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风华正茂

谈谈我为什么会关心社会政治问题

火烧 2008-07-19 00:00:00 风华正茂 1029
文章讲述我为何关注社会政治问题,结合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探讨毛泽东时代对个人思想的影响,以及家庭成员不同经历带来的观念差异。

作者引言:受着尊敬的子虚先生的启发,我也觉得应该把自己的一些思想经历和生活背景向大家作一个介绍,这样,有利于同志间的了解和批评团结。

谈谈我为什么会关心社会政治问题

   

长 歌

   

   

同志们来信要我谈一谈自己的思想经历,这是同志间增进了解、互相配合的需要和前提,我当然义不容辞;在我呢,也正可以趁此机会更清楚地认识一下自己。

   

所谓思想经历问题,用哲学语言来讲,就是认识问题。我想,同志们在这里所指的“思想”,主要是指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而“经历”,则是指认识过程。那么,我在这里就来谈一谈我是如何开始关心起社会政治问题来的吧。又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要讲清这个问题,就必须结合我的实践经历来谈。

   

我1974年出生在一个半工半农的家庭,上面有两个同胞哥哥和一个同胞姐姐(在这方面我家里情况比较复杂)当时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已从乡干部转到国家林业部门担任基层干部,常年离家在外。到我六七岁能记事的时候全家已经迁入父亲调入的新单位里了。因此我的童年时代基本上是在毛主席政策的余荫下生长的。因为我父亲是旧社会时的长工出身,所以平时总爱向子女们半是玄耀半是教训地讲他当年如何如何吃苦,什么十三岁开始给人家打长工,拿大人的工钱啦;什么冬天没有鞋穿,赤着脚到水塘里敲开冰来捞虾米吃啦;什么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后来又怎样打土豪分田地,怎样凭着一身苦力和苦难当上了贫协主席,在二十一岁那年又当上了乡长啦等等等等。这些话的意义只有在我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磨难后才体会出来,当时听来只是觉着新奇有趣、不可思议罢了。我母亲的出身经历也差不多,只是有一点不同,她的父亲我外公从前是一个开米铺的小商人,在解放前后破了产,回到家乡务了农。母亲是长女,弟妹很多,和其他乡亲一样,家境极其困窘。由于小舅舅们对旧社会没有切肤之痛(他们大都在解放前不久出生的),沿续到毛泽东时代早期的物质贫乏使他们心生怨愤,这为他们拥护邓小平后来所谓的改革开放埋下了伏笔。

而我却成长在物质渐丰的毛泽东时代后期。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人生产积极性很高,领导与工人的待遇差别不大;工作方式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大锅饭,养懒汉。而是分片分块负责制。工人们大部分是亦工亦农(少数双职工),老婆在家里种田,老公在单位上班;农忙时回家帮老婆种地,农闲时老婆到单位替老公帮工。那种出工干活的热闹场面,我依然记得很清楚。比如一到油茶收获季节,工人们就很早起来,蹲在大食堂前的空地上,稀饭油条,有说有笑,吃得满头大汗。每逢节假日,就是杀猪宰羊,用纸条写名字分东西,热闹非凡。就连我的大哥大姐们也说,那真是他们的黄金时代。根本没有任何需要操心的东西。

而相比之下,当时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仍然比较艰苦。这从邻村小孩们的羡慕眼光里可以看出来;年轻的男性工人找对象也比较容易。不知道为什么,农民与工人身份结合得还很不普遍。很多社队、乡镇根本没有企业。这可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剪刀差,这种剪刀差是不是真的不可避免?这应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邓小平搞复辟,首先从农村下手,可见这确是当时国家经济的软肋。

我这种无忧无虑的幸福光景勉强支持到我小学毕业,因为五年的小学生活已让我饱受了学习成绩的压力和苦恼。那时初中部就已经有了重点和普通之分,高考竞争尤其激烈。我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邻村的一个高考生就落了两次榜,后来总算在我高考的前一年录取了本省农学校(中专)。我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这位学生的境遇是我对高考制度产生强烈抵触情绪并进而对社会极度不满的第一因。后来我自己更是身临其境,几致痛不欲生。那种来自人与人之间的残酷竞争逼使我对这个社会的合理性产生强烈质疑。我老是这样问:在科技如此进步、人类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会这样人吃人?我不羡幕也不嫉妒高考成功的人可以做更高级的工作,过更好的日子,但我决不能同意一个落榜的人就连工作的权利也没有!就注定要失业!为什么?

比我大两岁的哥哥成绩好,初中毕业后考取了中专;而我则很不幸,什么也没考上。用教过我哥哥后来又教我的物理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比你哥差多了”!——真不幸啊,我的大脑为什么会这么笨呐?我无数次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起我上起课来不是看小人书,就是画小人画……我为什么就读不进去呢?……可话说回来,就算我真的没有做更高级更复杂工作的能力,我毕竟还能胜任一般的劳动啊,脏活累活我又不是不愿意干,我决不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人啊!而当时所谓的政府对此的安排是:1、考技校(依然是“考”!);2、劳动人事局安排就业前培训。前者的操作过程我一无所知,后来只知道我有两个同班同学考上了。据其中一个要好的同学讲,因为指标有限,都是半公开地进行,基本都是半抄半考。后者我则参加了,花了六十块钱,上了半个月的所谓培训课;课程是有关于“工作安全问题指南”、“法律基础常识”之类的东西。一句话,半点技术都不沾边,都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奴隶。最后拿到一本结业证(这本可笑的“结业证书”我至今都保存着)。

我决不是百无一用的。实际上,我大哥大姐的成绩也并不比我强,但他们都能很好地工作。他们都是托毛主席政策的福,自然而然完成由学生到工人的转变。至于更多的分配到我父亲单位上的大中专毕业生也看不出任何特别的地方。这些所谓的技术员们学到的专业技术只不过是皮毛。就拿我学中药专业的二哥来说吧,我至今也不清楚他和未进过专门学校的普通司药工作人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我不是否定大中专学校的作用,而是旨在说明,这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无非是混到一张文凭而已。因而这种中考高考制也就与过去的科举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都是为了获取一块敲门砖罢了。再看看基层以上的局机关里的大小官僚就更清楚了,完全是一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之徒,一个个吃得皮红毛亮、膀大腰圆却不能当猪来宰割使用。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废物和蛀虫!所有这种情况,到我看过一部文革时期的电影《决裂》后就更加了然了。“毛主席”这三个字的真正意义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开来……

是的,国家不安排我们工作并不等于社会不需要我们工作。这以后,我便开始了屈辱的出卖劳动力生涯。像旧社会一样,我必须从学徒干起。我们这种人,有一点可能比旧社会的学徒还可怜,那就是:近视眼。干过粗活的戴眼镜的人必定深有体会,那要面临多少窘境和羞辱啊!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时候,因为眼睛不好使,锯木的时候怎么也无法对准线;干油漆活无法掌握轻重,无论如何也漆不均匀;晚上开车看不清前面的车是同向还是逆向……而最致命的弱点是:我们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单纯劳动分工上的轻重粗细并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不能没有人的尊严!当年的掏粪工时传祥、铁人王进喜、战士雷锋不都是社会上极其平凡普通的一员吗,他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工作热情呢?不正是因为他们有和任何人一样的人格尊严吗?我父亲单位也正是如此,领导与工人之间在生活待遇上几乎没有差别。这正是工人们干劲冲天的原因。

…………

就这样,随着我自觉的思考和学习,我对这个社会有了更本质的了解。并最终归结到一点:没有共同幸福便没有个人幸福。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任何个人幸福的追求都是徒劳。

由于水平有限,又素来疲于奔命,加之个人意志也不够坚强,没能系统地学习社会理论知识,尤其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还有许多不理解甚至相抵触的地方。这些,都有待于同志们的耐心指导教育。许多年来,由于都是自己踽踽独行,经受了多少寂寞和苦闷的煎熬啊,今天能遇到亲爱的同志们,又是多么激动啊!马克思有一句话说得好: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为不致虚度此生,愿与大家共同努力,做出一点有益的事情来!

以上,权当我的思想简介吧,请大家多多帮忙教育!

   

   

07/11/2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