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蜕变 or 进步?——从“抗议论坛”到“中美联姻”

火烧 2011-12-1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从‘抗议论坛’到‘中美联姻’的演变,分析论坛从抗议到强国的转变,讨论其在舆论引导和政治联姻中的角色,引发对进步与蜕变的思考。
新来的网友,如果不去打听,可能就不会知道“强国论坛”的来历。如果说其他的论坛都是建立出来的,那么“强国论坛”就是轰炸出来的。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派出轰炸南联盟的飞机炸中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传出,全国一片欢呼,人民群众挥舞着彩旗上街庆祝。。。

I'm verry sorry, but I do not apologize.(我非常遗憾,但这不是道歉。) 平时常写颂扬文章,刚才一顺手给带出来了,应该是:消息传出,全国一片哗然,人民群众上街抗议北约的狂轰滥炸,以激烈的言辞和行动表达着他们的强烈愤慨。。。

当时的人民日报网络版顺应此形势,迅速开辟了“抗议论坛”。很多网友来到“抗议论坛”,发表了很多在如今看来相当幼稚可笑的“激烈文字”。

很快,大半年过去了,正应了“中美关系不会好到哪里去,也不会坏到哪里去”,随着美方“very sorry”的出笼,中美关系又热乎起来了。“抗议论坛”也就此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抗议到什么时候呢?于是,有不知名的聪明人提议“改名”,另有不知名的聪明人提出了“强国”这个名号。“抗议”既然无用,那么还是做点正经事来“强国”吧。

当时著名而如今无人知晓的天目网友,在“无把事件”一周年前夕(2000年5月2日)以抒情的笔法发表了一篇抒情散文《《抗议论坛》周年祭——献给今日的《强国论坛》》。

对于“无把事件”,天目网友是这样评价的:“美国等几国联军,可能是数十国联军,比八国肯定多,1999年侵略南联盟,最初,大家都不平常一阵子,后来呢,逐渐平常了,就象今天美英轰炸机又轰炸伊拉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又发生报复性冲突、美国国内又发生枪击事件、大陆又揪出几个腐败分子、台独分子又叫嚣台独、日本右翼又登上钓鱼岛、我们又发出几个相关不相关或相同或不同主题的评论或社论或答什么人问,等等等等。。。因此美国偷袭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打破了可能已经对他们侵略南联盟从不平常变成的平常感觉,一下子不平常起来,并引起一系列的不平常事情来。”。

对于“抗议论坛”更名为“强国论坛”,天目网友是这样理解的:“抗议,是不平常的,总抗议,也不是回事儿,况且,你抗议习惯了,抗议平常了,可能不论谁,你都敢抗议,这也有损于“抗议”的尊严,还是踏下心来,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吧。而且,20世纪初,我们就喊出了“中华之崛起”、“振兴中华”等口号,从字面上来讲,那些口号已经平常了,“强国”一词,虽然也经常有人用,终归在网上论坛中还无人使用,就把不平常的“抗议”改为不平常的“强国”吧。于是,《抗议论坛》,就改为了《强国论坛》。”

面对一些网友提出的“强国论坛还能走多久”的质疑,天目网友当时是满怀信心的:
“《强国论坛》继承了《抗议论坛》光荣的传统,在这里,对于一切不平之事,人们仍能及时的读到网友们的抗议、呼吁、愤怒之辞,另外,近几个月来,版主们陆续请来不少嘉宾客座论坛,与大家在网上共议国是、天下事,效果虽不能自夸不错,不过网友们自发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切磋的层次,也越来越深。
。。。
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人民日报》网络版《人民论坛》,足以办成一个网上研究院,可以优先发展一些老的网友、有自己思想体系的网友加入这个研究院,制订一定的标准、制度,给予一定的补贴及资助,《强国论坛》、《读书论坛》的一些网友,肯定会比一些院士、专家、导师、博士等要认真、真诚、尽心卖力的多,到那时,论坛对社会的贡献,肯定会大的多。”

他豪情满怀地发出呼吁:“如果您觉得百赖无聊,您就上网,访问一下《强国论坛》吧!在这里,您将发现,您的无聊,的确是没有水平的。

如果您想自杀,在自杀之前,您就上网,访问一下《强国论坛》吧!在这里,您将发现许多更感人的故事,许多网友凤凰涅磐、自杀多次、绝境逢生--------或者一次次转世的令人荡气回肠的泣血并下的精彩故事,您将发现,您的自杀,也是没有水平的。”

此后,“强国论坛”的被访问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要划分成“深入讨论区”和“浅水区”,后来又陆续依照不同的话题开辟了更多的栏目。栏目是越来越多了,“内需”是越来越多了,版主是越来越多了。

然而,“抗议”和“强国”,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这个问题,大概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看了。

从网友这方面的言论来看,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可以说“抗议”和“强国”都是越来越多的。近几年的著名网络事件,都曾在这个论坛里引发过激烈的交锋。“左派”与“右派”,当然谁也说服不了谁,然而“不平”和“抗议”的言论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的行为来看,“抗议”和“强国”却是越来越少了,突出的反应就是该方面在近几年著名网络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这种在和平的背景下逐渐演变的“舆论引导”行为,在昨天达到了一个标志性的程度,那就是《政治联姻是活路,军事对抗是死路》的帖子被推荐到了首页。

从十年前的“抗议论坛”,到如今的“中美联姻”,究竟是“进步”还是“蜕变”?有人说,这是蜕变,是对当年的初衷的背叛。也有人说这是进步,毛泽东当年不也与反共分子尼克松握手么?

对于前者,可以问:当年设立“强国论坛”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对于后者,可以问:与尼克松握手的毛泽东是打算搞“中美联姻”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