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透过市场经济本质看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火烧 2010-05-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分析市场经济的开放、自由及财富特性,探讨其本质,并对比计划经济在资源分配与共同富裕方面的优势,强调计划经济对消除贫富差距的关键作用。

透过市场经济本质看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先来看看市场经济说的“开放,自由,财富,资本,反腐败”的特点和本质是什么。  

   

开  放  

市场经济为什么需要开放。这是市场经济特性决定的。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进行商品与商品交换,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开放针对的是交换。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交易规模越大,交换会越频繁,交换会越充分,市场经济也越发达。开放,就是开放市场,扩大交易规模。1840年的那场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而在英国则叫“通商战争”(详见茅海建写的“天朝的崩溃 ”)。英国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鸦片走私合法化,还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所以整个“南京条约”只字未提“鸦片”。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说“从南京条约到现在,改革开放进行了166年”(见中国改革30年---张维迎主编)。可见在市场经济主流眼里,开放的就是整个中国市场。“南京条约”是改革开放的内容,难怪郎咸平先生要以“现代琦善”作为“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开篇了。这里暂且不讨论要不要开放,而是要讨论什么该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怎么开放,开放的原则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市场经济的推动者们几乎都没有做出充分的回答。完全市场化等同于完全开放,假如对开放做出相应的规定,那是什么?流行的说法是对市场的干预,实际上它是计划经济的一个部分。  

   

自  由  

自由,不是无法无天,是除限制条件以外的行为。碰到和开放类似的问题,什么是限制条件,或者说那些不能自由。比如外资引入,涉及国家安全或者是根本利益的项目,有那些限制。比如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备要素。从逻辑上讲,需要良性竞争,拼技术,拼服务,避免恶性竞争,拼价格,拼关系,拼谁更假,谁更差等。引申过来,为了避免恶性竞争需要那些限制条件?早几年前,中国家电行业组织了一次价格同盟,为避免恶性竞争设定最低售价。可是就像资本主义国家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一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攻自灭。事实上,怎么避免,需要国家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他也是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  

   

财富及富人  

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人均GDP增长进4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长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长2倍------以上是市场经济的取得的成绩(吴敬琏)。这在比较什么?比较绝对数。比如,改革前工资的收入是37块,现在是3700,就是说现在居民财富是以前的100倍?显然不是吧。在津巴布韦一个亿大概只能买到一个牙签。所以比较货币的绝对数没有意义。只有比较它在本国的购买力才有意义。我没有在改革前用过钱,只知道在当时我外公工资67块,却养活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小7口人。那个时候几乎没有医疗,住房,教育等开支,只管温饱。现在假如够温饱的话,一天最少需要10块钱吧?那么一个月300百,5个大人1500,加两个小孩500,也必须要2000块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就此而言,改革前的67块相当于现在的2000块。很明显,所谓财富,实际就是体现在货币对商品的占有能力上。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商品层面,既,商品的多寡。改革前,我国的商品种类,特别是消费品的种类很缺少,反映出来就是有钱也没地方花。可见那个时候如果是个万元户的话,他也不能叫“富人”。所以商品的丰富程度是财富的一个层面。还有一个层面就是商品极其丰富的时候,货币所体现出来的占有能力。如同面对商品房,10万存款也只能算个“穷人”。为什么改革开放创造了这么多“财富”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认为生活今不如昔。在有空调有电视有冰箱的年代依然感到“贫困”?是货币对商品的占有能力在下降!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人士所说的财富,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商品种类的丰富。他不能解决货币对商品占有能力问题,贫富差距就立刻体现出来。知道了这个概念,那么富人的概念也就出来了,所谓的“富人”既是那些在商品丰富的条件下对商品占有能力极强的人,他们不但能大量占有普通商品,更能占有代表稀缺资源的特殊商品。这也是富人之所以“富”得一个关键特征。如果一辆QQ车算是普通商品的话,那么一辆布加迪威龙跑车就是稀缺资源特殊商品。如果一艘木帆船算普通商品的话,那么一艘豪华游艇就是稀缺资源特殊商品。还是陈志武先生说“1766年乾隆皇帝的收入是4973万量银子,相当于11.4亿美元。实际上还没有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可以控制的多”“虽然施正荣不是当官的,只是个“普通”企业家,但他所能控制的资源,财富,和能够享受的生活方式和选择空间,从相当程度上要超过乾隆皇帝很多”怎么样,很露骨的表达了当代“富豪”的特点吧。当然这里也有相对性,比如90年代拥有一部大哥大算是富人的话,那么现在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了。但是占有稀缺资源的根本特性并未改变。要达到共同富裕,是不是意味这消除这样的能力?而市场经济正是这种能力的制造者,推动者,因此他不可能消除这样的能力。只有靠计划经济才能消除这种能力,真正达到共同富裕。  

   

资  本  

资本的定义非常广,这里说的资本是由“钱”汇集起来的一种载体,一种能量,一种形态。比如温州炒房资金,号称数千亿。比如对冲基金等。这样的资本有自我膨胀能力,他们可以由小溪汇成河流,由涌动汇集成洪峰。他们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是无组织的。这样的资本如同海里的鲨鱼,带有异常的敏锐,只要有一丝血腥味,他们会如潮而至。这样的资本也像蝗虫,所过之处一片狼藉。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横扫东南亚的盛况。就是其经典的注解。在不久前,就有一股这样的资本炒完辣椒炒韭菜,炒完韭菜炒中药。这样的资本也只有在市场经济下才会形成,他们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人性,只有血性,只有利润。哪怕最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对他们惧怕三分,采取了种种限制,而他们的大本营就在海洋中的一些小岛,一个免税的天堂里。我们对这样的资本不知道有没有充分的了解过,他们在经典的经济学中几乎不见踪影。他的出现也不过就几十年而已。然而它的破坏性巨大,他又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越开放的市场,它的威力就越大。现在,在国内,它还是初级阶段,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也才开始30年,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它的膨胀能力会迅速提高,要不了多久,就会发展成极难对付一种力量。我想请问下搞市场经济的“专家”们,你们考虑过了吗?你们准备好了吗?别再“摸着石头过河了”,这条是“通天河”,下面是“无底洞”,再摸石头,就会把上了你们船的人都给丢河里了。到时候你倒是一个“筋斗云”10万8千里跑美国去了,我们咋办?因此“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下的一个特殊产物。他不是宠物而是头怪兽,要拿绳子紧紧的栓住他,什么是绳子?计划经济!  

   

反 腐 败  

市场经济也反腐败,但是他的反腐败和人民群众的反腐败是不同性质的。人民群众的反腐败是政治诉求,他的根本出发点是对“官员”如何“当官”的标准问题,既,是不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利益。市场经济反腐败是经济诉求,有了腐败提高了“成本”,有了腐败“竞争不公平”,可见他们实质上是关心利润是否被消薄,蛋糕是否被分到,并不关心“国有资产”是不是卖给了外国人,关心的是有没有“公平”的卖!只要“公平”,那么到底是卖给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就不在意了。所以一碰到国有资产或者是核心资产被卖后,他的本质问题就暴露了。人民的概念无论他是不是腐败都不能卖,即使没有经济上的腐败,也必被认为有政治上的腐败,这就是人民反腐败的政治性!而市场的逻辑是只要保证“公平”不但能卖,而且可以卖给任何人,包括国外资本。可见市场反对的“仅仅是经济腐败”。它的外在表现需要依靠法律或者制度来保证。清楚了吧,强调法律,强调制度最终还是为了经济,为了利润。为了资本的安全。如果在卖的过程中确实发生了腐败行为,就很容易将两个不同性质的“反腐败”混为一谈。但是只要他坚持反,坚决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建立统一战线。有一点需特别强调,不是市场经济裹挟人民反腐败,而是人民领导市场经济反腐败。如果把人民归结到经济体,那么他就是公有制,依然是计划经济。  

   

其实,讲了很多,很多人依然认为计划经济很空,很理论。事实上,计划经济是宏观,是方向,是目的,是战略层面。市场经济是微观是方法,是手段,是战术层面。但是理论的东西再好,假如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也等于0,所以除了理论,还必须要有完备的操作方案。首先要扭转对计划经济的偏见,,它对表现丰富的种类和个体的差异性,有天然的缺陷。 比如有的家庭要买42寸的彩电,有的只要18寸,有的要背投,有的要壁挂。计划经济无法做出相应计划,假如真要做的话,需要所以有人都预先申报,再等着生产,万一买的时候改变主意了呢?显而易见,计划经济不能陷于这样的误区中难以自拔,也难怪人家一提到计划经济就有心理上的拒绝。  

社会主义灵魂】 网友说  

任何时候都是市场中有计划,计划中有市场。
左派的传统错误就是一根筋认定计划经济好,其实计划经济如果否定市场作用,就跟市场经济否定计划作用一样,都是十分荒谬和十分反动的。
否定计划的市场经济叫做自由主义,其结果是两极分化。
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叫做集权主义,其结果是绝对平均。
两极分化和绝对平均各走极端,都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最好的经济体制是宏观上计划,微观上市场,走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道路。
由于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和压迫反复滋生的根源,所以我们的经济应该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对于个人自主创业的小私有制持包容态度,毕竟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是每个劳动者的天赋人权。
所以革命的最好的经济体制就最后成了宏观计划调控的公有制市场经济。
以上论断来自真理共产主义理论。真理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这是网“社会主义灵魂”网友的一段话,简单却认识深刻。  

我的看法略有一些不同,我认为计划经济并不完全是宏观调控。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市场经济,让它在什么范围内,以什么样的方式运作。宏观调控仅仅是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修正。一旦宏观调控出现问题,不但市场经济的人士咬牙切齿,经过他们的“分析,和批判”也能让很多人产生不理解。那该怎么做呢?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是指导市场经济,也就是将市场经济调节作用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还是以电视机为例,该限定的是电视机的最高尺寸,如最大不能超过42寸。限定能耗,耗能超过多少的电视机不能生产。那么有些人认为房子大,不够看呢?其实也一样,限定房子最大建筑面积。别墅什么的一律取消。实际上就是针对上面提到的“财富和富人”环节中的限制或者消除货币对稀缺资源的占有能力。接着推论的话,还能限制饭店卖鱼翅鲍鱼。限制进口高级跑车,当然如果用于技术研究。可以少量进口。等等,总之,将“富人”对稀缺资源占有的特性消除。消除了富人对稀缺资源的占有能力,也就限定了市场经济的范围,和内容。保证市场经济运作是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也同时满足了计划经济中“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那如何来改善原先稀缺后来普及,比如手机,电脑等商品在计划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呢?靠技术研究,像日本一样,拿来了先研究,研究好了发展自己的能够大量普及的相关产品。改革开放前,我们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先仿制米格-21,再研究自己的歼-7等。这里不但要研究技术,还要研究趋势,及发展路线等。完全按既定计划实施。当然也会碰到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等问题,就不一一展开。总之市场经济必须在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发挥它的特点有优势,满足计划经济的总体目标。  

第二个重点,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如何体现“公有制”。现在,我们的央企算不算,能不能体现公有制呢?我看不能。只能算政府垄断企业。那怎么才算。我有个方案可以提供参考。将全国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500家央企,统一核算资产,假如是13万亿,那么很好,每人分配1万股。这一万股,就包含了500强,类似于股票中的ETF。但是ETF是交易的,,不是分配的,性质不同。然后,每年根据他们的总盈利进行分配,取消企业所得税代替为分红,给每个人分红。比如今年总盈利4.33万亿,30%用于分红,1.3万亿。每一万股可以分到1000块。这一万股不能交易,也不能转让。我感觉这样才能体现出“公有制”的特性。至于管理,经营,是另外一个课题,不在本题范围内。  

第三个重点,计划经济如何提高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竞争力。这和第一点不同,第一点是限定上限,目的是消除稀缺资源的独占性。这里是限定下限,或者叫标准。以饭店举例。你是开川味观,还是开湘菜馆没有限定,该限定的是你的厨房,必须要用开放式,看得见的厨房,为什么?便于监督和检查和管理。饭店是以食品为服务的,他的卫生状况是公共问题,特色菜是它的个性。计划经济管的是共性。制定的应该是公共标准。事实上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到公共问题的领域,只要仔细分析,善于观察,找到它解决它,就能在客观上保证竞争的合理性,有序性。第二个方面,市场经济竞争的驱动力来自于“利润”“欲望”。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因此就有了毒奶粉,假疫苗,三聚氰胺。。。。。。要变“利润”驱动为“服务”驱动,社会效益第一,公共利益优先。之前,市场经济强调的是间接贡献,如一个企业发展好,盈利强,它创造了就业,上缴了利税,间接创造了社会效益,但是他的本质,驱动力仍然没有改变。具体怎么做呢?和前一个问题有相识性,既然计划经济管共性,那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突出共性,再发展个性。假如前面提到的发现共性的问题解决了,那现在要做的就是强化共性的核心地位。所不同的是,前面的共性是最低标准是底线,现在是通过奖惩制度提高标准。如降低税收,建立奖励基金等方法。引导和迫使企业优先考虑公共利益,社会效益。事实上提倡环保经济,绿色经济,正是在强调社会效益,谁带的头?恰恰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它不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必然结果,而是政府的宏观引导和部署。这难道是“市场经济”?不是!完全是在计划经济范畴内,宏观靠计划,微观靠市场。最终变原有市场经济中“私利”为主的竞争驱动力,为社会效益第一,个体利益第二。  

第四点,以前总认为计划经济,就是计划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条裤子等等。实际上,产品越丰富,多样性越强,计划的难度越大。绝大多少情况下难以做到计划合理。那怎么做呢?先搞清楚市场经济内容的本质是将不可再生的一次资源,通过复杂的转换变成商品。计划经济管共性,那商品的共性是什么?是资源,最初的资源。虽然不知道需要多少件休闲衣,多少件T恤,但是对纺织品源头的棉花,还是能够知道,能够控制的。计划经济就应该着重管理各种商品的源头----资源。保持适当的供应量和储备量。管了源头会不会因为短缺而引起涨价?短期会的,长期看,资源短缺会迫使企业要么节约,要么发展技术降低消耗。资源过量供应会不会造成浪费?短缺会的,长期看,假如建立了良好的资源储备系统,资源不直接进入市场,先进储备系统,再通过储备系统对外调节,浪费的程度和概率会大大降低,相比市场经济无序竞争一定要节约的多。  

计划经济还有其他方面的具体操作,如就业,福利等,不再一一论述。  

   

以上对计划经济实际运用只是个人的理解,是肤浅的,不完善的,不系统的,某些做法也可能是幼稚的,一厢情愿的。但是,总的来说,计划经济能够指导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具备理论上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不管是美国提倡的环保,低碳经济等宏观方面,还是吴敬琏先生举例说的服装供应链管理“在全世界性价比最好的地方买纽扣,买布,然后把布送到性价比最高的地方做整理,然后再某个时间点上,正好加工服装的这个企业要用布的时候,布到了,用纽扣的时候纽扣到了,计划衔接的丝丝入扣,全是零仓储”都在不同层面表达的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也许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的。也想通过文章和所以关心经济问题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和交流。努力完善计划经济的理论和可操作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