃命妇。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25枚宝玺(印章)也曾收藏在这里(现藏于珍宝馆)。 东西六宫位于后三宫东西两侧,共十二座宫殿,是明清皇帝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西六宫:太极殿、永寿宫、咸安宫、储秀宫、体和殿;东六宫:钟粹宫、景阳宫、延禧 宫、永和宫、景仁宫。这些宫殿基本上都是二进院一宫两院,每个院子有正殿、配殿、宫门,有些院子还附有游廊、后殿。慈禧太后曾在储秀宫和长春宫居住过,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储秀宫使其成为东西六宫最奢华的宫殿。

冷宫在何处

 故宫的“冷宫”并无定所,但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即是景阳宫和百子门内的牢院因为一般居住在景 阳宫的妃嫔都不受皇帝宠爱。而说在百子门是因为光绪宠爱的珍妃就曾经关在这里;一说“冷宫”无固定地址,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称“冷宫”。查遍所见 明、清史料,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明末天启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被由长春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恪嫔等人。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现坍毁),这地方就在今天西妃井西边的山门里。如果这一出自太监之口的传闻属实,则此地也算得一处“冷宫”。


 故宫灵异事件
故宫在1992年雷雨天气曾出现宫女显灵事件,据说被许多游人拍摄到了影像踪迹,在证据面前,专家不得不给予科学解释(说故宫能看见宫女是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但这种解释还是让大家难以置信。

另有传言说老北京存在很多灵异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北新桥的故事,简直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太过邪门,北京修地铁不得不绕过这座古桥。现在的许多科学家都不敢去碰它。这些所谓的灵异事件给老北京尤其是给故宫蒙上了一层恐怖、神秘的色彩。

故宫辞赋

旧时曾有许多文人雅士为故宫题词作赋,今日在此引用其中一篇名作与诸君共赏:“苍山牧云北京紫禁城者,皇都帝宫故址也。历时明、清两朝,江山二十四君临朝垂统,淫威四海,摄牧华夏,帝祖龙风凡四百九十又一年。囊为皇都兮凝王气,九州紫禁兮凤脔之地;宣其名为中华昂扬屹立东土神州,炎黄儿女攀夸于异域人前者,阖族骄骄之凭资也。凡文能撼天地,才具驭鬼神者,不可无齿之,作此赋。 溯昔永乐金銮经营之始,征四海以利大兴土木之际,当审定天体以和四象,荫袭星辰乃戍八极;就乾坤于地表,考对称于中轴;上循天宫九斗,下启社稷运昌;秉阴阳于轴里,承天机于神授;筑方寸以金石,建燕尾于斗拱飞檐间。盖构建之匠心兑现天愿之私欲,煌煌乎斯能事意已无穷、断难复加之也!既成更延日月于太庙,祷 天道之久长;驱名器以照神鼎,悦私目大索寰宇之奇珍纳尽有之,奢饶比天宫。卓姿扶摇旨在诏谕朝野之心意在帝志者,具称臣玉阶下俯首断念耳!朕登临景山之 巅,送目神策门楣之顶,俯仰皇城之气象,彼包蕴山川之锦绣,深谙宇宙之生机,一城尽藏天下妙算,片墙尽得五湖神工!庄乎伟哉,语有尽而叹无穷。可谓非卵胄 不可以当巢,非民心不得以位归有之也!至明清地主入都序齿共有之伊始,量龙脉不改太岁也,而明君多刻昧,清帝少空疏者,盖风水辅佑皇胄之家亦有异心乎?及 外夷铁蹄中原、入侵华夏,洪宪觊觎龟鼎、窃国有之,千秋万代之基业若昙花泡影,始信风水误人,实乃阴阳谬论耳! 故宫之瑰丽泼墨难描、莫可尽述也,或忆乡野小民造室起家之时,尚磨瓦阙棱,能雕梁画栋者更不厌其精美,况构建百世基业者乎?然祈江山永固、洪福无疆,竟直 追始皇故事身死地分为天下笑,实不足取耳!况剐民脂以宣国力,劳黎叟以资奢华,甚断不可为也!孰不知,民心隐逸低处,虽血令不得宣诏于庙堂者,非唯亲躬垂 范无以君临天下苍生也,寄斯言为独裁者鉴。 既归,朕忖思久之!凡风云江湖成大业者,资膏私享后而全民能共有之,非子孙千秋独占、凭资傲然凌人于累世也,寄斯言再为贪天厚己者鉴。”

本文相关内容图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