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年过--怀念过去过年的心情
春节年年过
甄城
每过一个春节,每个人都会年长一岁。转眼间我已经欢度过三十八个春节了。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侯,临近春节从腊月起我就开始倒计时了。父亲给我买的一百响、二百响的小鞭炮,从不让提前放,必须留到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放。不让放,看看总可以吧?于是,那几鞭小炮便成了使我勾画春节美景的引子,抚摸着小鞭炮儿幻想着过年时的快乐。姐姐们对于春节的幻想主要来自于各式各样花里胡哨的新衣服,因为一年四季只有春节时才能穿上新衣服。我的父母则忙着购置年货,糕点、肉类、鱼类、干果、蔬菜……买哪一类年货都跟上战场似的,挤啊,没完没了地挤啊。有时我跟父亲上市场买二斤鸡蛋糕一斤糖枣和半斤江米条,光排队就得排一个上午。冻得我在人群外拼命地跺脚。
那个时候没有私人卖货的,全部是国营商店。货品供不应求,因为商品紧缺供不应求,必须将商品平均分配,每人限量,让你买多少你就得买多少。所以买什么都得凭票购买,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买糕点要粮票,买粮食要粮本儿,买煤要煤本儿。光有钱没有票和本儿,你什么东西都买不上。所以那个年代人们对钱普遍没有太大的欲望。
腊月二十八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炸黄米高、炸麻花、炸排叉。年夜饭的材料也要提前准备好。手巧的女人挑灯夜战,给儿女们赶制新年的衣服,因为商场里卖的衣服款式单调且价格不匪。我的母亲那个时候一干就是深夜两、三点。
吃年夜饭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放完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并不怎么丰富,也就七、八种炒菜外加鸡和鱼,但这是一年当中最好的一顿。说来也怪,丰富的饭菜使我忽然间没有了食欲,每样菜只吃一、两口就高兴得不想吃了,装着满满的两大兜儿散炮,拿着一根点燃了的又粗又长的木香,去街上“啪,啪,”地放炮去了。
我的父母管这种现象叫做——“年饱”。
除夕夜人人都要守夜的。街坊邻居都混杂在一起,大人们坐在土炕上甩扑克,孩子们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也甩扑克,我每年都一直甩到上下眼皮怎么也分不开了,才被旁边等候很久的小观众替换下来。找个犄角旮旯和衣迷瞪上一会儿,醒来接着玩儿。
初一早晨放完鞭炮,吃完糕点,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天的拜年旅程。先是左邻右舍,然后亲戚朋友,最后是不太熟悉的同学同事。有极个别人,都过了正月了,偶遇熟人都要作揖拜年。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对过年的热情要比对金钱的热情高出十倍。
一九八三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改变了我们家和别人家的过年模式。各家各户不再混杂在一起了,都守在自家里,就着春节联欢晚会慢慢腾腾地吃团圆饭。直至九十年代末,看春晚一直都是我们家过年的主要内容。
九十年代中期,拜年的习俗也在逐步减弱。电话拜年开始兴起,直至上个世纪末,中国百年的拜年习俗就此销声匿迹。这一习俗只在家族中流行。我在九几年就不习惯给人拜年了,从不走家串户去拜年。初六上班,走进车间遇到领导和老师傅们也懒张笨嘴。只是厂领导前呼后拥地到各个车间给我们工人拜年,我才腼腆地回拜一下。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感觉过年一年没有一年有意思了。春节晚会举办得一年比一年盛大,气派,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们一家人对晚会的热情却一年比一年淡了。由对春晚平淡,慢慢地转入对春节平淡。过年时,还是那些老程序,放炮、包饺子、忙乎年夜饭、数着点儿地等看春节晚会。但心中早已没有了早些年的激情和愉悦。就连我的外甥们对过年都不屑一顾。他们天天都在过年,早烦了。
近几年,年夜晚饭都时兴到饭店吃了。姐姐和姐夫们声称在家吃太麻烦,要做,吃完了还得洗碗洗盘子洗锅,一家人想打一会儿麻将都让做饭、吃饭和洗锅把时间给耽误了。这种想法并非姐姐姐夫们才有,很多人都这么认为。所以除夕至大年初三各类商场全部停业,只有饭店门庭若市顾客川流不息。就这,还得提前半个月预订,晚了都抢不到位子。可年夜饭或初二请女婿都在饭店的雅间里吃,那就更加的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了。
我对下饭店不感兴趣,但从不扫姐姐和姐夫们的雅兴。最主要的是姐姐们年年都不用我花钱,三个姐姐轮流坐庄,我跟妻子只需戴着嘴巴去吃就行了。——脸皮真够厚的。
我的母亲对于过年是较真儿的。儿孙们打工就算走到天边儿,过年时必须回家。中国的老人个个如此,所以春运的高潮从腊月十六就已经开始,上火车挤伤人的事儿时有发生。
邻居家小媳妇儿跟婆婆闹意见也总拿过年不去婆婆家威胁她的丈夫,丈夫左右为难,因为他的母亲下了死命令:“除非离了婚她别来,只要她还是你一天的媳妇,她就必须回公公婆婆家过年。”所以,过年对于受够夹板气的好男人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痛苦的磨练和学习圆滑的开端。两头都得骗,越骗越熟练。
过年时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也不全是开心、娱乐、喝酒、打牌。兄弟姐妹们之间也会因为相互攀比和相互斗气,进而发展成打架、吵嘴和借酒撒疯。电影《过年》中,赵丽蓉和李保田的遭遇并非是一个个例,普遍的很。所以,过年对这类人群也是一种折磨。
有的兄弟姐妹不吵架,比着给孩子压岁钱也很有意思。从最早的一角、两角、五角攀比到一块、两块、五块。开放后涨到十块,二十,五十,直至现在的一百、二百、五百。有个别大款还整出了一千、两千、五千。再比下去就是一万、两万、五万。
压岁钱体现出了大人们对下一代的厚爱,却使得下一代也跟上一代一样为钱而疯狂。我儿子才一岁多就抱着钱不撒手了,小嘴嘟囔着:“我的,我的,我的。”
我给外甥们压岁钱总是理亏和心虚的,因为我从不喜欢攀比,说实话也比不起。二姐给每个孩子五百,三姐就给每个孩子六百。按说我应该给每个孩子八百才符合逻辑。可我穷得只能给的起他们每人一百。外甥们心里小瞧我但嘴上从来不说,他们知道我穷,穷则是没有出息这个道理已被公认。我能看出他们小肚肚里想的是什么,却无能改变他们的想法。我跟不上潮流,还总埋怨别人跑得太快了。讨厌人人都爱钱,憎恶人人都削尖了脑袋去挣钱。
我时常觉得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匆忙却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富裕却越来越没劲了。有些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可挣上了钱除了吃喝玩乐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花钱,这又再一次使人们陷入了痛苦之中。怎么样才能使自己更开心一些呢?怎么样才能找到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呢?答案是:还得有钱,有更多更多的钱。所以好多人挣钱已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吃、穿、住、行的需求,他们已将挣钱升华到了精神上的一个层面。
钱,能买到让人倾心已久的尊重和尊严。钱,能吸引来人们崇拜和羡慕的目光。钱,会使人不由得精神抖擞身心气爽。因为人人都需要羡慕和崇拜的眼光,人人也都喜欢用羡慕和崇拜的眼光去看令他们羡慕和崇拜的人。
难怪有些人为了钱会以身试法,因为有钱谁都会找到当皇帝的感觉。贪权贪色贪财乃至贪吃贪喝贪玩的各类腐败官员们,封建思想意识浓厚的各类精英们,谁不想当皇帝?
2006 12 1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