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

火烧 2011-11-0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中国社会中铜臭味泛滥的现象,包括教师受贿、学生干部需花钱、礼品回收生意兴隆及公务员受贿等,反映社会物欲横流的问题。

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

参考家园 2011-10-31 12:02:22   来源:《参考消息》

【日本《朝日新闻》 10月30日文章】题: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

学校也不再是净土

“我明白自己要是干了这种事,就彻底堕落了,但我最终还是把学生和教育理念抛在了脑后。”

张德军(化名)30多岁,是东北某高中一名教师,几年前他开始负责教师招聘工作。在对几名男女进行面试之后,一名男子给他打来电话说:“无论如何请帮个忙!”两人后来在餐馆见面,这名男子拿出高档烟酒和装了1万元的信封递给了他。这大概相当于一名普通教师四五个月的基本工资。

一名女生也与他联系上了,这名女生意味深长地暗示他说“可以做任何事情”。结果他与这名女生发生了一夜情,并接受了5000元贿赂。虽然其他面试者的成绩突出,但他最终还是录取了这两人。

张德军曾经在日本留学,研究生毕业。他曾经的理想是“培育优秀的人才,充当日中之间的桥梁”。

回国后他开始到大学应聘。虽然他觉得挺有把握,但负责招聘的人明确表示:“成绩不错,但应聘者实在太多。”这期间,在大学工作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花5万块钱可以帮你解决。”

他谢绝了,企盼的录取书最终没来。后来他又应聘了几所大学,但要价都在5万至10万元。虽然最终他当了中学教师,但当初追求理想的热情已荡然无存。

学生当干部也同样需要花钱。新入学的一名学生的母亲曾多次拜托张德军让她孩子当班长。并说这样就可以在她开的饭馆吃饭不花钱。她还送来了购物卡。据说在考大学的时候,当班长的学生可以受到优先照顾。

独生子女政策和就业困难,使得偏重学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不惜血本。

他有时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不过,与关系很好的朋友和同事聊完这种事之后,对方的回答是:“大家都这么干。你现在终于长大了。”

礼品回收生意兴隆

在上海商业街的一家小店挂着“回收”的招牌。这是一家收购礼品的店铺。客人通常是在不引人注意的夜晚来这里。他们带来的大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高档茅台酒和“中华”牌香烟。

有的客人每月来四五趟,每次都换回几万元。40多岁的老板私下说:“90%来这儿的都是公务员和医生,他们收受贿赂和礼品来换取现金。”酒和烟最后都卖给宾馆和饭店。

在中国,请客送礼是家常便饭。想让医生对病人用心治疗,就要给医生送红包,这是常识。虽然很多医院公开声称“不收红包”,但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对于经商的人来说,贿赂似乎成了“必要的开支”。在东北的一家饭馆,消防部门以消防设施违反规定为由要求罚款1万元,老板将1000元塞到执行人员的口袋里,罚款就变成了1000元。这位老板说出了实情:“越是不给就越倒霉。”

“金钱关系决定一切”

本来应该揭露和报道腐败现象的记者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某位记者关注地方城市发生的强制拆迁事件,对抗议的民众进行了采访。当地的一名政府人员在高级饭店请这名记者吃饭,要求不要报道。之后,这名记者从第三方那里收到了“封口费”,结果取消了采访。

在中国,要使报道对自己有利,很多时候要向参加记者会的记者们发放“红包”,记者在收到红包后就不会有反感。据地方报纸的记者透露,一般的记者每年收到的红包等工资外收入在5000至10000元,如果是中央媒体的记者,那么后面再添个零。

中国的腐败已经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整个社会弥漫着“金钱和关系决定一切”的风气。有能力的人才被埋没,财富集中到有权人的手中。社会不公越来越明显,共产党已认识到这事关党的生死存亡。

中国政府2010年底公布的首部反腐白皮书显示,2003年至2009年,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案件24万多件。平均每年3万件以上。相比之下,日本警察厅去年查处的贪污案件仅有78起。虽然统计数字足以说明腐败的严重,但估计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政府并未对此坐视不管。近几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等高官相继因贪污案件被查处。中国正在建立高官财产申报制度。然而,在检察人员和法官都卷入腐败的情况下,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s3.html

新华视点:揭秘暴利百倍的“合格”潲水油

新华网 2011年10月17日 16:33:16

                                  

2011年5月21日,重庆市渝北区警方查获一生产、销售潲水油的窝点。就在“地沟油”人人喊打之际,另一种问题油——“潲水油”也浮出水面。重庆九龙坡区近期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炼成食用油,除了肮脏不堪外,还面临和“地沟油”一样的检测难题——其多项指标竟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新华社发

     新华网重庆10月17日电  题:揭秘暴利百倍的“合格”潲水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晓磊、张翅

    就在“地沟油”人人喊打之际,另一种问题油——“潲水油”也浮出水面。重庆九龙坡区近期破获的“潲水油”大案表明,不法商家把喂牲口的“潲水”提炼成食用油,除了肮脏不堪外,还面临和“地沟油”一样的检测难题——其多项指标竟可达到或接近食用油相关检测标准。

    潲水变食油 居然能“合格”?

    “潲水油”是从俗称“潲水”的餐厨废弃物中提炼而成的。前不久,重庆九龙坡区警方联合行政执法部门,摧毁了一横跨重庆、四川、云南、河南、湖南、贵州多省的“潲水油”产销链,其产量足以危害2600多个家庭一整年。

    记者发现,这种油从潲水桶到餐桌,只需经过收集、粗炼、中转、精炼、销售五个环节。

    以不法商家曹先合为例,他从2009年开始经营“潲水油”,从重庆大学城等地的食堂、餐馆大量收集潲水,先后在重庆沙坪坝区和九龙坡区开设地下“潲水油”作坊。办案人员说,潲水在作坊里经过熬煮,较重的残渣会沉底,锅中的油质经过抽取,就变成了“潲水毛油”,卖给下家。

    中转环节以商人徐科为代表。从2005年开始,他从重庆等地收购“潲水毛油”,销往外省从中牟利。

    精炼环节一般在专业炼油厂,例如重庆永川“冠南丰硕油脂加工厂”,用专业设备对毛油进行多道工艺处理,制成成品“潲水油”,销给当地一些粮油食品公司。粮油食品公司则以“调和油”名义销往农贸市场。

    “潲水油”的危害面究竟有多广?记者了解到,仅仅曹先合一家就累计炼出“潲水毛油”120多吨,能制成约80吨“潲水油”。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潲水油”在某种意义上居然是“合格”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和“地沟油”一样,“潲水油”也面临检测难问题。目前食用油检测标准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几项,而“潲水油”竟然能达到或接近这一标准。

作坊里肮脏不堪  餐桌上难辨真伪

    “合格”的“潲水油”到底是否卫生?一位“潲水油”制作窝点附近的居民说:“都晓得它很脏,但你绝对想不到它‘恁个’脏!”

    记者在九龙坡区警方端掉的一个“潲水毛油”制作窝点看见,作坊是废弃养猪场改成的,砌有多个巨型水泥池,大的面积近10平方米,专门盛放用于炼油的残羹剩饭,花花绿绿,明显腐败霉烂。旁边还有直径约两米的大锅,上面沾满秽物,专用于熬煮“潲水”。现场污水横流,酸臭味刺鼻。

    附近村民说,黑窝点开工后恶臭难闻,大伙常被熏得难以忍受,家里蝇虫成灾。记者看见一位村民现场取出一张20厘米见方的捕蝇纸,不到半小时就粘了黑压压一层苍蝇。

    这样炼出来的油为何能“合格”?九龙坡区办案人员说,不法商家能自行检测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等指标,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多道工艺,美化产品的气味和口感,在餐桌上难辨真伪。如被查处的永川区一家不法炼油厂,拥有超过300只油桶、10个炼油罐及锅炉等全套设备,炼出的“潲水油”在多项指标上接近“达标”。

    办案民警表示,在惩处依据上,目前尚无明文规定“潲水油”是有毒有害食品。在定罪时,必须认定其“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或是“有毒有害”。而相关鉴定部门只能对“潲水油”的一些具体指标进行量化鉴定,很难认定其“有毒有害”,这给严惩不法商家造成困难。

    暴利百倍催生污油 检测标准亟待完善

    不法商家之所以挖空心思炮制“潲水油”,原因在于其高达百倍的暴利。

    案件显示,从食堂、餐馆回收潲水的价格很低廉,有时只是象征性给点钱,而炼出“潲水毛油”就能卖到约3000元一吨,扣除燃料、场地、人工成本后,暴利可达百倍。中间商购进“潲水毛油”后,以每吨约5000元的价格卖出,每吨又能赚上一两千元。

    下级炼油商的利润空间也很大。案情显示,炼油商每购进一吨“潲水毛油”,大约能炼出0.7至0.8吨成品“潲水油”,售价可达每吨八九千元,变身成农贸市场的散装“食用油”后,零售价可达每吨近万元。

    巨大的利益驱动,让“潲水”回收利用的正规渠道受阻。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潲水”本应统一回收处理,即便炼油也应作为工业用途。但一些餐馆、食堂的管理人员往往更愿把“潲水”卖给不法商贩,以便得到一些好处。不法商家炼出“潲水油”后,喂牲口显然不划算,如果作为工业用途销售,价格也仅为每吨四五千元,比食用油的售价低很多,所以“宁给人吃,不给猪吃”。

    重庆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丁新正说,违法犯罪的利益诱惑越大,就越要给以足够威慑,依法严惩,否则难以斩断毒根。目前对于“潲水油”的具体危害还缺乏明确说法,亟待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研究。对食用油的检测标准也应尽快加以完善。

    要想制止“潲水油”回流餐桌,还应从餐厨垃圾的收集和处置入手。目前,九龙坡区正在探索餐厨垃圾“协议收运管理制”,对餐厨企业的垃圾签约收集,用专门车辆运送,统一中转,以切断“潲水油”的源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fe3e0102dwrz.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