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的改革开放和朝鲜的不改革开放
中苏的改革开放和朝鲜的不改革开放
现在老是有人嘲笑朝鲜不学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嘲笑朝鲜的意识形态僵化和闭塞贫穷,并且拿现在朝鲜的现状去对比毛泽东时代,甚至以为如果毛泽东活到现在,朝鲜的现状就是中国的影子。其实朝鲜和中国是没有可比性的,并且无论是金日成还是金正日,和毛泽东也是没有可比性的。朝鲜国土狭小,人力、物力资源相对匮乏,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下,能快速发展成为富强国家吗?而且如果没有中国以及俄罗斯(包括原苏联)的军事、经济、外交和道义支持,前几年美国要出兵占领的恐怕不是阿富汗和伊拉克,而首先应该是朝鲜,朝鲜恐怕早就亡国了,况且美国不是已经占领过朝鲜一次了么。试想,在美日等资本主义势力的虎视眈眈下,朝鲜敢打开国门吗?当然,要打开国门也可以,朝鲜半岛可能暂时不会沉没,但朝鲜共产党集团可能要沉没了!相信金日成或金正日不会大方到按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或某些中国网友的意志,去打开国门而自取灭亡吧!奥马尔、萨达姆不是有血淋淋的例子么。
也有人拿韩国和朝鲜进行对比,认为韩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比朝鲜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理由是现在两国之间的经济实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其实这种经济实力的差距并不能说明是社会主义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因为其中是存在着许多主客观因素的。从内因上说,多年来朝鲜意识形态僵化,经济发展模式死板,外交上缺乏灵活变通政策,只会在中、俄、美之间荡秋千,在中、俄之间玩外交平衡的小把戏,造成国家相对闭塞贫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外在因素。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出于和苏联争霸以及从经济和军事上封锁中国的目的,在长期驻兵韩国的同时,以二战中积聚的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对韩国进行经济扶持和援助,所以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一种捆绑式的和仆从国式的发展模式。但是朝鲜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中国战后急需医治战争创伤和发展经济而自顾不暇,没能力,也不可能对朝鲜提供过多的援助,而多半只能从外交和道义上给予支持和声援,所以朝鲜经济的发展速度问题不可能打上过多的中国烙印。至于苏联,由于当年在全力和美国争霸,并且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自身经济包袱沉重,更不可能帮助朝鲜发展经济,而现在的俄罗斯正在试图重温当年的霸权梦,仍然不可能,而且没有能力帮助朝鲜发展经济,加上美日等国对朝鲜经济的长期封锁,所以也就形成了目前朝鲜的经济发展在本地区相对滞后的局面。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谁更优越的问题,其实不需再争论下去,只看一看在这一次世界金融危机中,那一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耐受能力最强就行了。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往往是相似而不相同,同是一个主权国家,中国可以造导弹、原子弹,而朝鲜造起来容易么!同是共产党国家,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成功了,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却在美欧的一片颂扬声中断送了苏联共产党,肢解了苏维埃联盟,并在东欧社会主义集团造成了连锁反应!或许是邓小平比戈尔巴乔夫政治能力强,经验老到,但还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改革开放是需要经济、政治、外交和国防基础的。在中国,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世时,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军事封锁,以及前苏联的战争恐吓,在美苏两霸争夺世界霸权的军备竞赛的夹缝中,奉行的是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发展经济思路,一步一个脚印地使中国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逐渐强大起来。一是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饥饿问题,初步奠定了轻、重工业基础,造出了氢弹、原子弹和放飞了人造地球卫星。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空前巩固,国防体系空前完善。三是在外交方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和美日等国成功地实现了对话,并陆续建立了外交关系,随后还缓和了与苏联的政治、军事矛盾,形成了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较为良好的国际大环境。四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不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去实行全面与资本主义接轨,而是设立了“四项基本原则”这道防火墙,没有实行国家全面私有化——这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硬条件。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成果,因为他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奠定了良好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在毛泽东、周恩来逝世之前如果改革开放只能是引狼入室,受美苏的摆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应该是以失败告终的,为什么会失败?也有深层次的原因:其一,从斯大林晚年起,以朝鲜战争为标志,前苏联与美国展开了旨在争夺世界霸权的,以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为主要手段的激烈争斗,这种争斗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出兵阿富汗达到高峰。美苏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的结果是在世界上形成了半个世纪的两霸对峙的“冷战”局面。在和美国争霸的几十年间,勃列日涅夫等苏共领导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上,突飞猛进地发展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严重地影响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经济实力与军备竞赛和军事扩张需求脱节的致命症结,为苏共埋下了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重磅炸弹。其二,以俄罗斯民族为主体的苏维埃联盟缺乏像中国一样的长期民族融合,从一建立就交织着民族矛盾,加盟共和国对苏维埃的国家认知感相对淡薄,并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同程度地成为了苏维埃的经济包袱,所以一旦苏共宗旨意识淡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疑问而想与资本主义世界接轨,就会爆发苏共和苏维埃联盟解体的综合症。其三是苏共自身的因素,戈尔巴乔夫一上台就以一个改革家的面目向欧美等资本主义世界示好,迎来一片叫好声,于是就抛开苏共一贯的方针路线,抛开苏联传统的经济、政治制度,抛开苏联一贯的外交和军事战略重心,推行了一套全面和资本主义制度接轨的改革开放路线,于是苏联就在不断激化的民族矛盾下、在日趋恶化的经济条件下、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的软硬两手下,葬送了苏联共产党,葬送了苏维埃联盟!
从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到如今的数十年间,我们探讨了几十年,也争论了几十年。很好地终结经验教训,对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是会大有裨益的。所以,在今后的时间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成功、戈尔巴乔夫改革开放的失败、朝鲜的不改革开放,其中的利弊得失,我们还应该继续讨论下去。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