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再谈时空旋涡与光的弯曲问题

火烧 2011-05-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时空旋涡与光弯曲现象,结合数字哲学观点,分析宇宙空间差与时间关系,提出时空旋涡与隧道紧密相连,同时关联爱因斯坦相对论与朱子理学。

再谈时空旋涡与光的弯曲问题  

田忠国  

光随空间同步自动互动的变化或者说运动过程形成的弯曲而弯曲,但从空间同步自动互动运动律的角度说,宇宙运并非是规则的,而是存在空间差,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的弯曲。时间就是空间运动的标尺,它通过空间差体现出来。离开空间运动,时间就是不存在的。或许,这就是相对论不谈时间的原因。当然,我们没有读过广义相对论,只是根据网友反驳我们观点时,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没提时间问题的猜测,或者说叫逻辑推理。  

有网友在留言中质疑认为,时空旋涡同隧道,也即虫洞无关,但是不是真的无关呢?网友的质疑,一方面给我们继续思考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支撑点,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思考开辟了新的空间。所以,在此向巴根草网友真诚的道一声感谢。接着谈时空旋涡同时空隧道有没有关系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搞清楚时空旋涡同时空隧道有没有关系,其前提就是,必须搞清楚时空旋涡是怎么形成的,时空隧道又是怎么形成的,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因为我们不从事科学专职研究,不是科学家,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比如说数字哲学的研究者,所以,我们的思考同现代科学有矛盾冲突也属正常。什么是中国的数字哲学呢?易经、奇门遁甲、玄空风水,包括“皇极经世”等,我称之为数字哲学。因为,它们的一个共同观点就是,通过数字逻辑,阐述某种哲学观点。因此,我们是不主张读易经、奇门遁甲、玄空风水中的文字的,因为,这些东西的文字,从本质上说远离了数字哲学。  

我们在“时空旋涡是怎么形成的?”一文中曾经这样说:  

“宇宙在同步自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差和空间与空间交汇之处,前者我们称之为时间,后者我们称之为时间裂隙。也就是说,是由各星球间的同步自动互动交汇处所形成的。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宇宙混沌逻辑的对立统一律。 ”  

换言之,宇宙中的每个星球都有运动场,每个运动场都有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边界,运动场边界与运动场边界交汇、运动,而各自的运动场在运动过程中,并非同方向的运动,而是反方向的制衡运动以及同方向的空间差(由于运动速度和距离的不等,空间差律是自然的),就形成了时空旋涡。  

时空旋涡中运动场边界与边界的交汇,我们称之为时空隧道。  

由此可知,时空隧道是与时空旋涡是紧密相联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时空旋涡,就没有时空隧道。当然,也有人说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立论是错误的,但是,科学立论有错误是正常的,但要分清主次,即,错误大于正确,还是正确大于错误?因为我们没深入研究过爱因斯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就我们目力所及,认为有人否定爱因斯坦否定错了,起码不完全对,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立论是建立在朱子理学基础上的,中国人认为朱子理学是唯心主义的。爱因斯坦和朱子不同的地方只是,前者用数理逻辑为主体的科学逻辑,描述了后者的哲学逻辑。或许有人否定我们的观点,但是,请乐于否定者再否定后不妨认真读一下爱因斯坦和朱子理学,或许否定者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前面说了好多,但一直没有说光为什么弯曲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回答这个问题。光为什么会弯曲呢?其实,我们在前面谈宇宙同步自动互动运动形成时空旋涡时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各运动场的边界,也即交汇点,形成了时空的涡流状态,也即空间变形了。随着空间多层次结构的弯曲变形,光随之而变得弯曲。  

说到此处,我们想起有网友的另一个质疑,即,你拿出个模型来看看。其实,理论是解决逻辑模型问题的。换言之,从理论建构一个逻辑模型,就完成了理论研究的工作,后续工作应该由数学家接手。因为,科学逻辑如果没有转化为数理逻辑,科学逻辑就变成了哲学,而哲学是开辟新的科学空间的,数理逻辑则是为科学实验构建数理逻辑,也即可以实验的物质或物体模型,为科学实验创造条件。  

2011-5-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