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大革命的挫折看党内民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修改稿)
前言: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国家长治久安的途径,不是如某些极右污蔑的那样单纯地为文革翻案或辩护。
毫无疑问,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思考与辨析,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有其历史必然性。这个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五四”运动起,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的社会思潮,必然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现在的非洋奴右,继续了五四批判精神,不过盲目崇拜西式民主。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领导体制的官僚主义化,及其造成的惨痛教训,使得毛泽东同志要破除官僚主义危害,这就是文革中为什么现成的国家机器被破坏的原因。我们现在一切问题的发生,还是由于党的领导体制的官僚主义化造成的。三是六十年代早期,中苏论战,使毛泽东同志发现了苏联体制的致命弊端,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经济上是公有制、政治上是彻底的人民民主,开始按照马克思经典理论的设想,构建新的国家组织形式,上海公社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就是这种努力的表现。苏联解体已经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远见和谋国之深。
通过上述思考,我们就发现极右洋奴们污蔑的文革纯粹是权力斗争的谎言是多么可笑,也更使我们深深为毛泽东同志谋国之忠、谋国之远的良苦用心而感动,这也是毛泽东热形成的内在原因吧,因为人民群众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中,才能真正理解毛泽东思想。现阶段反思文革,不仅仅是还原历史,更主要的是围绕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做出努力。
文化大革命为什么会遭受挫折,或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如果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这个问题如何回答?
原因是本身文革的运行机制,民主程度就不高。批判一个党和国家领导人,只有批判一方发言,被批判一方根本没有辩解的机会,一辩解就会被愤怒的群众打断,而且不认罪本身会加重被批判者的罪行。而分组讨论只是中央委员们揣测最高领袖意图、确定如何站队的过程。这种形式上的民主实质上的不民主,没有双方的言论自由和辩论的过程,就不能代表民主精神。这种做法,无疑是违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要说服不要压服、让人说话天塌不焉、使人口服心服的一贯主张的,这也是后来文革被否定的根本原因之一。
根本原因之二是体制问题,党内没有建立全体党员或党员代表选举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体制,最高领导机关缺乏必要的约束,是党的正确路线无法坚持的根本原因。同时就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苦衷我们也可以知道,党内多数同志不了解他的良苦用心,懂马列的不多,掌握马列的新人们没有政治资历,即使选举也上不来。如果建立全面的选举体制,选举本身又将使文革中途停止。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思考太超前了。
我们党的现行选举体制是三重代议制,即党员选举党代表,党代表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治局。层层代议就容易使党员的普遍的真实的意志,在层层选举中被扭曲,也容易使掌握权力的现任最高领导机关操纵选举!从最基层讲,全国党代表如何产生,基层党员能够发表意见吗?实践中好象没有!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真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议中央改革党内民主:
一是从最高领导机关做起,建立由党的全国代表代表直接选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总书记的民主机制。总书记及政治局常委,上一届中央委员会可以推荐差额人选,同时新的全国党代会代表也可以联名推荐人选。然后每个候选人演说,进行差额选举,最好党的总书记能够由竞选产生。越南现在实施了这样的改革,也没有削弱党的领导。
二是建立弹劾机制。只要不同界别的党代表,五十人联名,三个以上代表团联署,就能提出弹劾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民主机制,加强对最高领导机关的约束。为了保障这个机制的有效发挥,应当把中纪委改组成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由党代会直选产生,只对党代会负责,监委统一管理司法系统,主要监督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
三是改革市一级党代表选举产生办法,由县级党委推荐出候选人选,由所在党委党费支持,公开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上宣传自己的主张,让该市全体党员了解,最后市一级的党代表,通过视频系统组织公开的竞选,由全体党员投票产生。省和全国一级的党代表,都由市党代表会选举产生。中央国家委部及其他界别的选举办法,可将推荐选举权限提高到省部级单位的党委和联合代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