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对个别学生党员错误行径的批评
树立科学的宗教观——对个别学生党员错误行径的批评
本次高州之行,兴感不多,教育尤少,唯一事至今耿耿于怀,久放不下。
冼太庙本是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却变成了一些腐朽思想猖獗活动的舞台。他们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行着反我优秀文化的罪恶之事。部分学生党员更是不顾自己党员的身份,大行占卜问卦之能事,大论神明妙道之机理。他们站在那个庄严的雕像前,不是抚古思今,赞叹夫人之盖世伟业;也没有细品艺术珍藏之厚重积淀,以为赏心悦目、陶冶性情;更无信仰坚定之触发,谋为人民利服务之大道,而是背叛此行之宗旨,我党哲学思想之根基,投入到“上帝的怀抱”。
在哲学上,他们否认唯物主义,相信唯心的学说;在视线上,他们关注的不是社会历史前进的规律,不是广大人民的强烈呼声,而是陷入个人主义的斡旋,过度关注起所谓个人的未来命运;在行动上,他们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为那个超意识神灵的安排,造成了消极的人生态度;在学习中,他们不再关注专业知识的扎实培养,综合素质的广泛拓展,学术理论的最新动态,而是转向那种虚无缥缈的超越追求中……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倾向,特别是出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首先让我看看他们信仰宗教传说的原因:
(1)宗教自身的原因
宗教信仰中的的诸多内容迎合了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某种需要,迎合了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2)同学自身的原因
好奇、怀疑与接触而产生的影响;或遇到重大挫折向宗教祈求保护,祈望得到心灵的慰藉,一些女同学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严重;或由于心灵空虚或生活、学习就业的压力太大寻找安慰。
(3)外界影响
家庭环境,有的同学有信教家长,他们把一些思想也带到了学校;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我校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他们有各自的民族信仰,这对周围的同学是有一定影响的;一些有宗教信仰的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在我们中文系就有这样的老师存在;一些文化课上不得不涉及宗教,讲伦理学任何人都不能割舍宗教的规范,再比如我们学《佛教文化研究》,如果引导不当,很可能使一些同学滑向宗教的怀抱;宗教大肆活动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同学们,比如2009年下半学期,笔者就收到了很多关于森林公园的慧灵寺要举行《金刚经》讲座的消息;一些旅游区泛滥的求神拜佛、算卦问卜也给同学们提供了了解宗教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文化胜地,这种现象更加严重,他们打着传统文化的招牌行的是危害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坏事;西方文化的传播,基督教的一些思想也随之而来,比如美国大片中就有一种非常严重的救世主情怀。
(3)别有用心人的传播
一些邪教组织通过QQ聊天工具或主动将资料送上门的方式来传播,笔者就曾经和一个邪教人士保持了一个月的联系,他们努力向笔者兜售那些迷信思想,并借一些自然灾害或我党历史上的一些过错来为他们张目立证,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秘密。前些年西藏等地区的宗教人士,打着传播佛教密宗(真言宗)一派文化的旗号,进行分裂国家的图谋,也属于这一类。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一种伦理规范,它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从哲学到伦理规范再到文学艺术,宗教在我们的文化中无处不在。宗教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其教人向善的美德至今仍然有着非常巨大的积极意义。诸如佛教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基督教中“平等”、“博爱”等等。在这一点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未曾否认过。
但宗教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我们大学生党员来说更是如此。长期接触并痴迷于中的大学生, 很容易受这种生活方式的腐蚀而渐渐抛弃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些宗教过分追求自我心灵的宁静,我们当然承认内观自身,明心见性是有很多作用的,但如果整天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追求自我内心的安稳就很容易出现自闭、孤僻的心理问题。
宗教对大学生思想的广泛影响,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重的课题——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宗教文化及其影响?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在我校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领导同志要么是没有看到宗教这股暗流影响的严重性,要么是不愿正视或不敢承认这种影响,更严重的是个别领导本身就有宗教倾向。
比如有社团曾在大榕树下的草坪上搞过一个“鬼文化节”,他们打出“你敢进来吗?”的标语,设立坟头,扮演僵尸,极尽吓人之能事,大力宣传封建糟粕思想,引导我们大学生迷信他们“因果报应”的那一套,却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制止,这显然是一种失职的行为,应该追究某些人的责任当然也包括组织这次活动的有关人员的责任。这种活动难道是我们大力培育的“健康、文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的一部分吗?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这个问题,既不一概否定它, 也不放任宗教在我们大学猖狂传播。
首先要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又懂宗教知识的新型思政队伍,以教师的渊博知识回答思维敏锐的大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在这一点上,笔者非常钦佩潘老师。
其次,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重视无神论教育。新生从一开学就对他们进行马克思唯物论哲学的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把枯燥无味的哲学精华深深打入同学们的头脑中。
最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最终会走向消亡但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塑造起了一个神像并顶礼膜拜,必将会在自身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候把它倒打并踩在脚下。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堵宗教传播的路径,而是积极的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
一句话,最终消解宗教需要社会主义文化的统摄,需要我党广大党员的集体努力。
2010-5-6
崔龙振
后记:
本文并不是针对某个同学,笔者对他们也是报着团结的态度,希望有关同学可以看清楚自己所行诸事的危害,也希望我支部和知行社能在同学们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上做出更大的、更有效的贡献。是为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