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为什么说我们上面的领导该换换秘书了

火烧 2011-10-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质疑领导秘书照抄文件,导致政策雷同,文艺发展困境,基层反馈真实,毛主席语录错误引发反思,揭露秘书工作问题。
有这个想法已经有很多年了,之所以今天才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以后,感到有些面熟。认真想了一下,是在2007年的第八次文代会上,也是我们的中央领导人也向全国人民提出了这样让人振奋的口号,最振奋的就是我了。

    那个时候,我还在深圳的某编辑部做事,在深圳图书馆看到了那个报道之后,我兴奋的几天都没有睡好觉,而且还激动的把我们领导人讲话的精华部分(让我感动的部分)恭恭敬敬地抄写在我的笔记本上,经常翻翻看看,经常受到震撼,觉得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春天即将来到了。不久后还辞了职,专门跑回北方到农村去体验生活,观察当代农村的实际社会状况,调查当前农民的真实思想愿望。还在艰难的情况下,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写出了几个戏剧和电影剧本,并陆续寄往该邮寄的地方。

    当时,我满怀信心的期望着,一定会有人欣赏我的作品,给我打电话约请我去谈剧本。事实也果然不出我的预料。不久,就有某电视台和某剧团打电话过来,请我把我的电影剧本发给他们,请我去约谈,这下我更加信心十足了。然而,剧本邮寄过去了,但如泥牛入海。也去某剧团约谈了,他们表示由于资金原因,不能进行排演。冷酷的现实,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人乃至绝望。那时,我总认为是下面的领导没有积极响应中央领导的指示,只能仰天长叹。

    去年在北京,我在北京图书馆看到一本书,是某教授写的,很有思想,观点独特,写的非常好。又认真一看,竟然和2007年中央领导人在那次文代会上讲话的观点无比相似。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中央领导的讲话不是自己的观点,是采用一些专家教授的。这次看到这个文件和那年的内容相似,想必也是秘书们所为,是从别人的文章中抄写过来的。不知道这次的文件能否和上次一样,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呢?秘书啊秘书!你们真的是清谈误国啊!

    第二件事,是我来到韶山后的第三天,我正在毛泽东广场上发书,一个貌似退休教师的老人主动向我要了一本,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是以坚决拒绝的态度对待我的赠书行为,让我非常失望和伤心。第二天,他又来了,但是表情非常严肃,他板着脸告诉我:“你把最基本的东西都弄错了!不要在这里发了。”

    我大吃一惊,因为我知道自己编选的这本《毛主席语录》是有几个地方出了差错,但都是一些枝节问题,(有的是我的问题,有的是印刷厂的排版问题。)比如第147条的下面的“第四卷”应该是“第五卷”,还有一些标点符号等。但如果最基本的东西都错了,这可是大问题。我赶紧谦虚第请教说:“大叔,是哪里错了?”

    他拿出《毛主席语录》,斩钉截铁第说:“第二页的那段讲话,不是胡锦涛说的,是江泽民说的。”

    我想了想,觉得是他误会了,因为胡锦涛总书记这段讲话是我在一本书上专门抄下来的,是从胡锦涛2003年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下来的。而且这段讲话我多次在一些文章里引用过,我敢肯定不会错的。于是我便把这些告诉了他,但他仍然板着脸坚持说是我搞错了,口气不容质疑。我给他再三解释他都固执第说我搞错了。还说如果我不信的话可以到毛主席纪念馆看看去。当是已经是下午六点,我决定第二天去毛主席纪念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由于我也有很大的把握,我甚至还认为是他错了或者是纪念馆搞错了,当我这样说的时候,性格倔强的他甚至急得要跳起来。

    第二天,我去纪念馆看了,是在最后的一个展馆,果然写着江泽民写的几句话(在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前面的一句是和胡锦涛的讲话基本是一样的,但后面就有所不同了。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那位退休教师那样说呢!

    我当时就明白过来了:其实我们领导人的一些讲话都是秘书写的,不过是把后面的一些字句改变了一下。

    让我虚惊了一场,之后,我又理直气壮的去发书了。

    唉!都是那些秘书们惹的祸!所以,我认为有的中央领导应该换换自己的秘书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