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死得起”,依然“葬不起”!

火烧 2009-12-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探讨殡葬改革中‘死得起’却‘葬不起’的问题,指出公墓价格高昂,呼吁建立经济适用墓和廉租墓,缓解百姓负担,体现民生关怀。

“死得起”,依然“葬不起”!


近日,民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称,中国将推行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埋单。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算了笔账,死者家属将能省去火化费、运尸费两项费用,大约500元到1000元左右。据称,今后老百姓“死不起”的现状将得到改观。

然而,火化费、运尸费、追悼厅费这些毕竟是小钱,买公墓下葬才是大钱。笔者所在的城市公墓的价格,近年来一般都在每平米1万元以上,而所谓象样一点的墓地则高达五六万元之巨,并且随着楼市价格的上涨,墓地的价格也在随之上涨。说句不好听的话,老百姓是活着买不起房,死了买不起墓。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放在骨灰寄存处或者找个地方深埋或者将骨灰撒向江河湖海或者树葬什么的不也挺好嘛。可是,孝敬老人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活着的老人大多希望死后有一块墓地,而且,将去逝的老人安葬在墓地也是大多数儿女的心愿。目前看来这个风俗一时还改变不了。所以,一些家庭宁可东拆西借拉饥荒也要给老人买一块墓地。尤其是抬出孔老夫子之后,人们也都讲起“孝道”来了。如果悖了这个常理,活着的人难免背上骂名。说句实在话,给逝去的老人买公墓,即是满足老人的心愿,也是给活人看的。而这“活人”就是尚未改变的风俗习惯。当然,如此所导致的后果就是肥了炒墓者。尽管有国务院下发的《殡葬管理条例》,有民政部下发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但是炒墓行为依然存在。而且,近来公墓的价格反而有上涨的趋势。可惜没有“墓市”,如果有“墓市”的话,也许也会产生泡沫之类的东西。

有人说,天价墓问题是市场经济导致的后果,政府无法调控。对此,笔者不以为然,物价部门难道不是政府部门?物价部门难道不可以对公墓的价格进行审核?所谓“政府无法调控”的背后是有关部门不作为,是推卸责任。说到底,是漠视老百姓的疾苦。如今民生不是大事吗?--“葬不起”何尝不是民生的大事?!

看到网上有的网友建议政府建“经济适用墓”和“廉租墓”,笔者以为可行。既然可以给活着的人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完全也可以给逝去的人建“经济适用墓”和“廉租墓”。因为,两者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