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文学群红色信仰的守与战

火烧 2023-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文学群中关于红色信仰的辩论,涉及毛泽东思想与颜色革命的讨论,强调文学创作与政治斗争的关系,呼吁文学创作者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文学群红色信仰的守与战

  正月初七,两顿饭。正吃上午饭当口,手机传来两个微信响声。我把挑起的面条放下阅读手机微信,是来自国内某文学群的两条微信。有个叫“木风”(化名)的网友发了两篇反毛文章。我随后发了《美国教授人民日报撰文:真正的改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是什么力量?让六七十万人赴韶山给毛主席“拜年”!》两个链接内容。

  估计是只看了目录的“木风”,接下来又说了些诋毁毛主席的话。

  我正要回击,一位叫“喜武”(化名)的网友发言予以了反击。

  “木风”又提到“饿死三千万”等污名化毛主席的言论。

  我说:“这个数字现在已被推翻,是右翼妖魔化毛时代的手段之一。杨松林先生所著《总要有人说出真相 ——关于“饿死三千万”》一书值得看看。

  “喜武”对我的说法表示赞同并对“木风”说:“这段历史是谁当政时期造成的?真正说起来与毛无关。你可以翻一翻当时的人民日报,看看共产风到底是谁刮起来的?又是谁给压下去的?人民日报就摆在那里,那时毛没有主持国家发展建设,只管党务。即使真的饿死人,你说是谁的责任呢?

  “木风”见无法辩驳撇下一句话就消失了:“吃面条去了,就此别过”。

  这时该群群主出来制止我们的辩论,大意是说文学要远离政治敏感话题之类,我发了反对此观点的文字后,他也无言以对,但还是动用他的“生杀大权”把我从群里移出了。

  现在我虽然被移出该文学群了,但是我的文学观还在该群里挂着,我更想对所有的文学爱好者疾呼:“我们的文学创作是逃避不了政治的!”

  国家的上层建筑是什么?简而言之:笔杆子和枪杆子。我们的文学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就是忘了初心,就无颜面对先烈!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革命都是先从文学开始的,前苏联就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包括文学阵营亟待再进行一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注”的辩论:辩一辩毛泽东思想是否是真理;比一比他和别的领导人后代谁更富有?

  正月初七人日的辩论,可能是触及了有些人的敏感点吧,竟然如此告终……胜耶?败耶?或许中国的贫富两极分化现状已然做出了回答!

  这个结果不能不说我国当前的上层建筑已经出现问题了,也不能不说我国当前的文学阵营也出现问题了,现在的文学创作谈“政”色变,早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想抛到九霄云外了。

  所以,我认为文学爱好者的一生都应是用来与贪官、奸商和汉奸战斗的,因为现在他们就遍及在我们周围,无时无刻不想进行彻底的颜色革命!与他们的战斗,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如果不战斗,文学阵营就会被这些人把持,社会主义国家就容易因意识形态改变,而走向亡党亡国。对于错误的、反动的意识形态,我们既不能无动于衷,也不能隔岸观火,要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总要对先烈有个交代、对后人有个交代。有鉴于此,文学群这样的口舌之争也是有必要的,没有这样的斗争,妄图颜色革命肢解中国之徒就会甚嚣尘上。这样的斗争,也道出了社会主义文学的初衷:在捍卫红色江山的战场中,不能少了我们文学创作者的勇敢战斗……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以致用,也是我的文学救国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