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8月25日国内新闻简评
8月23日 ,国内报章消息简评
《环球时报》“澳大利亚出现‘悬浮议会’”。所谓“悬浮议会”,就是任何一个政党都没有占据超过半数席位的议会,这样的议会,从表面看,似乎很民主,执政党与反对党势均力敌,在议会大厅里唇枪舌战。反过来讲,它们也必然相互抵牾,使各种政策、法律难以出台等内耗增加。本质上,则是资产阶级加强了对本国政府的控制。因为,议会制是资产阶级控制政府的工具。前有英国,今有澳大利亚。今天,就以澳大利亚为例,简单讲一下资产阶级为什么以及如何控制政府的。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从各项经济指标看,澳大利亚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从经济结构看,则更像一个发展中国家,矿产及其相关行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对于以控制石油、矿产、银行业为主的国际垄断金融资本集团而言,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必然成为其争夺的重点。尤其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时期,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控制权就更加重要了。但是,外来资本不受控制的大量涌入,也必然对澳大利亚国内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其表现就是热钱涌动,投机盛行,通货膨胀加剧,这就必然侵害了澳大利亚中小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也危及到了澳大利亚政府的执政稳定。而澳大利亚政府作为典型的资产阶级政府,是不掌握任何资源的,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政府是不可能通过矿产资源的开发从中获得实际利益,进而花钱买平安的,不但不能获利,反而还要承担因为资本投机及资源开发等活动所带来的一切不良后果。这样一来,澳大利亚政府与国际金融集团的矛盾必然由内部矛盾向敌我矛盾转化。具体的表现,就是由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与资产阶级政府的矛盾由形式向内容转化。当前总理陆克文颁布税率高达40%的矿产资源税政策时,国际金融集团与澳大利亚政府的矛盾彻底激化了。前面讲过,资产阶级政府一方面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另一方面其本身并不掌握社会资源。当陆克文颁布这样的政策时,虽然打击了国际金融集团,但也使澳大利亚本国的矿产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这样一来,又必然影响到本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说,尽管澳大利亚政府打击的真正目标是大资产阶级,但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大资产阶级轻而易举的就把危机转嫁出去了。这个时候,陆克文面临的已不再是国际金融集团的压力,而是本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反对浪潮,表现出来的,就是其党内反对势力迅速崛起。新总理吉拉德上台后,立即对矿产资源税进行了调整,其结果自然有利于大资产阶级。通过这件事,我们能够清楚看到,所谓资产阶级的民主完完全全是大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民主共和国内,“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它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直接收买官吏”,第二个方法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通过这段话,结合澳大利亚的政局变化,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是不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
当某些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充满幻想的时候,可否想过资本与权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呢?“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而所谓的普选制则是资产阶级统治工具。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澳大利亚的现实成为又一个明证。
8月24日 ,国内报章消息简评
《环球时报》“朝鲜多种变化引外媒猜测”。由于受到国际社会封锁的原因,朝鲜给世人的感觉总是神秘与不解。正如前期评论中所指出的,朝鲜正面临着接班人的问题。而接班人问题迟迟不决,也是受制于朝鲜国内外斗争形势及压力,现在,朝鲜又遭遇了一场特大洪灾,使本来就艰难维持的国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各方势力又有机会抬头了。对于西方而言,如果能在朝鲜内部找到合适的代理人,那么,解决朝鲜问题也就容易得多了。但是,我们通常所了解到的关于朝鲜的信息一般都是出自朝鲜的敌对势力之手,有些消息往往并不可靠。比如,朝鲜国内经济刻板、政治独裁等,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仔细的分辨和深入的认识。另外,如果我们知道朝鲜对外贸易使用欧元结算时,恐怕就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联想了。朝鲜,虽然国小民穷,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其组织力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产力水平的不足,表现在对外关系上,就是可以很好的运用国际矛盾来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捍卫尊严。这一点,应当值得我们学习。
《环球时报》“尼泊尔总理选举五轮仍未选出”。尼共始终没有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本来就是穷人起家的共产党,居然去和资产阶级政党玩烧钱的选举游戏,怎么可能获胜呢?被剥削阶级要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只有通过提高生产力,建设有利于本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而提高生产力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那么就只有转向通过建设有利于本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但是,如果受压迫阶级不能在政治上夺取政权,并且夺取政权后不能有效保卫这个政权不使之蜕变,那么就无法建设和保卫有利于本阶级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其受压迫阶级的被剥削、被压迫地位仍然不会改变。这样一来,受剥削、受压迫阶级追求解放的斗争也就必然从经济斗争转向相对较容易的政治斗争。作为受压迫、受剥削最深的无产阶级,只有依靠自己的政治组织共产党才能真正的组织起来,才能有机会去夺取政权,而要夺取政权,就是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反过来讲,无产阶级只有依靠武装斗争才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尼共现在醉心于资产阶级的议会选举,说到底,就是要背叛本阶级,转投资产阶级去了。
《环球时报》“美将军称有必要会重返伊拉克”。美军从伊拉克撤军的目的是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准备对伊朗开战。当然,美军也并没有从伊拉克全面撤退,还留下了几万人的安全部队。但是,事实告诉我们,仅靠这几万人的安全部队和伊拉克伪军,是根本不可能稳定伊拉克局势的,换句话讲,美军的撤离,使反美武装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进而可能使伊拉克成为反美战线控制的基地,那么,国际资本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的设想就有落空的危险,换句话讲,这场耗资巨大的战争等于白打了。所以,美国将军在这个时候发表这个讲话,说到底,还是为了安抚各方的情绪,给自己人打打气。
《环球时报》“韩警惕中国增持韩国国债”。增持韩国国债,一方面是减少美国国债,增持其他外汇种类,试试水(美国财政部早前公布,中国上半年减持美国国债至8,437亿美元,跌幅约6%);另外一方面也是借此离间韩美关系,或者说尽可能发现美韩之间的潜在矛盾。这也是无奈之举。在中国外汇总量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增持韩国国债,减持美国国债,对美国债务危机是极为不利的。在东亚美日韩关系中,美国是主导,日本被压服,韩国是帮凶。美国在东亚的一系列举动,一是阻止国际流动性进入东亚,二是逼迫东亚的流动性向美国流动。一旦这个流向发生异常,那么就意味着美国在东亚的恐吓战略有破产的危险。当然,如果美国的战略失败了,将来受到损失最大的还是韩国。因为,离开了美国的殖民保护,日韩两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更糟糕的是韩国还要面对“坚持统一”的朝鲜。不过中国增持韩债,韩国国内却爆出很大反应,足见韩国已经奴性到何种地步,对自己好的事情,却不能欢迎,反而警惕,就像狗一样叫给美国主子看。同样是增持日本国债,日本国内就没有这么大的反应,足见韩国的奴性。
8月25日 ,国内报章消息简评
《环球时报》“苏联GDP让西方猜了半个世纪”。该文用了整整一版来说明前苏联是一个在经济上非常失败的国家,换句话讲,前苏联的经济都是泡沫,苏联给世人的所有强大的印象,都是建立在欺骗之上的。说到这里反倒令人好奇起来,一个只以实际产出为计算依据的国家反倒被以虚拟经济繁荣著称的国家指责为泡沫经济体。说到底,这篇文章枉顾事实,为了论证GDP的科学性甚至不惜编造事实。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并非经济原因。换句话讲,苏联在解体前并未出现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经济危机,其解体的原因在于长期执行修正主义路线,造成上层与人民群众长期脱离、蜕化变质,进而为了使自己的权力可继承而转向私有制,并在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政治制度。
令人愤慨的是,该文的作者刻意忽略这些事实,反倒拿起了前苏联的GDP说事。似乎前苏联的GDP造假了。问题是前苏联根本就不计算GDP,那些GDP都是外人估算的,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只有农业、工业(如采矿冶炼业)、建筑运输业(注意,建筑业不是房地产业)等行业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行业,其他行业只是消费财富,其采用的统计数值称为工农业生产总值,当然,其比较的主要内容是大宗产品的产品,而不是价值总量。但如果在统计的时候,把那些消费的行业也统计进去,势必形成多次重复统计的情况(生产出来的东西被消费掉了,难道就说明这个东西创造了超过两次的价值?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为了GDP的增长,就必须不顾一切的拼命搞重复建设、浪费型消费了),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泡沫。所谓GDP完全就是骗人的把戏。某些人完全不顾事实,拼命鼓吹GDP正确论,似乎只要有了GDP,一切就都可以衡量了。像医疗这样的第三产业,本来其使用和消耗的物资都是来自第二产业,并已经在出厂时就计算过了,到了第三产业,非要再把它们加价卖给患者也算进去,且问,这算哪门子创造财富呢?这么一来,反倒使医疗机构也成为经济生产部门,其必然不会再以救死扶伤的医疗服务为中心,而是以创造“财富”为根本动力,事实不也是如此吗?把那些服务型行业通通变成了创造“财富”的行业,GDP的增长变成了对普通人民群众的掠夺,这样的GDP有何可吹呢?数字再大,又如何能说明这个国家是不是真的国富民强呢?
真正比较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是仅仅看有多少钱,而是要看这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怎么样。在苏联解体以前,苏联的农业中,粮食谷物、肉、蛋、奶等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分配远比美国平均且价格低廉,工业中,钢材、水泥、发电量等主要指标与美国也不相上下,尖端科技,美苏两国各领风骚……面对如此之多的事实,不知道作者从哪个眼睛看到苏联的经济都是泡沫?如果苏联都是泡沫,那么美国是什么呢?
尽管由于苏联热衷于经互会,在社会主义世界内也学着西方搞生产分工,以苏联为中心,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依附型经济体,造成了各国工农业、轻重工业等行业比例失调,为后来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后,苏联一出问题,原经互会国家纷纷出现严重的经济倒退埋下了祸根。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反水不是经济失败,更不是泡沫经济破裂。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尽管我们曾认为苏联走上了社会帝国主义道路,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苏联国内的主要生产关系,还是公有制的,在这样的制度下,苏联国内贫富差距虽然有,但远远小于解体后,也远小于同期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考虑到苏联国民生活水平较为平均,且在国家经济实力较强,生产力水平较高,国民社会福利远远好于西方国家情况下,苏联普通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是比较高的,而其出现大踏步的倒退,那也是在解体后彻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造成的。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考察国家经济是否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消费量,如每人多少升牛奶、多少斤粮食等等,而不是人均消费了多少钱,即可支配收入。因为,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搞计划经济,消费品都是按人头供应,而不是什么靠市场价格调节供应。否则,必然出现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通过通货膨胀变相掠夺人民财富,进而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局面。
这篇文章假借西方之口,貌似公允地批判了苏联的经济假象,其实质是在为臭名昭著的GDP站脚助威,说到底,还是要想尽办法树立美国世界的光辉形象,殊不知过犹不及的道理?如果苏联真的是那么不堪,60、70年代又如何对美国形成咄咄逼人之势?大国之间的斗争,一靠组织力,二靠生产力,如果作者说的是事实,用不着等到70年代,苏联连二战也挺不过去。
那么,该文的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要告诉大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搞的计划经济模式是错误的,是终究被历史淘汰的,而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新秩序才是王道正途,如果谁要是怀疑美国给大家开出的经济药方、不肯跟着美国的屁股后面走,那么就是顽固不化,那就终究要尝到“无法消化的苦果”的。
说到这里,想起了鲁迅的那句话,奴才之于奴隶,往往比主子更加凶恶。
http://blog.sina.com.cn/jifengjincaoword?retcode=0
相关文章
- ng/l 地网天罗 [dì wǎng tiān luó]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ng/l 謀夫孔多 [móu fū kǒng duō]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 ng嗯 击钟陈鼎 [jī zhōng chén dǐ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ng/l 北辰星拱 [běi chén xīng gǒ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ng嗯 警愦觉聋 [jǐng kuì jué ló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l什么v什么ng 振領提綱 [zhèn lǐng tí gāng]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 ng/l 一蛇兩頭 [yī shé liǎng tóu]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 ng嗯 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ng/l 举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_成语解释_成语出处_成语造句_近义词_反义词_相关成语_成语接龙_英文翻译
- ng嗯 商彝周鼎 [shāng yí zhōu dǐng]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