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淡化刚刚经历的苦难
中国人民刚刚经受罕见疫情带来的苦难,伤口尚未平复,就有人试图淡化这段历史,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种轻率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不负责任的,是愚蠢的,也是徒劳的。
历史就是历史,不管是苦难也好,辉煌也罢,毕竟都是历史,都是客观的存在。
三年多来,尤其是2022年的最后两个月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它注定要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首先,人们记住的,无疑是疫情防控“放开”后带来的全国性混乱,以及面对混乱一些人强词夺理的辩解。从12月7号“急转弯”后,全国感染人数几何式飙升,死亡人数迅速增加,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各地殡葬机构频频告急,南方北方无一例外,许多家庭失去亲人,陷于悲痛之中。让老百姓更为焦虑和恐慌的,是药品紧张,买不到药,看不上病,以及一些奸商趁机作乱,发国难财,制氧机由平时的一台1800元,猛涨到6000元,而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毫无作为。
其次,人们记住的,是“层层加码”。三年来,全国上下到处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封门、封户,有的地方打着社会面“清零”的名义,对出现“阳性”患者的小区,连夜“拉人”,以至于房舱到了人满为患的程度。更为令人不解的是,有的地方置疫情严重于不顾,在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强行让大学生离校,表现出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真不知道这些孩子们将来该如何看待这些学校的消长,如何看待这个城市的领导。
其三,人们记住的,是核酸造假、疫苗受贿。自2020年以来开始核酸检测以来,核酸检测机构从无到有,迅速膨胀,短短时间内有的机构就达到上市条件,这该是怎样的速度和利润!早在2021年上半年,就传出核酸检测暴利的问题,有人公开呼吁:“核酸检测暴利不除,疫情会没完没了”。果不其然,核酸检测造假一个接一个,最后冒出个张珊珊,所开的35家核酸检测机构,被戏称为“开到哪,那就疫情爆发”。更不用说曝出名噪一时的“科兴疫苗”通过贿赂加快审批通过,以及往房舱送一个得3500元等丑闻。更引起质疑的是,对屡屡曝出的检测报告造假事件,“雷声大雨点小”很少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以至于最后到了不再相信核酸检测、不再相信疫苗,乃至对三年来的防疫政策产生怀疑的程度。
其四,人们记住的,是国内各路“专家”满嘴跑火车。三年来,从各路“大神”嘴里冒出许多“新冠”及其变种来,今天一个“奥密克戎”,明天一个“地狱犬”,后天还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好像各种病毒是这些“大神”裤兜里的什么东西,说有什么就有什么,说掏出什么就能掏出什么来,反正谁也看不见、摸不着,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若非他们自己了解内情,或者说他们自己就是参与者,即便是什么专家,即便有什么模型,怎么会他们说来什么就来什么?尤其是“急转弯”后,重症患者大幅增加,让所谓“大号流感”的说法彻底破产;一些人可劲卖弄辉瑞特效的现实,更暴露出这些所谓的专家,已经沦为国内外医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最后,人们记住的,还有三年封控带来的失业,和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必须还的房贷、车贷的沉重压力,有2003年非典以后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疾病防控体系在新冠面前的一触击溃,有三年疫情冲击给社会带来的撕裂等等一系列问题。
总而言之,三年新冠肆虐中所发生的一切,必定载入历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唯物主义者,不惮于面对这段历史,更应该有勇气正视这段苦难。只愿意听好听的,不愿意听不好听的,在一片颂扬中自我陶醉,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而是懦弱的表现,唯心主义的表现。
一个民族的强大,不是来源于它对苦难的回避,而是恰恰相反。失去了反思和改正的能力,将意味着走向衰亡。人类历史上,不知经受过多少次苦难。在5000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经受的苦难何止成千上万?仅仅近代以来,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羞辱,就数不胜数。如果我们采取鸵鸟态度,认为这种侵略和羞辱不存在,甘愿接受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现状,哪还有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哪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哪还有今天的新中国?
苦难,让我们坚强;苦难,让我们思考。对历史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
不要淡忘刚刚经历的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一些,把工作和事业搞得更好一些。可以肯定地说,三年的苦难,不可能不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系统性、全方位的,涉及到全社会的每个阶层。三年疫情留下了许多问题需要梳理,许多矛盾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为主观上认为不存在就不存在,那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掩耳盗铃的后果,是不仅既有矛盾和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引发新的更多、更大的问题和矛盾,积重难返。现在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三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对经济、社会心理、政治结构等各方面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是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按照老路子继续走下去,或者说,按照既有的老套路、老办法还能不能走下去,即使能走下去,还能走多远?一些人只看到三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而看不到对广大老百姓的影响,以为“拼经济”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四十多年来的一贯思维在作怪。实际上,比“拼经济”更重要的,是抓紧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如果社会矛盾解决不好反而更加激化,那样的经济是少数人想要的“经济”,而不是多数人想要的“经济”。这样的经济对广大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丝毫意义。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