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亚太合作机制面对美国挑战
21世纪亚太合作机制面对美国挑战
家春秋辑 (2011-11-10)
亚太经合组织将于本周在夏威夷举行,届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这次盛会。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美国提出高调重返亚太地区之后,亚太地区形势不论在政经、军事以及有关国家间关系上都悄然地发生着重大变化。面对当今世界超霸的介入和挑战,整个亚太地区战略态势产生的变化,不仅关系着亚太地区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关系着亚太地区人民的未来和福祉,同时关系着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国家安全,值得大家关注。现将四篇有关文章介绍于下,仅供参考:
1.亚太合作机制面临选择
2. 21世纪TPP挑战APEC
3. TPP渗透于美国自身有利标准
4. 美国筹组TPP联盟
1.亚太合作机制面临选择
10/11/11
作者/来源:马孆 文汇报 http://roll.sohu.com
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两个层面,一是整个亚太地区,相对应的合作机制是亚太经合组织,二是次区域特别是东亚,相对应的合作机制包括“东盟+3”、“东盟+1”、中日韩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无论在哪个层面,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共同特点是,建立一个活动平台,但不具有条约基础,参与者藉此提出地区合作的倡议及具体行动,即人们通常所称的“软”机制,这是一种灵活协调机制,大多表现为多边会议或论坛的形式。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形成的“软”机制现在正面临“硬”机制的挑战。“硬”机制是一种固定协调机制,以签署协议和依据共同的准则行事。这一挑战的实质,就是亚太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是以东盟方式还是以美国方式来建设。
迄今为止,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体现的是“软”机制,即东盟方式。在亚太层面上,东盟早在1990年就通过了被称之为“古晋共识”的应对亚太经合组织政策,其核心内容归结为三点:第一,亚太经合组织不能冲淡东盟的地位和作用;第二,亚太经合组织应是协商论坛,而不是谈判场所;第三,亚太经合组织不应制度化,成为正式机构。
东盟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独特:第一,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起制衡作用。西雅图会议后,美国试图主导亚太经合组织进程,按其意志来操纵发展方向,实现机构化和机制化,遭到东盟的反对。东盟提出了尊重亚太地区的多样性,保持亚太经合组织的松散性、协商性、非约束性、非正式性等主张,并反对把政治、安全内容放到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要求,所有这些对把握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建设性意义。第二,对亚太经合组织的行事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亚太经合组织三分之一的成员来自东盟,后者的言行举止对前者的行事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人们熟知的亚太经合组织合作方式:“相互尊重、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平等互利;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经过协调的单边和集体行动”,就是从“东盟方式”脱胎而来,包含着后者的核心内容。
美国试图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引领亚太经济合作。《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在2005年成立时只有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个成员,美国于2008年宣布参与,并于2009年启动谈判。美国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只讨论经济议题,且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发挥的作用应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取代,其目的是在亚太地区以该协定为基础来建立自由贸易区,而该协定是以美国的标准来制定,即所谓的法治、透明、与全球标准一致,等等,实质是将美国的自由贸易理念推行到整个跨太平洋地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的扩大谈判至今已举行多轮,美国希望在未来一年内完成最后谈判,并期待这一协定能扩展至所有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最终建成亚太经合组织一直追求的“亚太自由贸易区”。
目前,东盟忙于内部的一体化建设,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建设无暇顾及。美国则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为抓手,通过设立自己的自由贸易标准,来引领亚太经济合作。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美国方式和东盟方式的抉择。
2.21世纪 TPP挑战APEC
10/11/11
作者/来源:童立群 中评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上海11月10日电 11月12日到13日,亚太经合组织(下称APEC)夏威夷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戛纳峰会的馀温中即将登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出席会议。这是自1993年华盛顿州布雷克岛APEC会议后,美国又一次主办APEC领导人会议,因此美国的区域政策新动向备受关注。由美国主导,包括秘鲁、美国、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和越南参加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係协定”(TPP)被认为是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重要抓手。据悉,TPP部分议题已经结束谈判,现有成员国将在APEC夏威夷会议期间宣布“重大进展”。另外,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已经定于11月10日在APEC期间宣布日本将参与TPP多边谈判。
有专家认为,TPP的出现可以称之为亚太区域合作中“硬机制”向“软机制”——APEC的挑战。美国希望将TPP打造为“一个面向21世纪的、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自由贸易协议”,该协定成员所进行的经贸自由化谈判包含更高标准,如环保、劳工、知识产权、政府採购等,是以各项标准为基准的贸易自由化谈判。TPP协议寻求缔约国10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一旦达成,就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比之下,APEC会议是建立在协商一致基础上的,成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弹性”机制。有观点认为,美国在APEC的框架下强力推进TPP的“小集团”,其架空APEC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TPP的谈判虽然仍面临很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TPP已经成为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框架,TPP最终将取代APEC。
与“替代说”相左的观点则是“互补论”。有学者反对现在就提TPP取代APEC的说法,理由如下:
一是美国在亚洲的存在,是增强还是继续遭到削弱尚没有结论。夏威夷峰会上美国是否能如愿以偿宣布TPP谈判结束还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美国对APEC立场的也在徘徊,还需深思。
二是在处理亚太多边经贸问题的APEC机制框架下,远景目标是最终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而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道路,目前的高质量、有法律约束力的TPP是朝着“亚太自由贸易区”努力的一个有益“探路者”而已。
三是TPP只是一个经济贸易协定,还不能称得上不是一个亚太地区建设的机制。APEC这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机制,讨论议题更加广泛,为TPP领导会晤,以及未来新成员加入TPP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四政治因素是美国力推TPP的重要原因,不能单纯的以贸易自由化的立场观察TPPD的发展。据此,儘管TPP来势汹汹,但不现在就给TPP和APEC的命运下结论为之过早。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TPP与APEC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亚太地区机制建设的演进和发展。
无论是“替代”还是“互补”,一个基本的共识是:由于TPP的出现,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和机制建设正在“变”,美国的态度和政策正在“转”,使得中国的亚太区域合作战略必须要“调”。有专家认为,对中国来说,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而非一般性的FTA合作看待参与亚太区域合作的重大意义。
首先,APEC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加入APEC的20年来,中国利用这个平台走向世界。
其次,参与区域合作为中国积累了重要的区域经济治理的经验,从而为未来树立全球经济治理的新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后,中国在亚太区域合作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又合作的态势无法避免。中国在处理中美关係时必须要考虑亚太区域合作中中美协调的问题。
TPP与APEC的博弈也说明,多样性是亚太地区的最大特点。这种多元化趋势,导致区域合作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地区的机制与机制建设,呈现越来越複杂、也越来越分裂的局面。迄今为止,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出现。对参与者来说,无论是TPP还是APEC,建设地区机制时间和任务都更加紧迫了。
中评社特约记者童立群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人员
3.TPP渗透于美国自身有利标准
10/11/11
作者/来源:财汇资讯 http://news.cnyes.com
中新网11月9日电香港中通社8日发文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每年一度的峰会本周将在美国夏威夷登场,东道主“事先张扬”,欲借机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係协议”(TPP)定调。不过,中、日、韩等APEC“重量级”成员均尚未加入TPP谈判,各自立场或于峰会期间明朗化,亚太经贸整合酿变局。
文章摘编如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每年一度的峰会本周在美国夏威夷登场,东道主“事先张扬”,欲借机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係协议”(TPP)定调。不过,中、日、韩等APEC“重量级”成员均尚未加入TPP谈判,各自立场或于峰会期间明朗化,亚太经贸整合酿变局。
在国内面临低增长、高失业率,国际经济重心和活力“东移”的情形下,美国将此次峰会视为推动TPP、抢占亚太市场的绝佳时间窗口。此间有专家分析指出,美国不仅意在为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拔高”标准、树立新“样板”;更要以TPP为杠杆,从战略角度提升其在亚太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为“无缝的区域经济”,重点讨论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扩大贸易;促进绿色增长;以及加强规章制度合作等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指出,TPP正是串联上述议题的核心,当中渗透着于美国自身有利的标准。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口中,TPP是一个“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贸易协议(FTA)。“传统贸易方面条款很严,比如要求货物贸易100%自由化,无例外品目;还涵盖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劳工和环境保护等广泛议题,都是美国的‘强项’。”陆建人对中通社记者说。
TPP本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在2005年发起,起初并不为人关注。直至奥巴马政府上台,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具体行动之一就是2009年开启TPP谈判,随即引发滚雪球效应,TPP成员至今扩展至9个。
美国积极主导推动TPP,各亚太经济体反应不一,日本或许是最进退维谷的那个。去年表示将与TPP相关国家展开讨论,今年经济却遭受地震海啸、日元升值的打击,讨论被搁置。更大的障碍则在于农业的脆弱及维护农业势力的强大。
但内阁更替后,新首相野田佳彦态度明确。据日本媒体报导,尽管农民强烈反对,野田已定于10日举行记者会发表加入TPP谈判的声明,并希望在APEC上参与建立TPP基本架构。
TPP在日本再度升温,有分析认为韩国起了催化剂作用。上月美国国会批准了拖延多年的美韩FTA,明年就要生效。陆建人指出,日韩在电子、汽车多个领域存在竞争,农业情况也相似。若日本加入TPP谈判,韩国随时跟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亚太领导力量的一元,中国如何看待TPP亦备受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对包括TPP在内的有利于亚太经济融合和共同繁荣的合作倡议持开放态度。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7日谈及此次APEC峰会的重点议题和倡议时说,美方对一些成果的预期设想过高,超出多数发展中成员的承受能力。各经济体处在不同发展阶段,需差别对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认为中国应积极研究关注TPP,他不担心规则制定完全由美国主导,因中国手握两张“王牌”:未来一两年内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市场,以及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他指出,中美在亚太有共同利益,互补性需求为主流。
4.美国筹组TPP联盟
10/11/11
作者/来源:人间福报 http://www.merit-times.com.tw
本报综合外电报导 亚太经合会议(APEC)今天在夏威夷登场,美国总统欧巴马拟在会中宣布和八个太平洋国家签署协议,筹组「泛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联盟,并希望再纳入中国和日本两国。大陆是否愿意加入举棋未定。中国对于美国为今年APEC设定的目标有些质疑,认为好高鹜远。香港媒体称,中、日、韩立场可能于会期间明朗,亚太经贸整合酝酿变局。
《美国之音》引述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说,美国决定在欧巴马总统的家乡夏威夷州举办亚太经济合作论坛,显示认真态度。但他也质疑部分目标设定的现实性。吴海龙说,「与会各方对美方提出的这些重点领域和倡议,总体上持积极态度。但美方的成果预期设想太高了,超出开发中成员国承受的能力」。
TPP本来是二○○五年由汶莱、智利、纽西兰、新加坡签署的协定,规模并不大。但是美国鑑于东亚区域整合日有进展,中国大陆影响力日增,于是亟欲「重返」亚洲,维持其领导地位。因而在二○○八年表明愿意加入TPP ,更自二○○九年起展开具体行动。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美国于二○○九年十一月提出扩大泛太平洋伙伴关係计画,借助TPP既有协定,打算进一步扩大内容,提升层次,全面主导TPP谈判;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係协定也因而更名为泛太平洋伙伴关係协定。
香港《中通社》报导说,美国在国内面临低成长、高失业率,以及国际经济重心向东亚移动情况下,把这次亚太经合会非正式领袖会视为推动TPP、抢占亚太市场的绝佳时机。引述大陆学者指出,美国不仅意在为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提高标准、树立新「样板」;更要以TPP为槓杆,从战略角度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主导权,TPP「渗透着于美国自身有利的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陆建人表示,TPP「传统贸易方面条款很严,比如要求货物贸易百分之百自由化,无例外品目;还涵盖智产权、服务贸易、劳工和环境保护等广泛议题,都是美国的『强项』。」
陆建人认为,大陆应积极研究关注TPP,做好随时加入的准备。他不担心美国完全主导制定规则,因为大陆有两张「王牌」:未来一两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市场、世界第一的外汇存底。他认为中美在亚太有共同利益,互补性需求是主流。
目前共有澳洲、汶莱、智利、马来西亚、纽西兰、秘鲁、新加坡及越南等加入TPP谈判。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