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鸦片--彩票
当年,“大英帝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掠夺中国的白银、摧残国人的身心,想必对中国的近代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大都记忆犹新。
但鸦片的危害再大,毕竟是外部势力向我们倾销的,虽则可恨,但毕竟称不上最可恨,最可恨的自己的政府向自己的国民兜售“鸦片”。
读者也许会奇怪,现在还有公然向自己的国民兜售鸦片的政府吗?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有。说没有,是因为现在的政府都讲究个“形象”,再说政府中的“精英”人士就智商来讲确实不是白痴,那么露骨的事情他们怎么会做呢?这些“精英”们做事还是非常注重包装的;为什么又可以说“有”呢?这是因为虽则花样不断翻新,但本质没变:掠夺国人的财富、摧残国人的身心。
说了半天,可能有的读者已经有点厌烦,到底什么是现在某国政府向自己的国民兜售的“鸦片”,彩票!某国政府现在向国民兜售什么“体育彩票”、“福利彩票”,就本质来讲,就是在向自己的国民的兜售“鸦片”。
有的读者可能会想,国家财政紧张,发行点彩票,募集点资金,应该能够理解。错了,且不说某国政府压根就不缺什么资金,君不见向美国次贷市场投资动辄数千亿美元计吗?现在不是又嚷嚷着到美国去救市吗?这说明人间根本就不缺钱,人家的钱多得花都花不完,前段时间不是成立了一家“某投公司”专门用来花钱吗?
退一步讲,就算国家财政紧张,要募集资金,也可以发行国债筹资吗。有人可能会说,那效果还不一样吗?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国债”是什么?国债是政府以国家信用(当然,目前该国政府的信用也快被她自己糟践的差不多了,从将无私奉献了青春的工人一脚踢出门的“砸三铁”到到股市的非流通股解禁等等不一而足)作担保向老百姓借的钱,是要向老百姓还的,花出去的钱是要向老百姓负责的。而发行彩票募集的钱说白了,就是政府从老百姓那骗来的。
闲话少述,现在就来说说“彩票”为何就是“鸦片”(确切讲是“精神鸦片”)。
第一条,发行“彩票”就是政府在公然在聚众赌博,这样的政府从一个为国民服务的政府蜕变为一个使奸耍滑的“庄家”,政府的“投机”行为导致了民众的投机行为,前段时间暴露出来的牛奶中掺加“三聚氰胺”的行为不客气地讲根源就是政府的投机行为。
第二条,“彩票”涣散了国民的进取心,加剧了国民的浮躁心理,现在社会无论是有钱不做实体经济而是去炒股、炒房,还是学校里论文只见数量不见质量,都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里在作怪。
第三条,蒙蔽了国人的眼睛,麻醉了国人的神经。就下岗工人来讲,本来这是阶级压迫的反应,但在“彩票”的麻醉下、在个别下岗工人利用手头仅有的“两元钱”摸到了“500万大奖”的欺骗下,许多下岗工人竟然也相信自己是“运气不好”,根本不去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己的下岗,反而使自己所谓的“买断工龄”的“保命钱”又稀里糊涂地被人骗去了。
“彩票”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成功地掩盖了“阶级矛盾”,转移了群众的视线,用个别下岗工人摸奖“暴富”有效地掩盖了权贵们对国家巧取豪夺的“暴富”;用个别下岗工人摸奖“暴富”掩盖了下岗工人群体无助的窘况,有效地削弱了瓦解了下岗工人团结起来改变自身境况的斗志。
“毒品”之毒,莫此为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