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旱可能带来的后续效应
论中国大旱可能带来的后续效应
Yangguo
最近,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旱灾;在各大网站上,旱灾的新闻都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虽然许多人认为是三峡的错,但是我并不想就这个问题进行论述。毕竟,我本人不是学水利的。
本文论述的是一些后续效应——比旱灾本身还要可怕。
人民生活问题
现在报道旱灾的新闻,几乎没有提到灾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但是我可以肯定,一定是猪狗不如的日子。
我在上海工作,从五月份开始,气温升高,有几天达到三十度左右。在天气热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洗澡,因为身上出汗太难受了。即使如此,我仍然感到我的工作已经很轻松了,因为我的工作时间都是呆在房屋里面的,还可以吹电风扇、吹空调,不需要到太阳下面挥汗如雨。
而灾民们与我一样,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三十度左右的气温;但是他们做的是户外工作(干农活),还是重体力劳动。结果辛辛苦苦忙了一天,别说洗澡,就连水都有可能喝不上!这是什么感觉,我难以想象,更不敢去体会。
这就是被奉为“衣食父母”的农民目前可能面对的状况。
而这种状况,仅仅是我的推测。而现实生活永远比想象更加地“丰富多彩”。
我斗胆比较一下,集中营里的日常生活也差不多是这样了吧?
粮食及养殖业问题
一、一部分地区小麦绝收;即使没有绝收,收成也相当惨淡。有网友跟帖(由两组跟帖拼接而成)为证。
大家应该可以想象得出来,比较耐旱的小麦都成了这副光景,那么不耐旱的早稻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粮荒已经是不可避免。建议有条件的网友赶紧开始屯粮。建议国务院赶紧想办法!
网易甘肃省兰州市网友 [大学上我7年] 的原贴: 1
我的家乡南阳,今年小麦产量为一亩地200-300斤!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网易浙江省杭州市网友(58.101.*.*)的原贴: 2
顶,我家襄阳的,亩产也是200-300斤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伊豆之舞] 的原贴: 3
影xx00帝访问日本灾区 画笑脸鼓励灾民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网易黑龙江省网友 [IPLIN,.....] 的原贴: 4
每年给朝鲜送多少大米?多少汽油?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赚钱想移民] 的原贴: 5
我家也是南阳的,很多地都颗粒无收!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网易福建省网友(120.65.*.*)的原贴: 5
南阳的哥们,往年河南的麦子产量一亩地是1200斤左右啊。
· 回复
· 收藏
· 复制
二、 新一季的水稻插秧无法进行,因为农田里没有水啊……
大家都知道,农业生产是有着时令性的:每个节气(15天)都有特定的安排,过期不候,一旦延误农时,违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后果不可想象。
而现在全国大旱,很多地方的新一季的稻谷无法插秧,一旦错过了最合理的农时,那么这新一季的水稻也完蛋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劝说农民别插秧了,咱们改种别的吧……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水稻种不成了,就种小麦吧。虽然我没有种过地,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主意似乎不可行,谁用谁遭殃。
相关新闻:
湖南新化多个乡镇90%农田因干旱无法耕种
2011-05-22 12:01: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188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人民网新化5月22日电一场小雨并不能浇灭田地持续多日的饥渴。5月21日下午2时开始,新化县吉庆镇柏湾里的全体村民都在翘首以待一场大雨的降临。
6个月以来,柏湾里村就从没下过一场大雨。这一次,大雨再次未能降临这片干裂的土地。“我嫁在这里快40年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干旱。”57岁的刘运娥告诉记者,她家里的3亩农田全部荒芜,“到现在还没有插一棵秧苗下去。”
刘运娥是新化县吉庆镇柏湾里村3组村民,常年靠种水稻为生。从今年3月开始,当地就没有下过一场大雨,持续的干旱让刘运娥不知所措。
同样忧虑的,还有柏湾里村的村支书谢晴民,谢告诉记者,全村450亩水田,目前插上秧苗的稻田仅5亩,“村民都在等待下雨”。
新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1-4月,新化县平均降雨量为210.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56%。特别是自4月1日以来,一直为睛热少雨天气,截至5月20日,全县降水量仅73.7毫米,而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14.9毫米。
持续干旱致使新化县的吉庆、坐石、田坪、游家等多个乡镇90%以上的农田无法耕种。吉庆镇杨铁贞镇长告诉记者,全镇共有29000亩中稻田,由于干旱,90%以上的农田无法翻耕,全镇24个中小型水库、1358口山塘已经见底,人畜饮水极为困难。
据新化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县275座水库,已干涸66座,不足半库水的有137座;17100口山塘,五分之二已枯竭见底。新化县水田缺水25万亩,旱作物缺墒7.3万亩,秧田缺水面积2.9万亩, 全县231个高岸地区村连中稻秧都难以培育,11.2万亩板田无水翻耕,只能改制换种,近13.6万人和3.9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据初步估算,新化县因旱损失达5200余万元。
为应对干旱,新化县已派出干部3000余人下乡进村,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和抗旱用水。同时加大对抗旱设备的投入,全县已动用各种抽水机具近8700台套,泵站630处,机动运水车380辆,临时解决13.6万人与3.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本文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向家 ) 责任编辑:NN046
三、 养殖业,无论是养鱼还是养猪,都将经营惨淡。
这简直是一定的。人都活不成了,谁还管那些鸡鸭鱼猪啊?
粮食安全问题
一、由于灾害影响,粮食产量严重不足,今年国库很可能不会有存粮了。甚至,还要把去年的存粮拿出来救济灾民和投放城市市场。
二、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必须从国际粮商手里买粮食,将会面临“高价粮”问题。
许多人觉得“高价粮”是一件亏本的事情,因为平白多花了好大一笔钱。但是我要说,在这种情况下,能买到“高价粮”绝对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首先,以中国在国际上被某霸权主义集团打压的状况,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粮食卖给中国,中国当然要感激不尽,多付一点钱也是理所应当的。要知道,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国际粮商必须把粮食卖给中国。
其次,如今全球变暖,整个北半球的国家几乎都面临着干旱威胁,谁都想先充实自己的粮库。如果他们愿意把粮食卖给中国,就是给中国天大的面子了。
再次,不管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粮食种植都是有季节性的,还面临着天灾的威胁。粮食是期货,不是现货。就算国际粮商是地主,也不一定随时都有余粮。因此,如果在中国需要粮食的时候,正好可以买到,就应该感谢老天爷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某霸权主义集团一定会跳出来说:“这些粮食只能被用来救济灾民。”意思是,不要储存起来搞战备哦!
三、比较恐怖的是,也许大量的“普通粮食”已经无法买到,只有转基因主粮供应……
这个可能性将会使我们的反转基因主粮的各种努力彻底失败!
因为,谁也不可能说服饥寒交迫的灾民放弃送到嘴边的转基因主粮,除非我们能够拿出足够的“普通粮食”分发给他们。
呵呵,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反转基因主粮斗士”,也在可怜兮兮地排队等着领取转基因救济粮呢……
夏季洪水问题
通常来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今年上半年发生大旱,下半年恐怕就会有大洪水。
有网友建议说:趁着一些湖泊干涸、一些地方河床裸露,赶紧组织人力清理底层淤泥,以便将来应对洪水。
如果洪水到来,能够从容应付过去,那么第二季粮食因洪灾而损失,还可以补种第三季(好像是这么回事的吧?);如果应对无方,到处都是“汪洋大海”,难民流离失所,那么连第三季也别指望了……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连续三季粮食都颗粒无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想,某些罪魁祸首,恐怕会被灾民们活活撕碎了吃肉吧!
国家安全问题
在今年的春节期间,我为了写小说的需要,就买了一本《六韬三略 百战奇略》(同时有古文原文和现代文翻译)看。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比《孙子兵法》更有战略价值。事实上,这本书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家们的必读著作。著名的“美国中情局十条训令”,在《六韬》中就有相似的描述,还是姜太公玩剩下的东西。
在《六韬》中,周武王问:如果要征讨一个国家,什么时候才是最恰当的时机?
姜太公说:当敌国肆行无道、天怒人怨的时候;当敌国君臣有隙、将相失和的时候;当敌国天灾不断、饿殍遍野的时候……就可以发兵征讨。(大致是这样的内容,我记不清楚了)
因此,从战略方面考虑,中国大旱之下,第一季粮食几乎绝收(亩产200斤,跟绝收有什么区别?),第二季的前景也不怎么好,第三季……通常来说,大旱之后必有大涝……这么折腾一圈下来,等到明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是某霸权主义集团的“天赐良机”了。
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在和平年代,中国还有可能从国际粮商的手中购买到粮食(不管是不是转基因的,甚至不管是不是狗粮),但是,一旦中国真的失去整整三季的粮食,就不可能从他们手里买到任何东西了。这一点,不能怪商人们落井下石,只能解释为:货币的价值(在国际市场上的权威性、实际购买力)与综合国力成正比,而一个连续失去三季粮食的国家,已经不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了。到那个时候,人民币就相当于津巴布韦元,连擦屁股纸都不如!至于美元外汇……你以为到那个时候还会有外汇?
有几句话是被用来形容走背运的人的惨状的:靠山山倒、靠河河干、看鸡鸡死、看狗狗翻!
这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的惨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