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开渠泄流“堰塞湖”  开言疏通“言塞湖”

火烧 2011-05-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汶川堰塞湖治理案例,类比社会领域‘言塞湖’问题,强调思想解放、广开言路的重要性,呼吁打破意识形态‘一言堂’,实现言论自由与政治透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理平  

在汶川大地震中,因山体滑坡形成了数十个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尤为惊心动魄。这些如同悬在灾区头顶的潜在灾难时刻危及民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正因如此,温家宝总理才数度冒险组织抢险,开渠泄流堰塞湖,把潜在的危险排除,其经验何在哉?实践证明,开渠泄流而不是高筑坚垒,才是排除险情,解灾民于倒悬的关键。  

从自然领域的开渠泄流“堰塞湖”成功,让人自然联想到社会领域的堵塞言路,禁锢思想的“言塞湖”,即:意识形态“一言堂”,思想统一(私有化)于某某1人,人类无限精神财富被代表、被垄断、被某某1人占有,13亿中国(大陆)人只允许某某1人有思想自由,其他任何人只能把思想统一于某某1人的思想之中。从而使人的灵魂、思想被泯灭,长此以往,只有中国制造,没有中国创造(没有思想就没有创造)!只有体育大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文化思想强国!只有“白猫黑猫”(动物的无限欲望),没有灵欲合人!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人类的光明大道!这就是当今中国“言塞湖”的真实写照。  

《古文观止》有一名篇———《召公谏厉王止谤》,其中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强的针对性。召公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是警示性的劝谕,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把全球化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每个地球村村民都应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人权,大家知道,人嘴不是畜嘴,除去吃的功能,更重要的要有说的功能,人脑不是畜脑,除了欲望本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的功能,只有人人有“言”“皆”(谐)可发表,并在上“比”下“白”(皆)的争鸣中才能明辨是非,这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实现物质的“和”与精神的“谐”两者良性互动之循环,不断实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和谐世界。只有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尊重民意、凝聚智慧、疏通“言塞湖”才能打破意识形态“一言堂”,才能解放人类无限精神财富。这应成为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中之重。  

“言塞湖”与堰塞湖一样,其机理都是因“塞”而构成,因“塞”而致险。因山石堵塞河川而形成的堰塞湖,随着水位上升、压力积聚,一旦堤坝溃决,必酿大患。如果说堰塞湖的形成属于自然现象,“言塞湖”则纯系人工所为。如果某些官员忽视、轻视或漠视、无视民众的愿望、要求与情绪,或者施政无能,浪费公币,甚至中饱私囊,那么,这些官员的任何决策,都会变成与民众毫无关系甚至完全对立的高头讲章、庙堂经卷。梁任公在百年前就曾指出:“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现代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决策形成于民众意志,执政受制于民众监督,官员产生于民众选举。由于传统的积淀和体制的弊端,一些官员养尊处优、无视民瘼,一当问题暴露,不是省察决策,检视自身,而是文过饰非,讳疾忌医,驾轻就熟地实行“封口政策”,无所不用其极。想想近年出现的彭水诗案、孟县书案、高唐网案、西丰文案、颖泉白宫案、钱云会案,大大小小的“言塞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构筑“言塞湖”通常是为了防止内幕闻于上峰,避免真相上达天听。于是峻坝坚堤,固垒高筑,为切实保证“言塞湖”的可靠性,一些官员不惜以新错误掩饰原错误,以大谎言遮盖小谎言,试图封堵悠悠众口,力求掩盖事实真相。   

令人欣慰的是,保障公民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庄严承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颁布,其目的正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言塞湖”。我深信,随着物质形态的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全方位竞争,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之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意识形态也一定会不断形成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全方位争鸣,通过广开言路、思想自由、不断凝聚智慧,并使之形成宪法和法律,确保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在宪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个自由,通过开挖“言塞湖”的泄流槽,从根本上避免“言塞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东方的巨人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