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殖民者的挽歌——《耻》

火烧 2008-01-17 00:00:00 读书交流 1033
《耻》通过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冲突,展现殖民主义的衰落与道德沦丧。小说以卢里教授与梅拉妮的故事,揭示权力转移与人性挣扎,体现J·M·库切对殖民历史的深刻反思。

  《耻》——殖民者的挽歌

                        

南非作家J·M·库切(生于1940年)于1983年以长篇小说《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99年以长篇小说《耻》而两度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从而成为布克奖评奖史上第一位两度获此殊荣的作家。2003年,他的《耻》又把他推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令人深思的是,殖民者的后裔J·M·库切的小说差不多都是以殖民生活和殖民者与殖民地冲突为背景,以其优美的小说语言,苍凉而流畅的文笔抒写出一曲曲殖民主义者的挽歌。

粗略一看,小说《耻》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小说中的人物也不多。小说以戴维·卢里教授勾引、之后诱奸梅拉妮展开故事。故事的叙述虽然几近轻描淡写,但里面蕴含着J·M·库切的叛逆思想。

J·M·库切是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作家,他所要阐述的思想往往被坚厚的外壳包裹着。其原因在于J·M·库切是殖民者的后裔。

若干年前,工业革命给西方列强带来工业文明,资源的枯竭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不得不对外扩张,他们以启蒙者的姿态踏上尚未开发的处女地——非洲大陆。而在库切小说的隐喻中,他们是武力征服者。在J·M·库切的笔下隐约看到:殖民主义既是资源(财富)的掠夺者又是一群道德沦丧的禽兽。

小说讲述文学、传播学教授勾引他的学生梅拉妮,出于面子上的原因,他来到了边远的乡村。他要远离尘嚣过一种不受打扰的日子。然而,他的向往与现实大相径庭,从理想王国(城市及优裕的生活)跌落到黑暗王国(边远乡村),恶劣的现实包围了以卢里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他眼睁睁看着黑人(前帮工)佩特鲁斯强暴他的女儿露茜,并成为黑人佩特鲁斯(已是农场主)的第三个老婆。

不言而喻,从前被殖民者奴役的对象强大起来了。殖民者的生存环境从优势转为劣势,新时代(独立)的曙光在非洲大陆显露出强劲的力量。

卢里对佩特鲁斯的恶行十分恼怒又无计可施,心想:要在过去,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叫施暴者吃不了兜着走。而现在,昔日的强者已经变得不堪一击。

现在是新时代的天空,卢里于眼前的现实无能为力,甚至,他的女儿露茜必须在黑人佩特鲁斯的庇护下生活。

历史打了个颠倒,当初处于强势的殖民主义者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他们在主宰别人(弱者)命运的同时也在弱化自身的能量。

自由,属于南非,属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持强凌弱是人类的耻辱。小说《耻》还揭示出:弱者最终会变得强大,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耻》——种族冲突的缩影。小有遗憾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耻》同时又打上了因果报应的烙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