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水平和社会风气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一定感到很奇怪,文化水平和社会风气并没有什么关系,怎么扯在一起了?是的,文化水平和社会风气是没有什么关系,但“过去将来”却老是把它们扯在一起,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过去将来”最反感人们说前三十年社会风气好,更反感别人说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如前三十年。对此他写过不少批驳文章,但从不摆事实,只是想当然的发表一些空洞的议论,显得特别苍白无力。用文化水平高低衡量社会风气是他最爱谈的话题。最近,他又在一篇题为《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比六七十年代倒退了的都有些什么样的人》一文中,振振有词地说:“只要知道六七十年代,全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是文盲,就能说明他们所谓的‘风气’、‘精神面貌'都是站不住脚的。对于经历过的,稍微有些思考能力的人,他们的一些说辞都不攻自破,根本就不值一驳。”他还强调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了,法制建全了,反而风气不如以前了,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这些话,他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说过。其中他最强调的一点是,文化水平低的人思想觉悟就低,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好。文化水平高,人的思想觉悟就高,社会风气自然就好。这种妄顧客观事实的推理是十分荒谬的。
首先,有一点必须搞清楚。“过去将来”说六七十年代“全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是文盲”。这是胡说八道。刚解放时,全国确实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是文盲。那是旧社会的黑暗制度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多次开展扫盲运动,运用扫盲班、夜校等形式对广大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到六七十年代,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摘掉了文盲帽子,文化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凡经历过毛时代的人都会记忆犹新。由此可见,“过去将来”说六七十年代“全国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是文盲”,纯属造谣诬蔑。
关键还不在于文盲率的问题,关键是文化水平不高就断定“所谓的‘风气’、‘精神面貌'都是站不住脚的”。现在“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了,反而风气不如以前了,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站不站得住脚,有没有道理,我不跟你进行什么空洞的推现,还是睁大眼睛看看事实吧!客观事实是,前三十年没有贩毒吸毒,没有嫖娼卖淫,没有聚众赌博,没有制假售假,没有拐卖人口,没有黑恶势力。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都被荡涤得干干净净。但八十年代后,这些丑恶的东西又沉渣浮起,死灰复燃。嫖娼卖淫出现了,贩毒吸毒出现了,聚众赌博出现了,制假售假出现了,甚至连拐卖人口,黑恶势力也出现了。这一切难道不是事实吗?你否认得了吗?
就是你说的“文盲率高”的时代,助人为乐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是极普遍现象,搀扶跌倒老人和搀扶老人过马路比比皆是。小偷有人抓,行凶有人管。见到小偷和行凶者,大家都挺身而出进行制止。见义勇为隨时隨处可见。大街上不但贴有“失物启事”,还贴有“拾物招领”。连小学教室里都挂有好人好事记事本。小学生们争先恐后做好事,比如擦洗黑板,打扫教室内外卫生,修理课桌椅,等等,争取登上“光荣榜”。八十年代后,你在公交车上看到几个给老人让座的?你在大街上看得到“拾物招领”吗?人们见到小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见到有人行凶立即绕开走。你见到小学教室里挂有好人好事记事本,小学生们争先恐后做好事吗?总之,前三十年好人好事有人做,坏人坏事有人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舍己为人尉然成风。今天,这一切很难看到了。
由此可见,社会风气与文化水平并没有关系。文化水平高并不等于思想觉悟高,社会风气好。要说文化水平,前三十年广大劳动群众文化水平是不高,但他们思想觉悟高,能拾金不昧,能助人为乐,能见义勇为,能舍己为人,能克己奉公。现在,“平均受教育水平提高了”,但思想觉悟并不高,例如清华教授怒斥清华、北大培养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公知们的文化水平高吧!他们思想觉悟高吗?他们干过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吗?他们克己奉公吗?从没有。他们个个是极端自私者。文化水平高的这些人能酿造良好社会风气吗?
铁的事实证明,文化水平高不可能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只有思想觉悟高才能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而人们的思想觉悟不是靠文化水平,而是靠正面的思想教育提高的。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用舆论工具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宣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树立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组织广大群众读毛选,看红书。特别是毛主席的“老三篇”,亿万人民是反复阅读,从中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群众认真阅读《红岩》、《青春之歌》、《金光大道》等催人上进的优秀文艺作品,广泛传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催人奋进的歌曲。通过各种思想教育,亿万群众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熏陶,在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因而,造成了一个“自私自利为耻,乐于奉献为荣”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而八十年代后,舆论工具掌握在公知们手中,他们宣传什么呢?他们拼命宣扬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鼓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拼命鼓吹“一切向钱看”,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有钱就是大爷”,把人往钱眼里带,使其变成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在这种氛围中,很难看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克己奉公了。现在的文化水平是普遍提高了,但道德滑坡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用文化水平判定社会风气才是真正“站不住脚的"。这种“说辞”才是真正的“没有道理”,“不攻自破,根本就不值一驳“。
总之,事实胜于雄辩。“过去将来”刻意回避事实,在那里进行空洞的推理,胡诌什么文化水平高的社会风气肯定比文化水平低的社会风气好。这是在强词夺理,在铁的事实面前会被击得粉碎。收起你的空洞推理吧,不要再丢人现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