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刘泰特谈话192:西方文明的精神第一性

火烧 2011-12-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西方文明精神第一性,结合黑格尔哲学史,强调精神启蒙的重要性。分析物质与精神的平衡,阐述绝对精神与历史发展,突出精神价值信仰在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哲学和启蒙这两个词常常相连。所谓启蒙,“蒙”是蒙昧,蒙昧是指动物本能的物质需要意识,但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上帝,上帝是人的精神价值信仰需求的一种普遍形式,各种文化有各自上帝的精神价值,因此启蒙便是通过精神启迪,把人从片面的物质状态中拽出来,让人进入精神价值信仰的世界,这样人就完整了。  

本文后面,我全文转载“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辞”,通过这篇文章的转载,借花献佛,使读者原汁原味的体会哲学大师精彩的围绕精神的专门论述。黑格尔这段文字,有以下重要的精神认识:  

一、人们生活是物质和纯粹精神两重性的,当时代偏重物质时(黑格尔时代是因为物质的匮乏,今天人们是物质过度富裕追求),精神便荒凉空白。  

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  

有人问,什么是绝对精神?精神启蒙有着绝对必要,这就是绝对精神。  

   

二、人类精神发展是呈历史的,黑格尔举例了教会精神、天国精神,甚至爱留西的神秘信仰的保持者,萨摩特拉克岛上居民崇拜仪式的保存者,曾经代表世界精神最高意识的犹太民族,它们都和黑格尔时代的“科学、自由合理的精神世界”的开始兴盛是历史的统一。黑格尔的精神哲学是宽容的,凡是人类历史中呈现的纯粹的精神,黑格尔一概是赞许的保留着它的一席之地。  

就此,再回答什么是绝对精神:精神的发展具有时空的各自内容,它们彼此自由的开放精神花朵,它们各自对某种精神价值的虔诚信仰,就是绝对精神。离开了民族的绝对精神文化,各民族的物质文明不过是没有灵魂的一碰就碎的物质躯壳(行尸走肉)。  

   

三、绝对精神是实践的(马克思思想的来源)。精神不仅独立,精神还要支配物质,到了黑格尔思想阶段,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真理的标准是:“对于我们只有理念以及经过我们的理性证明了的事物才有效准”,黑格尔认为“普鲁士国家就是这种建筑在理智上的国家”。  

如若转用到今日之中国,那么现在中国的政治上层建筑是否符合理性的原则?进一步说自由平等这些现代理性思想我们政治制度中含有多少?黑格尔两百年前就认为普鲁士已实现的政治目标,今天距离中国还有多远?  

   

四、绝对精神应该是个人的最高向往。黑格尔说在绝对精神世界:“人的性灵将超脱日常的兴趣,而虚心接受那真的、永恒的和神圣的事物,并以虚心接受的态度去观察并把握那最高的东西。”  

黑格尔要求 诸 君只须“信赖科学,信赖自己”,这里的科学一词,不是狭义知识的意义,而是指人的理性思考原则。  

黑格尔认为“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于精神力量的信仰是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这里黑格尔又侧重了精神追求的绝对第一性。  

黑格尔说:“人既然是精神,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人有了这样的信心,没有什么东西会坚硬顽固到不对他展开。那最初隐蔽蕴藏着的宇宙本质,并没有力量可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它必然会向勇毅的求知者揭开它的秘密,而将它的财富和宝藏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以上告白,揭示了西方文明追求精神第一性的本质,也揭示了西方自然科学和物质财富发展的奥妙。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辞( 1816年10月28日 在海德堡大学)见刘泰特谈话192附录 。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