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不是不需要信息

火烧 2022-12-2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国家卫健委停止每日疫情数据发布,引发公众对真实信息的迫切需求。文章指出,疫情数据对高龄及孕婴家庭至关重要,建议采用模型推测等方法提供更准确信息,并呼吁公布重症及死亡数据,以帮助公众做好防护与准备。

  不是不需要信息

  国家卫健委终于宣布,即日起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新十条以来,这个数据已经成为经典调侃素材,确实没必要继续这样的尴尬了。

  然而,是公众不再需要疫情数据了吗?恐怕恰恰相反,在每个人都将直面病毒的关口,百姓非常关心所在城市的疫情进展,尤其是高龄基础病人士以及孕婴童家庭,他们需要知道何时会撞上高峰,何时又能躲开高峰,医院能不能挂上号,重症死亡又是多少,并据此决定自身的防护力度、出行决策等。

  正因为对真实数据的迫切,更凸显出虚假数字的刺眼。目前需要的不是把相关工作抛开,而是更换为与时俱进的方案。卫健委数据之所以偏离真实太多,主要是方法僵化、跟实际不接轨。新十条之后大家都不做核酸了,从核酸上报渠道的得来的数据当然就不灵了。但这个渠道不灵不等于没有办法,国外从来也没有建立起全员核酸机制,但也有相应的多口径监测及模型推测等方式,实践证明是靠谱的,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波峰波谷曲线变化,为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以及民众防护提供有用的参考。

  12月23日,青岛敢为天下先,公布了每日新增49~53万人的监测推测数据,引发全网点赞。大家没有恐慌,因为大家知道实际就是这么回事。而且北京等地都已经过高峰,恐怕上周每日新增要达百万以上,过都过来了,还怕见见数据吗。但是在心明眼亮的情况下直面冲击,和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被洪流裹挟,感觉是不一样的。快递不知怎么就突然全瘫了,退烧药还没反应就断货了,医院去了才知道进不去了,连殡仪馆都是事到临头才知道也得排队了……没有数据指引,方方面面都像没头苍蝇,没有准备就突然遭遇洪峰。

  目前,我国各地疫情进展并不均衡,有许多地方还有机会做准备。譬如在高峰来临前抓紧时间准备药物抗原并分发到每一户,抓紧扩建发热门诊和重症病房,抓紧协调快递物流如何轮岗等等……中国人是聪明的,不怕危机,只要给点时间准备,一定能想出办法。但是他们需要先行者的数据来做指引,才能不让混乱再来一遍。

  据称每日疫情信息的工作将由中国疾控中心接棒,也好,没有了太官方的压力,可以放手利用模型推测等手段,它也是科学,不是胡测。建议CDC积极引入大数据专家及有关大学的科研力量,来增强数据的可参考性。除了推测总数据量之外,建议分省市也给出各自的进展及预测。

  但工作不能全扔出去,至少各级医院还是由卫健委管理的,而重症率、病亡率等数据都发生在医院,走上报途径依然是准确的,这同样也是大众最为关切的信息之一。但有一样,病亡数据同样需要考虑贴近真实。虽然目前只有新冠肺炎呼吸衰竭而死的被计入新冠导致死亡,口径相对保守,也没问题,但能不能把感染新冠却因基础病而死的数据也并列公布出来,两个数据合一起,就能与公众身边的感受接轨了。

  毕竟不论新冠还是基础病,大家最关心的是生命,是超额死亡率。如果那边殡仪馆每天超负荷运作,这边每天仅个位数病亡,无疑又成了一个经典的揶揄对象。真实的数据可能会有冲击,但更可怕的是在茫然无知中经历残酷的命运。及时公布这些数据,能够为大众发出最有力的预警,尽力保护身边的孩子和老人,这才是降低总体病死率最重要的保证。

  永远不要说数据没用,是偏离实际的数据没用,真实的数据非常有用,也是任何大时代最重要的指引。

  作者:纸上建筑

  公众号:纸上建筑

  2022年12月25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