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农村大学生的来信

火烧 2010-05-29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一封农村大学生的来信,讲述他家庭贫困、房屋破旧、生活艰难的现实。信中提到父母双手红肿,家中漏水严重,生活困顿,反映出农村家庭的生存状态与无奈。

农村大学生的来信 

寒梅冬雪


这是我在2009年底收到的信。写信的是一位大学生,现在就读某师范学院,大三,数学系。认识他那年他刚刚考上大学,正在为上大学发愁。 他家在贫困山区,他是他们村里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 我当时想资助他,他拒绝了,很干脆。他知道了可以贷款读书,打定主意去贷款,其余的靠家人打工,他有个舅舅是代课老师,可以帮助他一点。 我听到他的决定后,很钦佩他的骨气和志气。 知道他家穷,也去过他家一次,难忘他用一块羊肉煮了一锅菜招待我,还叫上村里一群18、9岁的娃,其中一个第二天就要南下广东打工了。 那群年轻的农村娃的思想、谈吐让我惊讶,我第一次知道了,他们对打工的无奈 --- 那只是没有希望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从那以后,我深刻领悟到最有资格、最能把农民、工人问题说清楚的,是农民、工人自己。 即使我走进过农民中,也只是走马观花。 就说这位大学生,我去他家坐过,吃过,聊过,但仍然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直到收到他的封信。


最初,他写的是封求救信,想必是万般无奈写给我。他家的房子快塌了,大冬天的一家人居无定所。他家所有的钱供他上学都不够,更不要说修房子了。 房子四外透风,他父亲用一块塑料布挡着暂时遮遮风。 房子全部修好要3、4万,他只跟我借5千,说好了一定是借,否则不要我的钱。 什么叫尊严?这就是最有尊严的中国人,他们很穷,穷得有骨气。


很感谢他的信任,给我写信详尽的讲述了他家的故事,从父母年轻时讲到现在(他父母都是60年代生人)。想起当年伤痕文学中所编造的那些故事,真是感概万分。现经他同意,把信的部分内容贴出来,我一字没改。这是现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故事。 隐去他的姓名、籍贯,为保护他的隐私。

(大学生的信):

。。。

“看着父母红肿的双手,是我让这个家一蹶不振,不堪一击,使这个家没有了生机。


每逢狂风大雨,家人都不敢在家夜宿,只能去借宿,第二天一早回家,那家根本不像个家,遍地是水,火坑成了水塘,饭根本就煮不了,可以想象有家不能归的那种心境,如此的凄凉,如此的哀伤,农民的最小心愿就是衣食住行,连这都满足不了生活哪里还有激情,只会给这个家带来不宁日。”


“爸爸小时家还算富有(这也是能取到我妈做媳妇的一个原因),那时吃喝不愁,生活过得无忧无虑,父亲是独生子,故然爷爷奶奶对她疼爱有加。然而,爷爷去世得早,又鉴于父亲生性憨厚老实,头脑简单而懦弱,而使这个家落败下来,再说又没兄弟。因此,外人是看他犹如粪土,随时都可以踩在脚下,而使父亲在村里一无是处。”


“爸爸也有自己的苦衷啊!他为这家做的还少吗?帮人也不少啊!他没日没夜的做,为何却得不到任何人的一点同情,反而被人数落遗忘?而大家在需要他的时候才想起他,他也是个人哪!也有自尊啊!为何却得不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吗?说真的,我有时很不喜欢我们村里的人,他们只知道倚强凌弱,从穷人家捞取利益,而不敢向上面啃一声。”


“我读初中时,爸爸为我的学费到家外地修路,把腰给弄折了,家里的经济来源更是雪上加霜。后来爸爸得了一场大病,说是去外地惊扰了神灵,就做一场法事,也吃点草药,因为没钱去医治,便也不了了之,爸爸的身体也从此衰退下来,人也日渐消瘦,强壮的身体已不复存在,只要做稍累一点的活就叫唤,之后便要休息几天,可是他不做,家里的吃穿从何而来,我也不知道他坚持着什么信念,疼了之后还是回到他的园田,似乎只有那里才能让他得到安静,得到满足。”


“2003年,母亲开始踏上了打工路,这是第一次也将是最后一次出去打工,一个连话都讲不清楚的农村妇女竟走入他乡生活,因为她的儿子有出息了,以乡第二名考上了高中。这是村里的一大佳话,也是父母最得意的时候,更是父母担忧的开始。于是母亲只字不懂的离开家乡,在外奔波。生活的无奈,离开时她说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像个哑巴一样听也听不懂说又说不出,老板吩咐什么都不知道,怕被老板赶出来。可是没办法,谁叫自己命苦,嫁给一个没能力男人,而儿子却如此好学,自己不承担这个家,谁来承担。


一晃四五年过去了,妈妈没有回过家,也不知她在这几年里过得是否如意。于是去年暑假我去那里打署工,一来了解母亲这几年的生活环境,二来也能挣点生活费。刚到那真的出乎我意料,那厂比较偏僻,是专做家具的,厂房不仅旧老无比,那宿舍更是简陋潮湿,饭菜更别说有多么难吃了。车间到上班时间时那木灰像雾一般满天飞,工人们必须戴口罩上班,你若是没技术就得搬木板,弄得人脸又是灰又是汗,看到这番情景,我真的体会到心如刀割的感受,我的心汹涌澎湃,心的痛使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却照亮了我的心。一直以来妈妈都说自己很好,在这里吃好穿好,现在还长肥了呢!现在才知道妈妈生活的艰辛。后来妈妈告诉我,这个厂的工人基本上都是穷人家,都是因为在家的子女读书而来到这里,这里虽有点苦,可是工资还可以,没有文化又有年龄的人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已经可以了。我也看到了,那里的工人都是40出头的人,穿着朴素简单,此刻我想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词。


我在我妈这个厂应聘也上了班,慢慢地我渐渐真正了解我的母亲。其实当年她外出打工时就带病离家——阑尾炎后期和胃病,她不告诉我们,只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后来又了解到她在这个厂很受委屈,上司同事都看不起,因为她的举止,也可能是她的言行,她节约以致她吝啬,捡破烂当零用钱甚至捡别人丢的衣服来穿。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啊!因为下班我们基本上都在一起,而且无话不谈,当然也谈到了她厂被人欺负的一些事,以致我差点失去了理智。大热天里,我给她营养快线,她又是怜惜说真好喝,又甜又冷,从嘴舒服到心,还很精神呢!只是太浪费了。我问她:“你没买过吗?”她说有水喝就行了,都老了没必要。妈,你这样我们怎么舍得花您的血汗钱呢!后来又知道她时常叫肚子疼,有时还疼得很厉害。问她了才知道,那是结石啊!我同学有结石都是痛那个部位,叫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好医治。可是她说不用,这已经一年了,都是这样,应该不要紧,更何况在这里医药费很贵的。后来她还是坚持不去,说是回家了再去吃草药,听舅说家有专治这病的人,我可能在这里做不了多久了。我当然也就允了她的话,因为不想妈妈再在这里受苦受累。


一个月过去了,我恍恍惚惚的带着哀伤回到了学校,激励着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发誓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不为谁,就为我的父母。


去年冬天,母亲的结石又发作,老妈实在忍无可忍,这才告诉我弟,我弟带她去医院做透视才知道她的结石已经9mm了,弟弟让她去用激光打,我妈不愿意,她不是怕痛,而是没钱,我还在读书呢!于是我威胁她说你如果不去打,我也就不读书了,你这样我哪还有心思读下去,她这才答应我们去把结石给打了。当时我还劝她回家,再吃点草药,钱的问题不用她担心,费尽口舌这才说服她,她说去复查看一下不好的话再回家,以免花更多的钱。然而,过几天,她跟我说:我好了,不疼了,没事,你就放心去上课,如果我回家,你弟一个人供不了你读书,再说了,我回去又有什么呢?也不是一样受累,吃不好穿不好后天天又和你爸吵架,让人家看不起啊!我在这里虽然老了别人看不起,但忍着忍着一个月也能得到几百块啊!这些话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此刻我的心好沉好沉,有谁知道这几百块钱的来之不易啊?日夜加班,周末照样不休,还天天被同事拿来开玩笑,欺负,最可恨的是那个课长,简直不是人,别人去厕所就行,我妈去就不行,就连那次我妈结石病发的那天和他请假,痛得直抱肚子跑去和他说,可是他像没看见一样硬巴巴的塞给我妈说:“不可以,这才刚上班呢!”没办法只有旷工了,可是那个厂旷一天工就扣两天的工钱,我妈伤透了心,第二天只能咬着牙去上班。我知道我妈是特别节约的人,看到地上有易拉罐就去捡来换钱,再渴也不去买点喝的,等着回厂再喝,病了也不买药吃,等到周末下午下班了才赶着去我姑那边叫姑帮她刮背,这一跑就只是走路,来回的两个小时啊!劝她说这样太危险了,本来又晚了,而且是个女的,实在让人不安心啊!可她就是不想花那钱坐车而宁愿走路,说走路安全又能锻炼身体。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我,如果我不读书而是出去打工的话,我妈就不用再受这样的罪了,她就可以在家像别人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可是这一切不能再回头,也许我唯有取得优异成绩才能给母亲一点慰籍吧!”

“我的学费都是贷款,生活费基本上靠自己挣,上课期间靠勤工俭学,学期结束就到外面打工,我没有怨言,更没有低头,因为这个家总得生活下去,而未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一只鹰它的梦想是在蓝天高空中自由翱翔,而我不止是为自己而活着,也不止为这个家而活,为此这一切都只是个开始,生活中的艰难只能带给我上进的激情和对生活的憧憬,不可能让自己颓废。然而,此刻我是家里的寄生虫,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许远大梦想就此告别,这个家对我已经付出太多太多,我不能太自私,不能为这个家做任何事情就罢了,反而还成为家里的累赘,看这这个家一点一点地衰败,我的心真的好沉,密密麻麻中不知所归,只盼望早日毕业重整这个家,为它添花增色,让它也有一个家的模样。可是如今这家已不能再居住下去,而家里就只有弟弟一人独揽重担,家里节约出来的那点积蓄哪够重建一栋房子啊!本来还以为会得那个危房改造的基金,可是那个名额由村干来定,这样的话我家还有份吗?因此,我写出去的申请也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后来名额出来了,果不其然。”

。。。


信中他告诉我,这个寒假不能打工了,考完试第二天就要回家,回去看看家里房子怎么修下 。。。


寒梅

2010.1.1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