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农村建设的再讨论
对新农村建设的再讨论
按:肖磊同志整理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十年后中国农村将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主义高潮》,是关 于李昌平 教授的学术交流备忘录(1)——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是新集体经济或新合作经济主导的混合型经济。看了这篇文章后,决定以本文为底再对有关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做一些详细的讨论。因为李昌平同志是当前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大家,很有名气的,所以这里其实也就是有借其大名来宣传新农建设的个人一已之见的意思,从而地为国、为讨论增一份光热,以广交流。
李教授通篇的主要观点基本上都很对,但是这个题目我却首先认为有些不大好,何以见得是十年后中国农村将逐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主义高潮?也就是问为什么是十年以后而不能是现在呢?抑或三五年之后呢?难道我们今天不是正在提倡新农村的大建设吗?这究竟是从哪里说起和从什么地方推论而来的呢?因为要知道如果真的是等十年之后乃高潮的话,恐怕我们未来中国的情形是并不大好预料的;更是因为我们这里正在说,有关新农村的科学大建设有着重建社会主义的根本重要之意义!在现阶段没有科学新农村建设的首先之大变革、大转变,那么其甚或可以说社会主义的重建就是等于一句空话!为什么?因为科学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足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重建与变转的根本基础;因为是在一切的变革方式中这是最为简单的、也是最好与最为行之有效、乃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了;因为我们的共产主义革命建设之行进其实也正是主要地在此处打着了车;因为我们如果连种最为容易的办法都认识不到与不能真正地建设它,那么也就不必再去侈谈别的什么转变与变革了!
因此,要是从今而后逐渐地真正科学建设起来,那是恐怕根本就不需要上十年的时间,则举中国之面貌早就换成新颜了!新农村怎样建设的问题,那根本不是个问题,因为把全中国的所有农村重新规划和重建一下——假如有充分的钱财的话,需要多长时间?恐怕也至多需要三五年!如此足矣!那么科学的新农村大建设能否做到很有钱呢?这其实也就是怎样地才能有钱和究竟具体该怎样建的问题。这当然是个经济学问题,也更是个历史社会革命学大问题。把现在的农村全毁了,重新地在原地方小集中一下,我想它肯定不会很有钱,那么恐怕还真得上一二十年才能建设好。为什么?因为它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发动群众,它将根本地取决于现今上面的根本支持与农民本身一定的经济实力,而实际上现在的经济实力又都是很有限的,并且那样去做更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无聊的瞎折腾,有关这个问题后面可再说。
而真正的科学的新农村大建设则完全地将与此不同,我们的战争是人民的革命战争,同样地,我们的经济建设亦将是人民的经济建设。人民的城市,人民来建设之,斯谓之经济与人民的经济建设。因此那将自然是会有钱的。钱是什么?钱不过就是一种等价交换的纸币工具罢了。但这又岂是那些小集中化者所知道的?因此科学的新农村大建设将是一个全局性的大运作,大家也都完全没有必要去害怕,因为其实是形势越大而才会越有利和最容易发展与建设。相反,鼠目寸光裹足不前唯唯缩缩,岂可真能与之谈天下的变革!昨天总路线大跃进等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或者今天我们却完全能够做到,这更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历史社会又很发展了一阵子,所以从而地积累起了一定丰富的物质之基础,不是都在说这过剩那过剩了吗?没有关系,想必一用就不剩了;因为我们有了先前的失败的经验教训,从而地就会主观上来积极地总结一下;更因为我们将有着先前所不真正知道的科学的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之道,以及时代也给予了我们以很好的重要的历史机遇的缘故。
这里面最主要的一点,比如说这里所提倡的新农村建设吧: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组织化,它与我们过去的建设和主张有什么异同?那是差别完全大了去了。把举中国农村经济从而真正地化作为一个科学的完善的整体来动作,此其不同。因为先前的所谓统一运作并不科学彻底,这就是农民组织化与经济的统一化的一方面;而农村的城市化更是先前所未有。先前的运作并不是这样的,那是把一个国家更分成了无数的零散的小整体,在其间搞什么的合作化,结果实际给搞成了一锅粥,那是根本不知道经济建设道理,因此又谈何能真正的很快地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又怎么能真正统一动作起来很快实现其科学变转?农村是农村,城市更是城市,把农村和城市还是仍然根本对立与割裂起来,却整天去搞什么的城乡之互利化等等,那都是完全失之了要旨。不知道农村是要向着城市根本发展的,要想消灭城乡差别恐怕也只有消除城市和农村的根本差别,而怎样消除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也只有全面实现城市化之一条路。这正如同我们要想取消地方之间与脑体之间的差别,也必须要搞人民的科学公有经济一体化才行,凡此等等。经济上是如此,政治体制上亦是如此,秦始皇怎么搞,我们现在还依旧是秦始皇郡县制的老一套,然而大家却为什么还是如此热衷于过去,乃至不知道一点点的变革呢?
我这里并不是要批判过去,因为我们的认识应该总是在随着实践不断加深的,这是仅仅只是要借对其评论来讲述与强调今天的科学建设之正确道路的。经济危机、下岗失业、生产过剩,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因为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体制,而体制的问题需要重新转回来。科学的新农村建设正是处在这个极有利的机遇之内,有着挽澜回天的巨大历史作用。我们不能决定它能否真正地去实行,因为所谓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它决不应在于它的具体经济建设之道,而是主要地在于它乃是一个根本的政治性的问题,但我们却是不是完全应该看得到与指出和提倡这一科学路径?
我上面这些话,也并不是主要对李昌平同志而言的,更是为了争取和说事理而用之的。因为总有那么一部分学者,一整天是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那是说上一百遍,他也决然学不会个一二三子丑寅卯来,那是只管他自己津津有味的平庸狭隘的乡村什么什么毫无意义之流东西的研究。他就是看不到新农村建设有着这个巨大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因为他好像根本看不到我们中国的客观现实情形,说到底,一句话:乃更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对经济和对农村建设的一窍不通与一无所知!可能是人微言轻,但人微与言论的正确与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研究啥说啥,搞一行专业总是得连有关这一行专业的、这些业已经说明得很清楚的东西能彻底弄得懂它,否则真的也算不得我们的很高明。好了,今后这一种人可以休了,再这样下去搞一些乡村什么研究的等而言不及科学新农建设之大义,我想恐怕除了误国殃民之外,那是绝对不会再有什么别的一点点的好处。
如在先前,有这么一种论调,它强调搞科学集中化会使粮食减产,而现在,李同志这里则说:“产量问题不重要。中国的农产品除大豆以外,基本上都不缺。中国现在的粮食产量只是十亿亩耕地的产量水平,根本不会缺粮食。”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科学的农业现代化,在人民社会在科学的经济体制里,那是绝对只能增产而不会减产的,然而正是这个错误言论曾经是妨害新农村大建设农业集中化的最主要之观点吧?怪论很多,后面还有,农村(乡村或镇)的重新小集中化也还是一例。
研究农业不知道农业现代化集中的优势与趋势,研究农村不知道农村的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研究经济不知道啥是经济,研究社会科学的不知道人类科学社会建设的根本道理,这都算哪门子专家与学者?一整天都是在搞什么乌七八糟的学问来着?科学的社会主义之所以不能很好和彻底建立,那不是别的缘故,乃是根本地与我们的知识及人们的觉悟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如果什么都不能真正地知道和了解它,也就是什么其实压根都不懂,那么恐怕就是一百万年,永远的永远我们也都别想真正建设起一个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来,都究竟是在忙活的个啥呢?
所以我还要奉劝一下那些研究农村问题的专 家学者 先生们、共产主义者们,要多看书、勤思考、说对话。上面说了,对科学新农村建设能否真正进行,我们没有决定力量,因为它是一个政治问题,只不过应尽量地去争取而已。但是,一些话还是要说清的:如果连这些东西都不能知道,连这些最容易做的事情都已经不能做了,或者说共产主义者们都没有这个实际能力,那么你们还在期盼什么?而我们又还能指望什么呢?看起来好像马克思主义最好闹什么革命斗争,或者只会仅仅地把眼光盯在三十前的合作化上,那么,亦完全可以休矣!都最好别在扯了,还是老老实实过非社会主义的社会吧。机不可失,时不可再,走过这个村也就是没有这个店了,中华之垂亡衰落或许可立足而待,那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好更科学的办法了!然而到现在为止,好像都还是糊糊涂涂没有一点点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政治眼光与经济水平,更去空谈什么十年之后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那是恐怕过此以往,嗟无及矣!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建社会主义其实也只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都是应该知道的:因我们的建设首先正是在经济,且更主要是在此三农建设上打着了车,所以有效地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也就是实际上正好解决了通向重建社会主义大道的最大根本障碍,从而地能实现新时期的大变革。人的社会和革命问题,不正是人民群众的组织化问题吗?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了、只要我们的最广大农民先行动起来了,在此三农问题上实现了新科学三化,那么举中国全部农村变成了新城市、而农业又实现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农民更实现了其科学的正确的组织化、从而地变私有市场为公有市场,我们看这不是基本上就已经实现了大变化了吗?要是中国的农村都实现了如此之变革,那么不也就是基本等于全中国已实现了科学大变革了吗?于是乎社会主义也就是这样地逐渐根本重建起来了!
这些道理上是如此,那么难点都在哪里呢?其一、好像是建设上?其实不是,上面已说了问题不在不会去建设,而在认识不到与不愿去努力学习倡导;其二、真正的难点仅只在于政府的主导,是个主要的政治问题,仅此而已。但还是那句话:主导不主导是一回事,而我们认识到认识不到、提不提倡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努力了,还没能做到,那么只好由它去,因为都是些没办法的事;不知道和不去努力争取,热衷于瞎折腾和肤浅无聊的论调,诚可悔哉!
我所见到的是共产主义者先生们是一整天地大喊马克思主义,其实他们是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只能是口号。指一堆,吃一堆,列宁起来喊列宁,毛泽东行了喊毛泽东。把其无穷的精力用到对过去的争论上,而不是探寻解决现今问题的实际方案上,究竟什么时候能自己用脑子好好地想一想有个主张见识呢?算了!好像一说话就要去和为了指责人似的。
新农村建设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正是因为这个大问题,这是中央很正确的决策。在这中间,我们实现了免粮与补贴,这是几千年来所没有的。然而,一些左派在指责,因为好像没有解决最大的实际问题。但是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是人人有责和是要一步步行使之的;后来又提出了流转,又大骂,因为惧怕实行真正的私有化,然而后来又证明不是要向私有的一面转,而是向着 “合作化。”要是真的向着私有化转,那么恐怕是早就转成了,正是因为实际上根本不是要向私有化的一面转的。然而还只能是喋喋不休,因为一部分人好像只能会搞指责。见解问题是如此之迟缓,理论水平是如此之低下,又指望什么呢?又喋喋不休的什么?还是主要忙活于前三十年的人民公社好,以及这里 李 先生的合作化好,眼光就是脱离不了人民公社合作社等。合作化可以作为一种组织起来的倡导,但是具体到建设方式则是完全不对的;忙于开脱、忙于指责与争论。那其实是毛左邓右,都有错误的,而又谁不犯错误?纠缠这又能有多大实际意义?没有比当前去化解危机和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更为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应结合点实际来点真实的东西?哪怕你支持一下科学的正确的新农村三化建设也好!
形势是如此有利了,理论上是如此之清楚了,为什么都不能看清形势,坐下来好好地思考一下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正确的科学道理呢?是谁妨害了南街村的建设呢?无非是都不愿意去真正的实践和建设罢了。南街村的壮大是不是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壮大回归?凭什么说不呢?我们可以建设不出一百万个南街村来,但是我们却绝对完全可以建设出一个科学的大新农村——相当于一百万个小南街的大南街村来。因此,破坏社会主义的不是别人,或者正是人民自己,因不愿起来奋斗;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是别人,也正是我们所谓先锋队的愚昧无知与不学无术。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堡垒总是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这句话永远最有道理。
什么人是这个世界的英雄?谁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南街村的王宏彬等人最伟大!因为他是个实际的践行者,而不是只会无聊地读一些马克思的书、只能喊教条口号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书呆子们!
在农村,对待三农问题的风浪,那是一阵阵的骚动,许多农民都迫不及待地愿意进行农业的“私有化”改造。注意到了没有——是私有化?为什么?理由是因为国家的土地应该给会种的种,因为这样能提高产量和减轻我们的劳动量,我们来给他们打工挣钱。看看我们的农民父老其态度是多么的积极!一切是唯上面的命令是从!真的是人民群众就是股水,改到哪往哪流!就说农民有些愚昧可怜、自私可悲,但是它却反映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些看不到此种必然之趋势的专家们,主张一成不变保持现状的人,你们看到了么?你又比那些农民强到哪里去?而共产主义者们,你们到底了解过农村的实际情形吗?好像大家写的东西都与实际情形并不很一样啊!一整天地高谈阔论,你们究竟为我们的三农出路找到了什么科学的良策?因为这是个合作之路即是关于三农的版块,我看到这上面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也实在不算是少,然而高妙言论好像真的也并不太多!净是些一套又一套的无聊的东西。
在对待农村问题,广为流传的是:“找一个荒坡上(贫瘠地)把房子集中起来——因为那样能挪出许多土地。”我不知道这样做究竟有何意义?这是哪个愚蠢透顶先生的胡说八道。也不知道是中国老百姓的钱太多了花不完,还是国家政府太富裕了,抑或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让如此的来瞎折腾,因为那样做也仅仅只能是瞎折腾。要是你因为粮食问题——腾土地也肯定是为了多产粮嘛,那么你就不完全应该再在地里搞什么退耕还林,因为农村虽然分散一些,但是空下的土地上实际都种上了树木,正好来绿化环境等。在我们看到一个小村庄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树木!
而且,因为是如果要科学地现代化,那么恐怕农村劳动力更要减少,这样又还得上城市去打工了,那又为什么不能将绝大多数(或全部)农民从而地大集中起来,予以城市化居住之,指导他们重新组织起来搞工业的大发展呢?为什么一定要给别人打工才行呢?是不是工厂真的太多了生产过剩了呢?那为什么又有如此多的穷人?因此,又何必地还在旧地予以小集中化呢?也许为了村庄整齐罢,但大城市化之岂不更齐整科学?总之这些都是我们根本不能理解透的东西,因为这都是些完全没有脑子人的胡说八道与瞎折腾,而愚民百姓跟着瞎起哄。瞎折腾和胡说八道误国殃民,那是还嫌这类事情少,今后最好还是不要这样搞了。因为估计国家也应该不大会听这些人的,胡锦涛主席这个人好像最讨厌瞎折腾,因为最讨厌瞎折腾,所以也就是根本不会去听取这种胡说八道!
这是一大段,琐碎地谈一些问题。
其次,李教授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是新集体经济或新合作经济主导的混合型经济”的新方法,我认为也不大对。昌平李老同志是不懂经济,仅仅用研究三农问题的眼光来对待未来农村经济。我们知道,三农问题是个经济问题,也更是个政治问题。但什么是经济?经济,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其实就是科学的合理分工学。从来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两种经济:一种即私有的经济,也叫做市场经济;一种叫做公有经济,也可叫做科学可人民经济等。私有经济是一种久远的、自然的、落后的、反动吃人经济形态,而公有则是一种现在的、人工的、科学高级先进的文明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各有其基础原理情形。不过这里并不是要研究经济的,稍后可写一篇有关公有与私有经济情形详细讨论的文章,以供参考。
在这里,仅仅只是在说明,那什么集体呀合作呀的都是错误,压根就是不懂经济。前面也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了毛泽东主席过去的关于经济建设的失误①,正是因为其并不真懂经济,所以大搞什么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结果给弄成了一锅粥,并不怎么样,已是多次批评这种错误的观点了。人民的经济,即公有的经济仅仅只能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全民国有的经济。也是可以搞一些私人的单干的,但是那恐怕没有“资本”私营。什么全民国有的经济?把全体人民都发工资,是不是就是统一的科学的公有经济?唯其如此,恐怕才能最科学最合理的经济,才能全面地大力很好地进行经济大建设大改造?人类的科学文明公有经济,其优势、其价值、其前途、其空间不可估量的;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富裕起来,那是谁几乎什么不会欠缺;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复兴!所以至于更如上面所说的什么下岗失业,什么经济危机等,那都完全根本不能算上是回事儿。当然了,也或者我们现在是不会有这个建设之机会的,但是,又谁能怀疑人类一定早晚会步入此科学正确的道路呢?
经济问题不多说了,总而言之,李昌平同志“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是新集体经济或新合作经济主导的混合型经济”是不对,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有关农村建设的旧的落后认识观点。如果是那样搞,绝对是搞不出什么好名堂来,充其量摸摸索索应应付付发展罢了,比折腾稍强一点,那是更谈不上借机重建社会主义的大业,更可能会耽误大事和良机。
下面还是再略提一下有关具体的建设问题吧。一些同志看文章,好像总是弄不明白究竟应该怎样去搞,实为一听城市化、机械化、组织化就感到害怕。其实这也是很简单的,你只要组织农民主要自己去生产和建设,然后科学地合理地分配之不也就是了?那个不就是全民的工资化嘛。这其实又和建设一个小项目小工程究竟有何异同呢?无非是一个大一个小罢了,而其优缺实各为有所长。因此,其所不同之处更其优势则在于,此要善于积极地发挥人民群众力量的优势,因为我们不会有很多的钱财,所以能生产的也都尽量要自己来生产才行,因为也只能这样才能节省出钱与大搞起来;这些事情其实私有的城建者都能做,只不过他们要从中大捞一笔,而我们仅只是借力于民,取之于民和用之于民罢了。诸如借民之力科学的城建之后再合理地“分配”于民就是了。是先建设而后分配,建设之际给予工资就是了,而后再科学合理的转卖予之也就是了。而且永远最需要深深知道的就是当注意:我们决不是仅仅要搞城市化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要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建!因此,这些其实究竟都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呢?都只要知道新农村三化的大基础,而然后再仔细地想一想上面说的经济原理也就是知道了。
而根本就没有这个大的认识方向,又怎么能谈得上对之有所理解呢?没有这个认识、提倡与强调,那么我们又怎能会往这边来走呢?
后面有关这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再略地评一下:
“中国的问题是:当改革者(或革命者)成为改革(或革命)对象的时候,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不能改革改革者,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现在阶段的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但只有靠政治家领导和组织农民才能够解决。”这后半句很对,三农问题是最基本的政治问题,现阶段只能靠党的组织和领导农民才能解决问题。只不过,具体地温和地解决三农问题是不是也正是对成为改革(或革命)对象的改革者的改革?
“三农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不是从理论上逻辑论证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要是首先我们没有很好的、科学理论作为正确的指导,那么首先肯定也还是不行的。所以,能不能很好上或下地进行,是取决于上和下的努力,而我们此处所能给的仅仅只能是最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将资源配置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巩固和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为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能够解决三农问题,但要有政治家或领袖出来领导完成这个使命。”不是的,只有实行真正新农村的根本的科学正确的大建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旷日弥久,事或不预,先前的实践就是例子,效果都并不怎么样。
“在短期内,农业走向受政治家意愿的影响。中央很多支农、扶贫政策,一到基层都被异化掉了,资金真正到农民手中或用在农民身上的很少,农村腐败分子、黑社会以及官僚已经到了更高程度的联盟,农村的社会结构越来越蒋介石化,各种势力都在盘剥小农。共产党的农村治理,去政治化和去农民化越来越严重,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村委会等传统组织,农民都不相信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由中央亲自直接抓取新农村建设那就行了,否则所谓的重建还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失之意义。
“从长期趋势看,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将是新集体经济或新合作经济主导的混合型经济。在操作策略上,要优先在农民组织内部把金融合作建立起来,因为农民的土地等财产只能在社区型的草根金融中成为抵押品(正规金融和私人金融不可能接受90%的农民的财产的抵押,一旦私人金融在农村优先发展了,中国将彻底菲律宾化),农民合作金融发展的越快,农民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就发展的越快,农村经济性质才会朝社会主义方向转变,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才会重新社会主义化。”重新组织起来搞建设其实也就是金融的集中。
“农民合作互助金融组织,不存在管理问题,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关键是政策的方向问题。农业合作化、集体化道路的经验很多,只不过我们还没有人来实行,政治家还没有这个意愿,这才是关键问题。”后半句对。
农民的优势是组织起来,集合(垄断)需求,集合需求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中国未来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这点道理未来的政治家是会逐步懂得的。现在的政治家也懂得,只不过事情难办,有很多难点,正如究竟应当怎样建设是不也是个难点? 李 先生的这种主张上面说了,实践证明过也并不怎么样啊,因此究竟怎样搞政治家也或者会很忧虑罢。
末了,我评论的后面这段文章,仅仅是各说各的理,也只是在说明了我个人自己的意思。
这最后更要大特提一下李昌平同志的就是:他很早就由主张小卫星村建设到提倡新农村的城市化建设而转变,因为是他看到了全世界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科学文明之大趋势。因此,这是一个真正的新农村科学建设人才!不过,这一篇文章又有不妥。
总之,城市化不可怕,人民城市人民建设有的是力量;城市化后的剩余劳动力更不可怕,因为是更要大发展、大办厂,人多力量大,这个世界的发展与奇迹、中华民族的迅猛推进都需要最为基本的民众的力量;农业现代化更不可怕,因为一现代化我们就真正走上了世界的前列了。因此,愿与所有持科学新农村三化建设观点的同志共勉!
简直要动摇我的信心,所以也就使得脾气有点不大好,故尔地过分批评于人之处也都还请见谅!而批评,其实也仅只是为了强调罢了。
注:①(可在本站搜索《关于共运低潮原因的讨论》文,其中***是邓—小—平三个字,网站给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