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忠国:我同宇太聊聊天
田忠国:我同宇太聊聊天
田忠国
宇太的文章我拜读得不少,感觉语言畅晓、流利,加上对马列毛句子的适时排列,华丽的“激扬文字”下总给人更多的煽情感,但缺少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对历史与现实源流的分析,虽然“激扬”得好看但总缺少张宏良、张勤德的冷凝、深隧,更缺少观宇宙于一握之间,历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气或马克思或爱因斯坦的逻辑论证能力,所以,读着读着就中断了。但是后来,从给白阳的信,到溜着弯儿同张宏良谈谈心,再到“写给马门列夫”,我不得不说,宇太的文风大变,因为,流畅的语言字字都是冰冷的子弹,让人看到华丽的背后那付阴冷、仇视的面孔。
或许有人说,阶级斗争就是这么残酷,就得冰冷无情。
但宇太是哪个阶级的呢?
先说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按照宇太等人的说法,以上诸人全是修正主义的维护者,是官僚阶级的维护者,呵呵,这真是奇了怪了,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个修正主义者或者官僚阶级对文革说一句公道话了?没有,一个也没有。但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哪个又是否定文革的呢?没有,一个也没有。或许有人说,对待文革的态度与路线问题或阶级斗争问题没关系。
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毛主席曾经说,文化大革命就是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不是路线斗争?是不是阶级斗争?那么,我们不妨再看看张宏良的一个基本判断。他认为,前后三十年的路线斗争,只是主导权变了,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并没有变。客观历史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认为这个判断完全正确。当然,有人会拿出党和国家性质变了反对这一观点。但问题是,主席在世时是不是党和国家的性质就纯而又纯呢?我看未必,因为,如果党和国家的性质纯而又纯,没有人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文革从本质上说就是不必要的。
反过来说,有人试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说明党的性质就出现问题了。
这一事实证明,张宏良的分析判断是正确的,也是经得起未来考验的。从重庆的实践看,主导权决定党和国家的性质。所以,路线斗争的核心是解决领导权问题。领导权的问题解决了,党和国家的性质就可以慢慢解决。如果不信,请大家回望一眼毛时代的历史,人们就不难发现,主席在路线斗争中,还是解决的领导权问题。那以,坚持路线斗争,能否通过路线斗争恢复正确路线,恢复党和国家的性质,就成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关键。
至于以后最终通过什么样的斗争形式解决问题,张宏良先生早在数年前就明确说,矛盾性质决定斗争形式。由以上分析可知,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等等,是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守者、维护者、继承者。或许有人说不对,因为,他们坚持“救党保国”。张宏良、张勤德等人说得十分明确,救党就是恢复党的宗旨、党的性质,保国就是保护国家性质,并阻止卖国主义者对国家的出卖。简言之,就是恢复毛主义的党、恢复毛主义的国。
但是很显然,有人对恢复毛主义的党和恢复毛主义的国怀有刻骨仇恨,用阴森森而又冰冷的子弹朝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等等人射击。
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不是自称是毛主义者吗?不是自称是为人民的吗?如果是毛主义者,怎么会对毛主义的党、毛主义的国怀有那么大的仇恨?如果是为人民,怎么会打着毛主义反毛主义?道理很简单,没有毛主义,便没有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客观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宇太先生的排比用得比较好,逻辑性也不错,如同排击炮,可惜全是标签式炮弹,缺少基本的逻辑论证能力。比如说,宇太先生说马门列夫“不要干狼狈为奸的事,不要给块骨头就给修正主义政客当鹰犬”(出自《宇太:写给马门列夫》),没有论据起码要有逻辑推理,比方说,马门列夫在逻辑上怎么“狼狈为奸”了,又怎么“给修正主义政客当鹰犬”了。当然,宇太先生此类文章我读得多了,比如牧野征夫,也即原“国防”杂志主编赵勤轩就擅长此类玩法。当然,宇太先生不需要论证,只需要棍子。
同宇太文笔如出一辙的还有一位,把中国革命和思想文化的继续革命一棍子打到小资产阶级争权夺利的行列,从此使中国革命历史和思想文化继续革命的历史成了历史逻辑的不合理,其历史的合法性也就成了理论上的非法现象。当然,其笔法也是排比居多。但当排比变成射击敌人的子弹时,逻辑的合法性一下子就退出了人类论证是非曲直的过程,变成了仇恨式阴冷的子弹。
研究了某些人的文章后,其文字玩法大约如下:
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等=小资产阶级=“狼狈为奸”、“给修正主义政客当鹰犬”=非马列毛主义。
批判者呢,天生正义,仇恨的子弹喷涌而出。
最后大声欢呼:正义战胜了邪恶,革命战胜了修正主义政客的鹰犬。
遍观右翼文章,大抵均是这样的路子。
既然各位自称是革命的左派,而且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何必要用右派惯用的枪法朝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射出仇恨的子弹,而不是射向右派?既便各位同右派有私有感情,不便于撕破脸面动刀动枪,那么,面对卖国主义总应该----不要说射击-----总应该说声不吧?但是,各位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子弹卡壳,集体失语。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逻辑的必然?偶然的巧合固然值得庆幸,但如果是逻辑的必然那就不是中国人民之福了。或许有人说,他们的枪口一直对准修正主义。但什么是修正主义?修正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修正主义的价值逻辑是什么?修正主义的价值逻辑指向哪里?我既没有看到各位神仙的逻辑推理或举出论据,也没看到对修正主义理论的抽象,看到的只是一个标签:修正主义。
当修正主义仅仅是个标签的时候,修正主义理论便在批判的枪口保护下,走进了新的,由标签为幕遮挡的历史舞台。也或许有人说,张宏良、张勤德、白阳、马门列夫等理论不完善、不完整、不全面,这个可能,因为,天下人都知道,既便被称为科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穷尽科学与真理,如果穷尽了科学与真理,大家是不是没有思考的必要了?是不是可以休闲了?比如说宇太先生,尽情于山水之间,享受环宇之太阳之快乐了?何况,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真理,既便自然科学真理,虽然超越了阶级属性但事实上却是不同阶级发展自己的工具。或许有人说,真理只有一个,事实上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因为,剥削阶级以剥削压迫为真理,马列毛主义以消灭剥削压迫为真理。
宇太先生说对吗?
20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