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没有手机和高楼的日子
不知怎么,如今有了手机,朋友也多了,反倒越来越觉得孤独和落寞。
自从有了手机,朋友之间联络、交流方便了许多,都不再书信来往了。如果有事或者想念了,就打一个电话或发一条短信说一说、聊一聊。程序和内容都变得非常简单、明了,近乎公式化,白话加套话……似乎都害怕耽误宝贵的时间、浪费并不便宜的电话费。就算有值得挂念和倾吐的,很多话都难以出口。要想好再说、尽情抒发吧,电话上不允许,只好粗糙地直白,有些话说出来后连自己都不敢再去回味。长此以往,朋友之间似乎只有了遇事时相帮、座在一起吃喝闲聊的关系,心与心之间到底怎么样,谁也说不清。
于是,孤寂的时侯我多了一个爱好,去翻阅、去品味从前那些朋友的来信。读着那一封封亲切、真挚,剖腹掏心、崔人泪下,字里行间洋溢着思念与关爱、欣赏和免励,闪烁着哲理、激人奋进的来信,仿佛又回到那与友人书信交往的日子,简直就真是一种享受,禁不住想唱“有过多少朋友,仿佛还在身边”。唉,可叹、可恨这种书信交往的日子以后不会再有了。
时常也怀念从前住在平常院落的日子。
那时侯,我们住在一个成L字形的水泥平房里,共有五户人家,共用一处厕所。条件极为简陋,但人们却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只要有人在家,人们就门庭洞开,随处串门。大家互称兄弟姐妹,互通家中有无,你来我往甚是热闹。出门后不用担心忘记锁门,下雨了,不用害怕晒出的衣服会被淋湿,自有在家的邻居照顾。夏天,人们常聚在院中那棵大树下纳凉神侃。逢年过节,相互请吃,时常会吃成全院的团圆饭。
可如今,这样的邻居还可有吗?自从搬进了密封性能好的高楼大厦,人们觉得似乎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可以独立的不容侵犯的领地,整天深锁宫中,宁肯孤独寂寞也不愿找左邻右舍吹牛。如果有缘在电梯里相逢,也不过只是对你点头微笑,大家似乎都觉得不方便、也没必要去问对方姓甚名谁,如果有事可找保安或小工帮忙。面对这种与人无干、冷酷相邻的局面,真想回到过去与人居住平房的日子。
看似手机、高楼大厦疏远、隔离了人际关系,细想深究起来其实不然。其实是社会思想文化、生活环境等变了,变得了茫然、空虚、自私、物欲、恐慌而疲惫……人们需要联系,但不需要真实、密切;需要安全、公平、正义,但又最不愿去为这些东西负责和奉献。也许要付出的成本太大,效果却不见好,于是,人们也就看惯、麻木了分配不公、贪官横行、黑恶猖獗……我们可以在街头巷尾常见人们面对盗窃、抢劫、杀人噤若寒蝉,唯恐避之不及。人们不愿帮助别人,连问路都已经成了一件难事。人们不但不愿帮助别人,也害怕而拒绝别人的帮助。到处是麻木冷视、小心防犯的面孔。人们到底是怎么了,是现在工作太忙了、生活太累了,连自己都没法照顾自己,还是感到这世道太复杂、太阴险、太无望,也或是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自私自利、自生自灭的生活。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