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价GDP
作者张伟林 11年5月,欢迎各位网友转载与下载。
更多的内容请看作者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33694737
最近从各大媒体上据悉,社科院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中预测:2020年的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曾几何时,社科院编写、北大发行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1 2002年中国的综合现代化水平只相当于1858年的英国;1892年的美国;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韩国。如果以综合年代差来表示,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二十几个发达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50至100年左右。
2 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则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约100年,与德国等7个国家约为80年,与日本等6个国家约为50年,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约为30年。
3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是: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国际水平要上三个台阶,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要前进六个阶段,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提高60位左右。具体而言,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在2020年左右从经济欠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初等发达国家;在2050年左右从经济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在2080年左右从经济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经济发达国家,在2100年前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前列。
短短的几年,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快速逾越了30年:即在《新兴经济体蓝皮书》中声称的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应是在《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所提到的(注:至少是)2050年左右成为经济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水平。又要见证一个创造历史的奇迹了,在一个平稳发展的国家里。只是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这批“经济学家”们在纸上的“游戏”而已,痴人在造耻迹。真是情何以堪:中国的一个国家级经济研究单位及专聘“专家”与国际上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协会与学者遥相呼应、默契配合,用一些低级的、甚至可以被视作为“低能儿”似错误在忽悠甚至恶意诱导国人犯错误,在误国殃民。建议这些“经济学家”们少做些不切实际、不着边间的预测,多做些承担起一个国民的责任、负起一个公民的良心与民与国更有益的工作。不谈“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这些“大话”,经济学家们更应该懂得“一个大家的安康,才有小家的滋润”这一道理。
现在将在写作中《大国竞争战略与中国的未来战略》一书中已完成的部分内容以系列博文形式进行公开,这是首文,具体内容如下:
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可以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即GNP的数据。两者多少有些不同,原因在于对跨国企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上。通俗地说:使用GDP数据对经济落后体国家来说有夸大之嫌,对经济发达体国家来说更容易有缩小之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下,现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GDP数据,而IMF公布的数据一般与官方数据保持一致。由于数据来源关系,本书所有宏观经济数据主要采用IMF的数据,极少数数据来自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或所在政府公布的数据。对于GDP,国际上分为GDP(constant prices)和GDP(current prices)两种不同体系。前者指以某年的价格为参考基准后在不变价格下的GDP,后者指以当年价格为基础的GDP,国内又分别称为实质GDP与名义GDP。作者认为使用实质GDP与名义GDP会产生歧义,顾名思义实质是真实,名义是有误差的。但是现实恰恰相反,所以建议用可比GDP取代实质GDP,现价GDP取代名义GDP。如果没有特殊指出,本书中(人均)GDP是指(人均)现价GDP,而GDP增长率是指GDP (constant prices)增长率即GDP实质增长率。
为何采用现价GDP,作者在《进行GDP纵向与横向比较时汇率、通货膨涨率因素影响的分析--与《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文中观点的商榷》(以下简称论文一)中有着明确的论述,该文发表在http://www.dajun.com.cn的文章汇编:《政治参与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中。简而言之,除了一国经济发生崩溃现象可另作别论,现价GDP真实地反映现实价格体系下的实在数据。在进行各国比较分析时,例如进行横向分析即对同一年各国GDP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而纵向分析是用发展的角度对某国或各国GDP数值进行比较分析,不论横向分析还是纵向分析都应采用现价GDP,同时应纳入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影响。作为补充再以图1-1作简单观察与分析,图示期间多数年份的中国GDP增长率都高于印度而通货膨胀率确为相反,所以期末(2008年)与期初(1970年)相比中印GDP比的上升幅度(2.52倍)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幅度(2.05倍)大致吻合。换言之,印度即使GDP增长率几乎全部年份都保持低于中国的情况下,只要卢比汇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基本保持同步,则中印间经济规模的差距并不因此如此地扩大。
图1-1 1970-2008年度中、印GDP变化分析图(柱线用右轴)
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源于中国外汇管理局,卢比对美元的汇率来源于http://www.oanda.com/convert/fxhistory
同时,补充以下数据加以说明。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http://www.bea.gov上的数据,美国的GDP(注:IMF数据与其一致):1950年为2937,如以2005年为基准则是20060(注:即所谓的实质GDP),单位为亿美元(以下同);2008年为143691,同样如以2005年为基准则是132288,注意由于通胀因素导致小于143691这一现价GDP的值。即如以2008年为基准则1950年的“实质GDP”是21789,为现价GDP的7.42倍。经计算,此时的美国(现价)GDP年均增长率为6.82%,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其实际的年均增长率。据查:美国仅有4年(1950,51,55,59年)的经济增长率超过该数值,有7年为负增长。而且即使这些负增长年份,所有的GDP仍然处于正增长,究其原因就是通货膨胀率所起的作用。如果,这仅仅是一种假设而已,美国一次性在1950年就完成了未来59年通货膨胀率的效应,则美国在1950年就实现了GDP不是2937而是21789,则当年所有其他国家GDP的总和远远不及美国的一个小数点。当然,这无疑属于痴人痴语,但是这里另有他用,这是后话。
在图1-1中,不仅可以领略通货膨胀率的作用,而且也实在地体验到汇率的影响。这里,再用一个仅限于探讨问题的假设,即这只是“数字游戏”。2008年中国的GDP为45200,当年的人民币年均汇率为6.9451;如果人民币年均汇率回复到最高值1.4984(1980年),则中国的GDP为209502,远远超过美国的143691,而且只要保持这一汇率不变则至今一直如此。综合上述的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因素,针对《论文一》中提出的一个思考题:为何执政党,以及理论界一直坚称,同时也有数据表明1949年以后中国GDP增长率的平均值位于各国前列,但是中国的人均GDP,即使经历了50年发展之后的上世纪末也几无变化。如何回答?该文提出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如果用发达国家通货膨涨率的平均值替换中国的通货膨涨率平均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保持与欧共体除英国外同样的变化趋势,那么中国GDP的结果就为、甚至超过上记的209502这一数值。当然,这可能更多属于国人并不所期盼的瞬间值,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泡沫经济的记录。
但是或则所以说,国人千万别自作多情地认为美国在欢迎人民币升值。对于美国而言,从战略与长期的角度出发从来就不欢迎竞争大国的货币强势化,尤其是现在的中国。美国欢迎的是中国货币的长期贬值化,而且越剧烈,越深度就越欢迎。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段令人耻辱、悲惨的货币史,那就是法币史,这才是美国所欢迎的中国货币。即使上世纪90年代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美国还是全球国家中的最大受益者。这就是中美两国经济相互绑架论其理论“源”的所在,也是格林斯潘一伙提出“中国制造次贷危机”论“源”的所在。只是现在的美国,这只能“缘木求鱼”难以实现,退而求其次,一个可操控、可预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就如同日元那样,进而寻找机会摧毁中国的经济方可心满意足。在经济上长期打击中国这是霸权美国必然的使然,无二的选择;同样地中国针对霸权美国其核心美元霸权进行永不停止地反击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在,无二的选择。
曾几何时,上世纪90年代中叶中国经历了高通胀时期,直至本世纪初流行观点是人民币被高估了。今天,西方主流观点是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曾经“不值钱”的人民币,现在太“值钱”了,其玄机在哪里?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唱衰在贬值过程中的货币,鞭抽在增值过程中的货币”,这不正是国人应加以思考的问题。
国际上还流行着购买力平价GDP(例如在2011年IMF的数据中,2016年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将超过同期的美国),这和可比GDP以及现价GDP有何区别呢?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说明就是: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有否考虑购买力平价后进行交易,无;也不存在可用于交易的购买力平价基准。任何一项交易都不会考虑通货膨胀率而后进行结算的,或则任何一项交易都不可能换回到某个基准后才进行。但是必须理解通货膨胀率在近、现代国家竞争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它和土地的金融化、信贷、保险、证券在内的资本市场等在形成国际经济殖民体系中起的关键作用,并且维系至今而且还要伴随人类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国际经济新殖民体系中继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说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率,对于能否正确认识国际经济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通货膨胀率不仅仅反映了某一类商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地位变化,这往往是必须调整到其合适的价位,同时更是经济战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还有一个不包含在通货膨胀率统计之内的包括土地在内的信贷这一更为致命的经济战争工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国家或多或少地少计算了GDP,这是由于灰色经济等等一些难易掌控地下经济的存在,其大小受各国的人文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等影响。通俗地用实例说明就是在阿富汗,真实的GDP与公布的GDP之比远大于同样情况下的北欧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