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徐亮:请大家在南极为毛泽东投一票

火烧 2008-07-19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建议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命名为毛泽东站,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敢探索精神,结合毛泽东诗词与民族精神,呼吁公众投票支持。

请大家在南极为毛泽东投一票  

——关于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命名为“毛泽东站”的建议  

2008.7.19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  

据中国新闻媒体报道,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即将开始建设,并通过新浪网独家征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今日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却发现这首词居然包括了中国目前的两大站名:  

南极长城站和北极的黄河站。  

如果说南极是“千里冰封”,那么祖国大陆恰恰就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南极和北极几大站名的人文解释  

长城站: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纪念碑。从这一点上说,长城站已经代表了我国了几大建筑群,比如故宫、兵马俑等。已经没有任何必要再使用诸如故宫站、秦俑站等名称了,尤为重要的是,故宫站、秦俑站无法与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的奋斗精神联系起来,因而也无法表现他们的精神力量。  

中山站:孙中山是中国在二十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能不断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不屈不挠地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其动力是植根于思想深处的爱国主义思想,他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南极其中一站命名为中山站超越了意识形态,有利于团结海内外的全体中国人。因此,已经有这样的一个象征,网友们提出的“统一站”、“台湾站”、“中华站”等等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黄河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它以其博大精深养育了华夏儿女。因此在北极以黄河命名一站,完全符合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力量源泉。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站名,基本上可以排除“长江站”等站名了。  

2、南极新站名必须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险,勇敢探索的精神  

笔者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上站名多数和民族精神有关,但是目前南极、北极的科学考察站却没有站名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党成立以来不畏艰险,勇敢探索的精神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07月07日第二版)写道:“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材料不是钢铁,不是大理石,而是一种精神,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一位伟大的诗人说过,信仰就是所希望的事物的本质,也是未见的事物的证据。…….我们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体验到他们所处的烽火连天腥风血雨的时代,体验到他们气吞山河壮怀激烈的决心和豪情;看到了他们被血与火照亮的出生入死前赴后继的身影;听到了发自中华民族的历史深处和发自他们心底的最强音:“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哀,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方志敏)。在诗歌剧场,他们也与今天相遇了,他们看到了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发紫气升腾的气象,他们的理想正在变为伟大的现实。我们与已逝革命领袖和先烈的相遇,是今天与历史的相遇,是希望与现实的相遇,我们证实了他们,他们也证实了我们,我们和他们共同为明天提供了证据: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想和创造力,必将使祖国变得更加富强、民主和文明,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为此而豪情激荡,热血奔涌,心中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实际上,这种精神的相遇时时处处都在我们的国度里发生,为我们祖国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绝的精神资源和动力”。  

同时,考察一下南极建站地点的冰穹A方位是很有必要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但也是距离我国中山站最近的一个内陆冰盖高原点,位于东南极高原腹地,冰盖主分冰岭的中段。Dome A是人类在南极的最后一个梦想,也是开展地球科学探测的制高点。其严酷的气候环境条件,自1957~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以来一直被国际南极考察界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在第21次队冰穹A考察前,从未有人类的足迹到达过那里。可以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正是在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才取得了考察冰穹 A内陆冰盖的胜利,测算出最高点的位置为南纬80°22¢00²,东经77°21¢11²,高程4093米,实测的年平均温度为-58.4℃,这是地球表面温度最低的地区。这是一种伟大精神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共产党人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再看看网友建议的泰山站、黄山站、黄海站、南海站等等,几乎没有一个能够与共产党人这种精神相匹配。  

3、将南极冰穹A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毛泽东站”,不仅可以代表全体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也可以代表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自强、自立,不信邪,不迷信西方权威,勇敢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改造世界,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光荣使命。  

毛泽东同志说过,“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同时注重在斗争中取得统一和与和谐。胡锦涛2005年6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等等。他还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南极冰穹A中中国科学家不信“不可接近之极”的勇敢行为,让笔者想起了建国初期,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从而驳斥了苏联及西方国家中国贫油论的论点。在这理论指导下,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李四光的精神,恰恰就是“科学创新精神,热爱祖国,追求进步,崇尚科学,勇于创造,埋头苦干,勤于实践”(参见2006年10月26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孟宪来在 李四光 教授诞辰117周年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举行建所50周年庆典活动上讲话)。这种精神从毛泽东时期传承到胡锦涛时期,到后来勇敢登上冰穹A恰恰是一种伟大的科学探索精神的体现。  

李四光、钱学森、华罗庚、陈景瑞,乃至今天的袁隆平等等,这是一时代科学家“群像”的写真,无不昭示了“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是一个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这一伟大而平凡的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对自然科学家的支持是空前的。毛泽东的一生与科技下不了情。他曾广泛涉猎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提出过许多深刻的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他特别尊重、爱护科学家,与科学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科学家们对毛泽东充满了敬意,对毛泽东充满哲理的科学预见十分重视。毛泽东和科学家、科学家和毛泽东之间的情缘极其深厚。即使是文革时期,毛泽东仍然对自然科学家保持尊重和深厚的友谊。(参见游和平《毛泽东和科学家的故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同时,我们知道,毛泽东不但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坚持科学精神的典范,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进行中国革命,认为“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毛泽东科学精神主要包括,解放思想的自由精神、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等。毛泽东认为科学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科学精神就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以及五四时期的科学精神是毛泽东科学精神的理论来源。因此,毛泽东是科学精神在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界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格化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共产党人精神凝聚一体的体现。  

4、将南极一站设为毛泽东站符合惯例  

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前苏联在南极洲维多利地奥茨地的岩岸上建立有列宁格勒站(Leningradskaya),现为圣彼得堡站。阿根廷在南极半岛有圣马丁站,智利建立有氟雷总统站,日本建有昭和站(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期间使用的年号,时间为1926年12月26日~1989年1月7日),不仅如此,俄罗斯还把南极附近的一个小岛命名为“彼得一世岛”,英国将南极的大量地名冠以“公主地、皇后地、王子山、皇后海岸”等等。

因此,将南极某一站名,以该国著名领导人命名,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5、左派为什么要支持将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命名为“毛泽东站”  

我想这一点,无庸多言。毛泽东不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无私无畏、独立自主精神的体现,而且是劳动人民的精神力量源泉,无论是四川地震还是奥运火炬精神,都是毛泽东思想的一种体现。  

笔者记得,毛泽东同志的名字曾经命名过列车组。“毛泽东”号机车是中国铁路最有名.最有影响力,最受人们关注的机车。从1949年解放军入关的第一辆毛泽东号机车到几次换型后的机车。毛泽东号机车、毛泽东号机车人、多拉快跑勇往直前的火车头精神造就了中国一代代火车人和中国的优秀青年,为祖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因此,在这里呼吁,大家都去为毛泽东投票,不仅是为了祖国和人民,也是为了心中的精神导师和领袖。  

中国南极内陆站站名征集地址:  

http://tech.sina.com.cn/d/focus/antarctic2008/index.s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