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今日校“齐”

火烧 2011-11-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历史与现实对比,指出奢靡之风与趋利心态导致国家危机,强调文化与军事准备的重要性,呼吁警惕社会浮躁与战斗意志的丧失。

 陆军上尉    方步清  

昨日观古理败亡之事,此朝论今思危机之时。

世界的变迁正如历史的重演,列国的纷争视乎还在眼前,西秦(美国)的强大自不必言,北燕(俄罗斯)的浩瀚世人可见,而东齐(中国)的危难又近在眼前,是继续上演列国的纷争,还是进入西秦的大一统时代,那是历史的进程,更是力量的博弈,但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什么导致了东齐的危难,想必不仅仅是军事、经济、政治上的问题吧,让我们寻着文化的脉络看看究竟。

一、齐俗奢靡之风尚存

周朝齐国,起源于吕尚,而齐国在创业之初,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生产不发达、民风尚为俭朴,后来随着生产力日益发展,齐国成为“泱泱大国”,奢侈浮靡之风,渐及全国。在张仪会见齐王时说:“天下强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无过齐者。”而《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者。”由此可见当时的齐国到处弥漫着一派玩物丧志,不思征战的风习了,这种民风直接影响到国防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国君“不修守战之备”、老百姓则完全丧失战斗性,当秦国大军压境时,就出现了“民莫敢格者”的结果。  

看近代中国的发展是否也因循了这条老路呢?想当年毛时代,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全国山河一片红,虽然人苦,饭少,不畏强敌,可心里暖和。而今再看,一个个恢宏的数字,GDP、外汇储备、对外贸易、高楼大厦节节攀升,官车官府官人横空出世,二奶、小三……接踵而至,奢侈品的泛滥、淫意玩乐风盛行,而战斗意志却节节败退,人心凉了。可叹盛世淹没了昔日的狼烟,不守战备待何期待安宁。  

二、齐人弃功贪利尚在  

齐人立国之初,太公首封,治齐以尊贤上功为尚,对齐国的立国施治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形成了尊贤上功的传统。但到中后期,由于经济发达,奢侈之风的影响,又加上地处中原东陲,久无战事,致使齐人的重功传统逐渐被趋利所代替,并向私利和唯利发展。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胜过了对军功的向往。朝野上形成了一种追名逐利之风。《荀子·强国》有言:“众庶百姓,皆以贪利争夺为俗”,而卖国求利之徒直接断送齐国的命运。后胜受金误齐,齐不贷粟于赵,使赵败亡。这些都是让齐国灭亡的根源。  

建国初,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中华大地,军功章不仅仅是军人的荣耀,更是家人的骄傲,记得在小时候,能有一个当兵的亲人那是伟大,能有一个军用挎包那是自豪,因为军人是国家的象征,是精神的归宿。而如今,“臭当兵的,傻大兵”不绝于耳,国家动用那么大的宣传力度,征集士兵入伍,没人愿来,都觉得不经济,没实惠,而来的往往是考不上学、管不了的、犯了事的社会三流青年,再看世面上的打工者跟军人穿的是一样的军装,可叹充满钢筋铁骨的豪气,身着戎装的军人失去了颜色。而哪些开着宝马、坐着奔驰,泡着洋妞的大肚囊,却成为了社会效仿的榜样,不用看那是油水多,发福的。在看看网络上的惊天新闻,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的杀人无畏,各个城市的强拆强建,剥夺了人民赖以生存的权力,上演了一个个生吞活剥的食利者。而当战争真的一天来临,我们的大肚囊真的练就了铁布衫,能当等住子弹的穿透力,呵呵,笑谈吧。  

三、齐贵道法依旧因袭  

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等思想学派升起的时期,也是群雄并立的时期,而秦选了法家成为了真正的豪强,而齐选择了道家,混乱了纲纪,涣散了民心。而齐的思想,也无非其起源于神的旨意,出于政治的需要,宣称田齐是黄帝的胤胃,为了正名道教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法器。而正直战国后期的列国纷争,用道法自然来统治国家,也必将导致国富而民散,财聚而心离的自然现状,这与当时的时局是格格不入的,也由此导致了齐国的败亡。  

而在建国初期,毛主席一举打破了拜神崇儒的历史陋习,建立了唯才是举,以功论能的局面,封建的道庙诗院和西方的传教士遁匿出中华大地,一切靠自己的生存理念不宣自起。而反观如今,人类的生存就再一次寄托在了神灵的庇佑之下,各大僧院寺庙林立,个人的桌案上供养着的不是观音,就是十字架,而这样风气的形成,不得不反映出,国人对于现实已经无法抗争,异或已经无从寄宿,只能选择逃避,而神灵视乎可以给他想要的全部,这种精神上的虚无,必然演化成民心上的离散,而这种离散,便是社会最危险的信号,可叹道统与法统之间,是交融的,然而在自然面前,我们是选择历史的道统,还是适应时局选择法统,有待于斟酌。  

世界原本就是格斗场,列强的纷争无时不在,而在众多的纷争中,你不能苛求于别国的衰亡,只能用实力证明自己更好,而好不应该是物资上的丰盈,更应该是精神文化上的富足,前“齐”也许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是下一个东“齐”吗?视乎我们的血统很像,但不希望我们的下场一样,怎么办,我们毕竟还有一半继承了前“秦”的锋芒,拔剑明火,誓与天下争锋,看谁人敢敌。  

文化的脉络不去苛求,只待我们细细品味,让我们感受其中的余味好了。  

   

时至而立才放眼  

月古览今起飞翔  

汪洋斗胆腾细浪  

只待江山万古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