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韩强:石仲泉是玩概念呢?还是理论创新?

火烧 2008-0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文章探讨石仲泉的‘当代创新理论’是否合理,指出其划分现代与当代存在逻辑矛盾,并质疑其排除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合理性,强调理论体系需具备逻辑性。

请问:石仲泉专家:您是玩概念呢?还是理论创新?

韩强

石仲泉同志认为,他的“当代创新理论”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实际上不仅排除了毛泽东思想,而且排除了马列主义。因为按照他的逻辑推理,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说逝世了,那就更不包括在“当代创新理论”之中了。从逻辑上看,石仲泉同志的观点,有三个矛盾:
第一,如果,从时间概念来看,石仲泉同志第一次说“现代”和“当代”,第二次又说“近代”、“现代”、“当代”,实际上,是在玩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是有争议的,用有争议的概念进行推理,这首先就违反了形式逻辑要求的基本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因为概念的不确定性,本身就会导致争论的各方产生同名而异实的矛盾。
第二,如果,从的时间进程来看,“现代”是指现代社会,不管怎样划分,作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时间要大于“当代”因为“当代”是指最近二、三十年,而现代是指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完成。
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思想发展的过程来看,石仲泉同志割裂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割裂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用的是“白马非马”的逻辑: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非命形,故曰白马非马也”。
实际上,石仲泉同志的“创新”还有矛盾,因为《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也就是说,不仅包括毛泽东本人的著作和思想也包括整个第一代领导的著作和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因为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即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也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成员。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的思想是参加革命的一生的思想。
如果按照石促泉同志的所谓“现代”、“当代”的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思想,那么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的思想就被断为两截,1978年以前的思想也不属于当代了,自然就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
这里我们要问:邓小平理论还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吗?大家都知道1974年至1976年3月邓小平同志曾经主持国务院工作,并且对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抵制,这个时期邓小平同志有许多讲话,难道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讲话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吗?1949年以来邓小平同志也有许多讲话,难道这些讲话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吗?邓小平文选三卷本,是从1936年开始的,这些都属于邓小平理论。大大学政治教科书中,也是这样讲的。自1997年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来,也是学习的邓小平文选三卷本。邓小平1978的著作,是从《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第二券第85页)开始的。如果按照石促泉同志的现代、当代的划分邓小平理论[实际被断为两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算当代,也就是说邓小平理论只有1978年以后的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从逻辑上看,石仲泉同志的“创新”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大家都知道,理论体系必须具有逻辑性,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不合逻辑的所谓“理论”不能称之为“理论”。

我们认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方法和基本原则,在当代仍然是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十七大党章仍然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其中当然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立国之本”,这个“立国之本”当然包括“当代中国”,也就是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贯穿着现代和当代。
如果石仲泉同志,不顾“立国之本”仍然搞他所谓的“创新”,不顾理论的连续性。那么,我们只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其哲学思想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形势,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特殊性想结合的思想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基本理论立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当代中国仍然是适用的。

返本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某专家把邓小平思想断为两截
韩强
石仲泉同志两次在人民网授受访谈,第一次他说:
  毛泽东同志,早在1976年就去世了,毛泽东思想就不属于当代中国这一历史时段的理论了。因此,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将毛泽东思想包括在内。但是,这不等于不重视毛泽东思想,也不等于是在搞“非毛化”,从党的指导思想来说,我们还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个地位没有丝毫地动摇。……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坚持属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外一方面,也要强调,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个重要的地位,这两者并不矛盾。《石仲泉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网2007年11月7日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6497736.html
在第二次接受访谈时又说:
一般来说,从鸦片战争以来,这就是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到什么为止呢?过去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比如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讲到五四运动,但是现在历史又发展了半个世纪了,中国的下限又往后移,现在一般讲的近代中国的下限是到1949新中国成立以前,这算近代中国,近代中国之后呢?算现代中国。……现代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29年可以算作现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算当代。……
我们现在讲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只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些创新的理论,不包括以前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的理论成果,但是它是有基础的语言,有的理论,不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属于与时俱进的一些创新理论,对社会主义新的认识理论体系之内。 (《石仲泉谈“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理论的创新发展” 》《人民网》2007年11月29日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6594694.html
我在《返本开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不是概念游戏》一文中指出:
石仲泉同志认为,他的“当代创新理论”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实际上不仅排除了毛泽东思想,而且排除了马列主义。因为按照他的逻辑推理,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说逝世了,那就更不包括在“当代创新理论”之中了。从逻辑上看,石仲泉同志的观点,有矛盾:
如果,从时间概念来看,石仲泉同志第一次说“现代”和“当代”,第二次又说“近代”、“现代”、“当代”,实际上,是在玩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是有争议的,用有争议的概念进行推理,这首先就违反了形式逻辑要求的基本定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因为概念的不确定性,本身就会导致争论的各方产生同名而异实的矛盾。
实际上,石仲泉同志的“创新”还有矛盾,因为《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创造。也就是说,不仅包括毛泽东本人的著作和思想也包括整个第一代领导的著作和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因为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即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也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成员。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的思想是参加革命的一生的思想。
如果按照石促泉同志的所谓“现代”、“当代”的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思想,那么邓小平、陈云、李先念等同志的思想就被断为两截,1978年以前的思想也不属于当代了,自然就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