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宗教化
教科书上说,人类抛弃宗教,选择科学,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自此后,人类告别了愚昧无知的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于是科学技术的到迅猛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一个个被实现,似乎科学是认识自然的唯一正确手段。
但是且住!凡是有得必有失。我们实现了这些梦想,但代价是什么?自然的破坏,幸福感的缺失,更多文明传统的消亡……所有的一切,都表明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宗教,科学家们打着“破除迷信”的旗号,对“异教徒”们展开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进攻,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信?那我们来历数一下科学的罪状。
罪之一,破坏自然。在古代社会,人类以渔猎、游牧、耕种为生,人类的生产完全融入自然的食物链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随之而来的是人类自信心极速膨胀,认为世界上没有自己不能做的,所以打着“开发自然”的招牌,向自然展开进攻,对自然进行疯狂掠夺,鼓吹“人定胜天”。不要忘了,人类是来自于自然的,现在竟然要战胜自己的生存基础,岂不荒谬?可惜科学家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依旧我行我素。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转基因粮。
转基因粮是在最新的“生物科学”和“基因技术”的指导下,将抗虫基因移植到水稻和玉米上,使其能够分泌一种酶,可以将昆虫杀死。但是,昆虫无法下口的粮食,人长期食用就不会有问题吗?而且,转基因粮如此杀死昆虫,难道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吗?再者,昆虫若进化了,能够对付转基因粮,岂不更难消灭?且不要忘了,这些都是“科学”的成果。
罪之二,丧失幸福。人类自信心极速膨胀的结果,是人类欲望的嫉妒扩张。欲望的不到满足,人就不会感到幸福。而且,科学技术已经使人类犯下大错。譬如说,目前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要搞碳减排。为了实现碳减排的目的,解决方法还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弥补已经犯下的错误,我们在犯着更新、更大、更多、更严重的错误,而自己还茫然不知。现在人们出门旅行,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固然快捷。但是,像一个包裹一样被运来运去,还有那份“细雨骑驴出剑门”的情趣吗?麦当劳、肯德基再好吃,里面有妈妈的味道嘛?所以说,有了科学这种投机取巧的工具,就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有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有投机取巧的用心;有投机取巧的用心,就会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就会心性不定;心性不定就难以获得幸福,因为“欲壑难填”么!有一首歌唱得好,“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最后盼来盼去盼了一个透心凉。这样又怎么会幸福?
罪之三,摧残文明。严格来说,科学是一种来自于西方的,建立在大量数学模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套知识和技术体系。既然如此,为什么只有以科学方法去认识世界是正确的,而采用其它文明的其它手段就是错误的?这显然于理不合。但科学似乎并不是一种宽容的宗教。人类的历史以五千年上下计算,科学兴起的时间,不过五百年而已。显然,科学在盲目自大,把自己放在了“孤家寡人”的位置上。姑且不论宗教著作里是否记载了远古的自然现象,就从尊重人类自己祖先的态度看,亦是不可取的。《圣经》里记载“诺亚方舟”的故事,为什么不能用科学解释?佛教高僧能“轮回转世”,这种现象为什么不能用科学解释?很简单,这些问题是科学不能,也不应该用科学来解释。既然如此,科学还有什么资格藐视其它宗教,仅仅因为科学创造了前人不能创造的奇迹吗?但是能创造奇迹等于应该创造奇迹吗?显然,科学在今天所创造出的奇迹足以将自己毁灭。这样的奇迹,有不如无。
那么,出路在哪里?或许可以从中国古典文明中找到灵感。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无为”。人的认识能力终归有限,不可能完全认识到全部的自然之“道”。所以,正确的选择是顺应自然,放弃那些无谓的努力。
说到这里,大家应明白中国为何“科技不发达”了吧?我们的祖先告诫我们,既不要迷信任何神灵,也不要迷信自己的聪明才智。宗教和科学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都是一种迷信,被中华先贤们所鄙弃。而现在,正是我们继承这笔文化遗产的时候了。否则,任由科学发展,人类的道德结果必然是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