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宴腐烂变味,赴宴者怒撕请帖
儋州市大成镇一干部当日高调为儿子考上大学办升学宴,据称将摆45桌。一赴宴者“觉得没什么意思又不得不去”,怒将请帖撕烂后扔进路边垃圾桶,感慨地说:“不到10天时间,我就先后喝了4场升学酒,实在吃不消了。”(2010年08月23日海南特区报)
“你拍三,我拍三,陪酒人员在旁观,打着饱嗝还在灌,脸上冒汗心抖颤。”这是一位赶赴过不少升学宴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真实感受。何以“心抖颤”?那是因为一些升学晏并不单纯,参宴者要送价值不菲的“红包”。一般要封多少红包,那要是看行情,看对象,三五百元是起码的,一两千元是正常的,要是对方官职高,上万元也说不定。
君不见每年7月、8月,酒家都会打出升学宴的广告。其价格最便宜的也是每个人头68、88元,那白酒更是无底洞。每个价位的宴席还都取了响亮的名字,如“金榜题名宴”、“展翅高飞宴”、“状元及第宴”等,并且“越贵越有人下单”。
孩子金榜题名,原本是高兴事,合理庆贺也属应该。我国自古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夸耀,为了表达喜悦之情,庆贺之意,“吃”上一顿,未尝不可。但一些黑了心的官员却让升学晏变了味,成为他们除借生日寿诞、生病住院、长辈丧葬、儿女婚庆等谋财外的敛财新渠道。
看看升学宴的操办者和座上宾就会一目了然。只要到各酒店的停车场走走,就会发现不少是公车和有钱人的豪华车,操办者和客人中,不乏机关公务人员和老板。一般赴宴的人,都会自觉或忍痛送上红包或高档礼品以示祝贺。
有人或许会说,不去不行吗?从大道理上说,当然行!但实际上还真不行。这不只是因为国人爱面子,领导干部子女升学,不去“随礼”说不过去,更是因为作为下属,如太那个了,会被穿“小鞋”,“不怕官,就怕管”,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但是,如果任由变味的升学宴泛滥下去,不仅会助长腐败行为,而且会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为确保升学宴不沾染腐败之风,各地也多建立了一些规定,只是很难落实。因为那些官员们心虽黑,脑子却聪明,都在“与时俱进”。既然不让大操大办,那就“小操小办”,“任务”分解,多办几次;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如此变相办宴还真让你纪检部门想查也无从下手。将孩子作为敛财工具,且不说有变相培养“贪二代”的可能,最重要的是它给反腐出了新的难题。良好的包装在一定程度上让监督、规定处于难以置喙的尴尬境地。
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当然也不是。升学宴其实是由贪官、官员下属、酒店三方面勾结起来构成的贪污腐败链,只要真管,就能将其打破,就能给升学宴正名。试想,如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罚要罚得“痛不欲生”,要让贪污的官员和行贿的官员“赔了夫人又折兵”,对于酒店则实行“连坐”,还愁变了味的升学晏继续泛滥吗?!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