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革之起因
(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几经反复,最后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的协助下,于1830年通过“七月起义”终于取得了领导地位。可是当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利益于1848年爆发“六月起义”,遭到过去的盟友残酷的镇压。
文革的另一个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抬头,这发生在领导阶层。
我们必须讨论毛和LD的关系,要讨论文革,饶不过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讨论的基础是:毛作为一个领袖来说,代表工人阶级,建国后的政策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他出生于农民,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农村度过。
问题是:L代表哪一个阶级?
L代表工人阶级吗?不,他不代表工人阶级,虽然他早期主要从事工人运动,那只是说明,他要利用工人阶级,就象毛利用农民阶级一样。
那么L同样作为一个领袖,代表哪一个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从建国后实施的经济政策来看,他即赞成工业化,又不反对剥削,他不反对私有制,这一点,大家稍微查阅历史就明白了——这是典型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要知道,民族这个概念首先诞生于资产阶级,是本地资本为了反抗外来资本的压迫而提出的口号,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斗争无非是——究竟是本地狼还是外地狼吃羊的问题。
民族资产阶级要想获得发展,要想能牢固的剥削本国的工人阶级,必须首先使国家获得独立。
工人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同样要先使本民族获得独立,建立独立国家。
这就是工人阶级有可能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原因,这和法国大革命的劳资联盟类似,不过,中国的这种阶级联盟是为了推翻外来资本的压迫。
一旦反帝的革命获得成功,谁掌握领导地位呢 ?
在中国,这种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表现为毛L两个领袖的斗争,这往往会使我们产生错觉,他们似乎是在为个人的地位而争夺。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不断的该朝换代,可是社会结构总是在自我复制,也就是说,朝廷不断更换,可是封建社会制度本身不变。所以,人们认为中国历史是静止的,一切社会现象都是过去的重现。
这就是人们把毛看作皇帝的原因
如果不联系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只是孤立观察他的行为,又因为封建社会在我们思想意识刻下的烙印,的确很容易认为:毛就是个皇帝。
这就是学习中国历史所带来的副作用,,因为中国历史非常特别,我们很难看出它的变化也符合辩证法,相反,它好象是静止的。如果一昧深钻中国历史,又没有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这就是袁腾飞之流走上岔路的原因。
所以,从L本质上来说。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他能背出很多马列理论。
相反,他是一个三民主义者,是孙中山的追随者。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外来压迫,可是不反对私有制,不反对剥削。
毛L最后不可能不分裂。
如果这个分析还不能令人信服的话,我们再分析L在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
大家知道,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纲。L功不可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毛泽东思想法,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节选自《论党》——L著)。
可是在大跃进失败之后,L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从党纲里取消。
请大家仔细推敲一下,L想干什么?仅仅是对毛的个人地位挑战吗?
不会这么简单,领袖和常人不同就在于,他们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反过来说,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一定成不了领袖。领袖不属于他自己,他首先要考虑的是阶级利益。
那些把领袖之争看作个人权利争斗的观点简直就是把领袖庸俗化了。
假如L真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按他的解释,“毛泽东思想法,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那么,他为什么要把“毛泽东思想”从党纲里取消,为什么要取消它的指导作用?
我们也知道,后来L也开始向毛的领导地位发起了挑战。为什么?难道L不是接班人吗?
如果说,因为觉得毛对经济工作不太在行,让L来负责经济,那也没什么,可是为什么,要取消指导性思想?
——反对“毛泽东思想”并不等于反对马列理论,很多人都这样说。
可是,既然“毛泽东思想”本来就是马列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简单的说,是在中国的改头换面。你说反对“毛思想”却不反对马列,恐怕没有人相信。
——L只是反对毛个人的思想,毛个人的思想又不是马列理论,也许有人这样解释
可是我们本来就没有讨论毛个人的思想,毛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我们也不关心。我们只关心以他取名的思想体系。
以L丰富的理论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不可能不发现他自己的行为前后不一致,也正是因为他具备领袖应该有的一切素质,所以在毛的眼里,他是一个可靠的助手,但是如果他要转换方向,又会是一个可怕的阶级敌人。
所有这些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了这一点:L想易帜,通过取消“毛思想”来间接的修改总路线,简单的说,偏离马列道路。
他的意图被毛发现了。
在对党内犯错的人,毛有一句著名的话“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国民党战犯,他实行了大赦,对受灾的百姓,他流过泪,从毛的诗歌里也看得出,他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诗人。
这些都说明,毛的本性不是心狠的人,可是他为什么不给L机会呢?
毛L之争实际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两个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而阶级斗争是不可能调和的。L一旦获的领导权,工人阶级必受压制。这就是毛决意要除掉L的真实原因。
为什么毛要给D机会呢?
D和L的区别就在于:他并没有完整的理论,也就是说,D是一个感觉主义者,对未来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以百姓的话来解释,他比较实惠,重视眼前利益,改革开放的方针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错了重来就是了,最典型的的例证就是“猫论”,八十年代的歌曲“跟着感觉走”也是反映当时人们对未来的迷茫。从他后来的讲话可以看出,他总放马后炮,“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句话是总结而不是提醒,事先为什么不预防呢?
因为D在理论上有些欠缺,所以毛担心他可能会偏离方向,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弱点是理论不足,所以他不会犯原则上的大错,所以毛要给他机会。
而L则是明知故犯。
关于毛对L和D的态度我们分析完了。
现在我们分析毛为什么要整治知识份子。
“文革”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必然要波及知识界。那么,是不是整个知识界都被整治呢?
不是,在知识界要发动文化革命,必然要知识份子也参与。不可能所有的知识份子都被批斗
那么是哪些人被批斗呢?
我们还记得那时侯的话,“反动学术权威”——主要是批斗学术权威。
六十年代的知识份子至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民党执政期培养出来的专家学者,解放前读得起书的人家很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是风毛麟角,所以,他们的待遇在国民党时期是很高的,他们就是权威。
还有一类是建国后中共自己培养出来的年轻知识份子,五十年代中国利用原有高校的资源,新建立了一大批高等院校,现在年龄七十上下的老专家们就是这时候培养出来的——对那些说毛不重视知识的人而言,这简直就是一记耳光。
“文革”期间,这些年轻的知识份子不可能受到冲击,因为他们还正处于小字辈阶段,既不是权威,也没有受到群众的敌视。
冲击的重点是“学术权威”。
“文革”是一场群众运动,那么就是群众自发的整治这些专家了,问题是,群众为什么要整治他们?难道群众不知道人材的宝贵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哪些人有没有问题。
被冲击的专家权威们有什么问题呢?
在《关于各阶级本质的思考》里,我们已经大致阐述了中国知识份子的特点,现在我们还要多说几句。
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开创了科举制度,这就出现了一个以读书为职业的特殊群体,国家给他们优厚的俸禄,所以中国的知识份子和西方的有很大不同,西方的知识份子很多本身也是劳动者,或者职业与劳苦大众很接近。他们与劳动者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例如法国的卢梭,俄国的高尔基等。
相比之下,中国的知识份子要舒适得多,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宰相根苗”,理想就是“择明主而侍”,所以他们远离劳动者。“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手无缚鸡之力”,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他们是被娇惯的群体。
请问: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成长的知识份子,和普通群众能合的来吗?他们平时的言行能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吗?
当然,因为时间久远,我们现在永远不知道那些人的思想了。
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可以从当代专家学者的言行得到启示。
请看下面几句话
“说到城市贫民窟问题,我的观点很彻底,我强调贫民窟的必然性,城市不可能没有贫民窟,古今中外统统如此。”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当今北大教授郑也夫
“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
——去年7月16日,在一场“解读水价问题”的小型论坛上,有专家语出惊人
““钱” 根本就不是人类发明的,它是神授的,神通过人类的精英将“钱”这个伟大的工具传授给人”
——经济学家杨百揆的高论
看到上面这些专家的高论,大家会有什么感想?
如果政府允许群众自发起来冲击当权派,他们会不会冲击这些专家?
——请不要告诉我们你不会 ,你一定会狠狠的出口恶气 。
我们可以推测,受冲击的就是这种专家——把自己放在民众的对立面。
中国传统的知识份子,就其所受的教育来说,剥削思想是比较严重的,更倾向成为剥削阶级的一圆,这就是他们在运动中容易受整治的原因。
现在我们可以断定了,在六十年代,中共的政权机构出现两种倾向,上层,以L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企图掌权。中层,官僚阶层开始腐化——封建势力开始抬头。
这两个因素都可能导致工人阶级领导权的丧失,而毛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所以,他必须反击。
“文革”因此爆发。
而对知识界的运动性质则不同,毛主要是希望对其进行思想改造,使其改变阶级立场,所以,运动的重点并不针对知识界。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