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艰难为师?
在国庆来临之际本应大唱颂歌时,写出一个当教师的内心困惑、现实做法、希望,显得那么的破坏气氛、不合时宜,但如果仔细想想,新中国建立的最大意义不就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吗?目前的教育出现的问题不仅是教师之困、也是民族之困、国家之困,正视它,探讨它,希望找到解困之道,也算不失赤子之心吧。
先说说大环境,当然这也是自己管不了的。
1、硬件不硬。目前我们的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中小学的投入不足,基础设备含教室、学生宿舍数量、质量、标准等硬件方面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相符合。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我们这里城里及几个重点乡镇的小学1-3年级,两个房间形成的一个教室内学生班额达到80人甚至更多,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教师严重短缺,教育局长每年向市长汇报必然谈教师扩编问题,可能是因为财力及政策,每年的事业单位招考投放的名额太少,与实际需要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如果再考虑到庞大的大学生毕业队伍毕业即失业的现状,教育的实现价值与真正出路何在?难,多方都难,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难。
2、软件太软,管理不到位。现在只会把责任推向教师而不去为教师真正履行职责提供有效保障。如上课点名制,要求每节课前老师对学生到班的情况进行记录,学生在此期间出了问题由老师负责,美其名曰一岗双责貌似具体、细化,其实完全是转嫁责任。让老师记录后这个记录就呆在班里,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该阻止的能阻止的了?客观地说,马上要上课的老师只能对到班的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于没有到班的,由班长记录下,上课后5分钟由学校安排专人收起来,及时通知家长,真正履行学校告知的义务。而现在这种半拉工程式的处理方式,只能是把老师推向尴尬的境地,大家赌的是命儿,该谁倒霉谁倒霉。让老师们只承担他们可以承担的责任好吗?现在的学校管理中,领导都是高明的、老师都蠢笨的,有领导这样表达“我用90%的严厉对待他们。”事都他们想的、安排的,老师们只能是接受者。安排或汇报工作时,言必称校长,象对上帝那样。老师才是上帝,他们是学校工作的主体,领导是组织者与服务者;学生才是上帝,老师们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现在一切全倒过来了。
3、社会对老师队伍认识上的以偏概全问题。老师构成成份复杂,行动不一而足,教育中不正常的现象频频发生——如强奸、亵渎学生的行为;打、骂学生的行为;强制有偿补课行为;索贿行为;家长打老师;学生打老师;社会苛求老师、不容许有丝毫污点的心态;一个老师出问题,全体老师受责备等问题。老师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若说出现几个极端人物,应该说太正常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说的,属于犯罪的依法处理就是;属于道德问题的,依其程度妥善处理,现在的一个不良的社会现象就是反复炒作教育事故,试图把所有的问题都加在老师们的身上,小错大罚,罪加三等,极不公平。必须看到在社会风气整体不良的今天,中小学老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总体表现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可列入社会优秀的三甲行列。必须指出科目设置、课程安排均在老师的控制范围之外,许多事情老师们有着自己的无奈,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4、学生权利的绝对化与教育权利的空心化。说不得、骂不得,得教育,具体哪些属于教育、哪些不是?哪些是老师能力范围内的能解决的、哪些不是?
5、家长维权的非理性化。如体育训练、比赛中只要学生出了事故,一概算上学校、老师身上,不管这是不是学校是否应该、能够承担这些责任?更不去、不敢去找那些真正的责任主体去维权,学校成为替罪羊、赚钱了事。于是学校为也避免事故、少担责任,就采用降低训练难度、减少比赛项目等来消极应对,结果只能是导致学生体质的整体下降,谁来负责?
再简单说说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做法:
1、只管自己能管的事。日常管理内,学生情况很复杂,绝大多数还是识说识劝的,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学生的错误不是很大,我都是自己解决,轻易不会上交,我把上交问题看作是自己能力不足的体现而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在我处理的问题中,学生犯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会认错了事,必须给自己以教训,给别人以警示,良好秩序是大家共同学习、生活所需要的,规矩无处不在,违规必然受罚。
2、决不逞能。当学生不听说不听劝,自己难以与之交流与解决问题时必定上交。我给学生说过这样的话,杀人放火都能解决,你这点事不是事,一定有能处理的地方。这种情况以学生的特异情况居多,往往容易把小事变大事,专门处理较适宜。
3、课堂管理中,有时学生老是说话,我所运用的在教室内走动、盯视等策略被无视时,就大喝一声,熊他们几句,他们才安静下来;有时我会让说话严重的到教室后面去站一会儿,并警示如果再不自觉,就可以教室外去说,说完后平静了(十五分钟后)再回到教室中来,到现在这个(警示)方式为止一直是有效的。我进一步在想,如果喝止无效,让出过学生不出去时我该怎么办?不知道社会公众是否明白老师面临的是个别违纪学生个体利益与多数学生的合法(上课受教育)利益选择,教育的时效性需要老师是迅速处理违纪维护多数学生上课权利还是牺牲上课时间耐心教育、处理该学生的问题,从网上曝光的一些教育事件中老师们得出的基本教训就是牺牲上课时间(即多数学生的利益)而耐心处理违纪问题才是对自己最稳妥的,当然说不上对与错。如果学校里能提供相关补救措施与机制就两全其美了。
4、监考时,我们采用的临时抽签。校长们心血来潮也监考过一次,随后再也不了,老师们笑对这种情况,体会生活应该经常性呀,省得总是卖弄式地说老师应该如何如何监考,自己也试试才好。对于考场睡觉,我一般先提醒,整体考场提醒三次以上后,就让学生外出醒盹,十五分钟后可以回来考试。总体秩序还可以,学生们也算听话。有些学生是因为基础差、习惯差造成了学习困难,考场睡觉是集中表现,平时上课更有显示,对于这类学生,领导们只看到了睡觉现象,开会责备老师的上课不具有吸引力,如此反复,然后一切照旧。
5、对高考、上大学价值、意义的困惑。我们学校属于一般学校,之上有重点高中,我们的大文大理升学人数有限,主要靠艺体等,现在的艺体毕业生的就业更加艰难,家长不断提出质疑,学校对外的口径就是上大学提素质取得的是一种资格,是一种同别人同台竞争的机会,如果不上大学连这个机会也没有。艺体生就业困难,普通文理生就是也不容易。这种解释符合事实,老师们感到困惑的是上大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们落后地区而言,多数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事实。
6、对高中教育本质的思考。高中的困境在于上级给的评价指标就是高考指标,这样高中教育被异质化了,被变成了应试教育,背离了它的教育本质,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才是高中教育的本职工作,升学是副产品,现在真是本末倒置了。
形势比人强,现在的老师恰如汪洋中的一条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显消极确属无奈。相信魏书生先生的一句话“老师不要以为自己是学生的命运的决定者,咱自己只是众多外因中的一种,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会积极影响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