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集团执行官登门致歉走对了第一步
霸王集团执行官登门致歉走对了第一步
蔡金安
针对日前霸王员工冲击《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事件,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8月5日专程赴《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就此事进行道歉。
从霸王员工冲击报社事件发生到霸王首席执行官上门道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有一个过程。
7月30日下午,霸王集团员工洪某带领3名男子前往《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上海办公区,采用威胁、谩骂、推搡等手段,冲击、滋扰报社办公区。事件发生后,霸王集团首席副执行官沈小笛表示,公安机关还没有下具体的结论,无法道歉。8月1日,霸王集团公关部经理杨政书向记者表示,其中只有一位实是霸王公司的人,并称这只是霸王公司员工的个人行为。
霸王集团员工带队冲击报社事件曝光后,引发全国舆论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对这种滋扰和冲击新闻机构、粗暴干涉新闻机构正当报道权利的恶劣做法,舆论和公众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在持续的压力之下,霸王集团终于改变了强硬的态度。8月5日上午,霸王集团首席执行官万玉华来到《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向该报社致歉,并承认相关肇事人员均为霸王集团员工。
万玉华称,霸王公司员工冲击报社的行为肯定是不对的,公司会对他们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公司员工中开展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教育。
霸王集团执行官的道歉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走对了第一步。知错认错不护短,才有改错的可能。
连日来,多条与记者及其权益相关联的报道同时挤在了门户网站的热点新闻区,使我们不能不重申:要切实保障记者的合法权益,有关单位不能护短遮丑甚至打击报复。
7月27日,传出《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而遭浙江丽水警方全国通缉,而涉事公司“不知情”的暧昧态度和当地警方未及详述的“程序合法”回应令人心惊。我们感到涉事地方权力条件反射般的惯性护短——这样的护短已经到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地步。
7月28日上午,原南京塑料四厂大爆炸一时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而当地电视台城市频道正在进行的现场直播连线却被某位官员模样的人粗暴地打断:你是哪里的?哪个让你直播的?把电话给我!官员阻拦记者采访的画面就这样被原汁原味地直播了出去。“哪个让你直播的”在最短的时间内伴着视频片断成为最新的网络流行语。直播本身就是在与突发事件抢时间,横加阻拦折射出的,是怎样一种对媒体的惯性警惕和无端敌视?官员的第一潜意识居然已经是遮丑和“捂盖子”了。
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新闻机构及其派出的采编人员依法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进行正常采访、报道事实真相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因此,记者的正常采访权必须受到尊重和保护。对于粗暴侵犯新闻工作者正常采访权利,阻挠甚至殴打记者,侵犯新闻工作者人身权利的行为应依法严惩。涉事单位和地方权力部门,不能从自己的狭隘利益出发,肆意护短遮丑,甚至打击报复。
霸王集团执行官登门致歉,开了个好头,所以,我们对姗姗来迟的霸王集团执行官的上门道歉还是表示由衷的欢迎,希望霸王集团在后续正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也希望其它单位和部门从中得到启发。
20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