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寒风中,那被“清退”走的45万代课教师

火烧 2010-01-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45万代课教师被清退的政策影响,质疑教育改革中底层群体的处境,强调制度托底与公平问题,引发对教育事业与政策执行的反思。

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有让人感觉冷得更刺骨的东西,----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7日表示,在今后很短的时间内,我国将清退目前仍然存在的44.8万中小学代课教师。  

    以平均每个代课教师5000元年薪计,45万代课教师总计由国家支付的话,总数为22.5亿。你没看错,就是区区的22.5亿!  

      2006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公车消费3986亿、公款出境旅游性消费2400亿元,三项相加达一万多亿,几乎占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这还只是五年前的“三公”消费水平。五年后的今天,好像丝毫没有听见“三公”消费有被遏制的消息。  

    与之相比,前者约占后者2%不到。  

    同时,国务院国资委 2009年11月23日 公布的“账单”显示:今年前10个月,132家央企累计上缴税费总额则为9305.2亿元。  

    这些反差强烈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今天的共和国和共和国的各级政府难道真的拿不出这区区22亿吗?  

     可是,为什么?  

    对底层群体不做起码的制度托底,不做系统、全面的调研,无视底层的疾苦,轻易出台这种影响重大困难群体生存的政策。     

    想追问一声,这个制度出自何处?又有何理可据?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我们是听着这个口号长大的,相信无数的民办老教师也是怀着这个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的。我深信这其中的无数人有这样的情操:他们不为名、不图利,因为出于对孩子们的热爱,因为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有被清退的老教师讲,我们对党的教育事业是无限热爱,怪就怪我们没跟不上党的时代。  

各种打着改革旗号的制度出台,最后受伤者为什么总是底层这个“被代表”的群体?!  

45万代课教师,就是底层45万个家庭嗷嗷待哺的家庭啊。  

     ------党啊,你让你的人民如何爱你?又为什么爱你?  

    明亡于天灾,更亡于人祸,当年为节省银两,大量裁撤驿卒,驿卒出身的李自成等无路可走,最终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相关文章

  • 教育公平不只是个升学问题:建国初期关于升学矛盾与劳动教育的讨论
  • 农村学校为何成为“民工预备培训学校”?
  • 滠水农夫:市场体制是阶级再生产的制造器——以教育市场化为例
  • 全球化视野中的学术生产的理论逻辑
  • 教育市场的政治社会学 ——关于教育的5个为什么
  • 纪录片《出路》--教育产业化使大学沦为商品
  •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 “忽视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 如何解决农村生源被逐出精英大学的问题?
  • 穷孩子,永不到来的春天
  • 行政事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及其负面影响
  • 从文革期间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