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解决房子问题要增量存量并重,首先应从党员做起

火烧 2011-05-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解决房子问题需增量存量并重,强调党员带头作用,批评现有政策偏向增量,忽视存量。提出需建立公平分配机制,避免资源过度集中,从社会公平角度探讨房地产市场改革方向。

解决房子问题要增量存量并重,首先应从党员做起  

  

目前各级政府所出台的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大都是对于新购房的限制,而对于已经存在的房子没有一个具体说法,这样的政策是不严谨的,割裂的,是一种肯定既得利益的做法,是一种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只不过这里的“州官”是指那些拥有了多套房子的人,“百姓”则是指没有房子的人而已。  

没有房子、有1套房子和有2套以上房子的人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明显是不一样的。没有房子的人希望房子降价,有1套房子的人无所谓,而但凡拥有2套房子的人肯定是希望房子涨价的,否则他们的投资就会损失,这是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理性经济人(不管他是不是政府官员,是不是党员)所不能容忍的。就今天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抛开那些所谓的炒房团,实际拥有了2套房子的人不在少数,就掌握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人来说,这个比例可能更高一些(理性经济人的市场投资心理及实践分析得出这个结论,缺乏数据支撑)。这就不难得出为什么我们的房地产政策总是在增量上做文章,而对于已经存在的闲置房子避而不谈的原因了。如果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针对当前的矛盾而不能对问题做实质性通盘考虑,这样的政策只是头疼医头,只能临时性缓解而不是根本性解决问题。房地产市场现在的问题不是增量如何分配的问题,而是要通盘考虑整个社会如何建立一种公平分配房子的机制的问题,需要把存量和增量一起来做统筹。  

房子的根本用途是让人有遮风避雨的容身之地,让个人的私密生活更加舒心,是满足人类生理需要的基本元素。从房子的实际功能上讲,房子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一个人不切实际地占有的房子越多,除了表明其贪婪性之外,实在看不出对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当然,现在的房子除了实际使用功能外,还被赋予了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被当成了收入多元化的一种投资项目,导致几乎所有理性经济人都在投资房子,都期望所投资的房子不断涨价。在中国,房子涨价预期不仅是房地产商的意愿,也是几乎所有拥有房子的人的意愿。可以说,现在中国的房子问题是大家共同造成的问题,而不单纯是房地产商的问题。 这就是“房子”被完全当成商品之后所带来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更多的是社会层面的。解决这样的问题,靠所谓的政府保障房是不会触及问题根源深处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允许个人追求正当利益,但必须以不妨碍社会经济正常发展为前提。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可用于建设住房的用地理应受到严格控制,对于在有限住房用地上建设的房子应该属于社会有限资源,不应该主要的靠市场经济机制来解决,否则,就根本违反了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让所有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初衷。  

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思想和制度上不鼓励、不提倡大家把房子当做收入多元化的投资项目来对待,而实行如同《计划生育法》以及《婚姻法》一样的全民性限制。比如每户只能有1套房子,房子最大不得超过200平米等(不限制居民不断地调整住房,不限制居民因工作流动而调换住房)。这样的限制,兼顾了公平和效率,从根本上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净化,保障的是大部分人民的人权。看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倒退,实则是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推理,如果有钱就可以随意购房,占有2套以上的房子,那么一样也应该可以养二奶、三奶以致N奶,可以生二胎、三胎以致N胎。都拿钱说话办事,都靠市场经济规则来办事,公德和道德就得靠边站,公平正义就得靠边站。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社会主义。  

让既得利益者放弃利益很难。怎么办?我以为只能靠党的号召或纪律要求,首先让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们牺牲其部分利益,让出他们所占有的多余的房子,带领和引导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的房子观,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单纯地靠政府机构中的理性经济人来解决房子问题,恐怕所有的政策都会打折扣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