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厉以宁给我们的精神鸦片:“待富”

火烧 2007-12-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围绕厉以宁提出的‘待富’概念展开,批评其为精神鸦片,认为改革未完,穷人应称‘待富者’,并延伸至‘待官者’与‘待死’,引发对社会阶层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厉以宁给我们的精神鸦片:“待富”

本想说“剥厉以宁的皮”,但是“剥皮”一说所遭来的臭骂使我心惊肉跳,余音缭绕,所以改用了这个标题,说明我还是虚火“网络暴民”和名人粉丝的。

本月13日,名牌教授厉以宁先生说了句使我差点晕眩的话:中国的穷人不应叫穷人,而应称“待富者”。

理由是:“改革还没有完呢”,还有若干机会分享改革的胜利成果,还有幸福的富贵生活在向我们招手……

听了厉以宁这句话,正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万般绝望的我,突然就像打了一剂强心针,又缓缓地从麻木中苏醒过来。打个喷嚏,提了提神儿,开始分享厉以宁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胜利成果。

不仅我,中国千千万万的穷人们,到本月13日截止,都已然脱贫,虽未致富,但一夜之间已处于“待富”阶段,这岂不令人翘首企盼、欢心鼓舞?

目前,关于“改革”,有一种说法,说“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9年,第二阶段是从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到现在,而第二阶段的“改革”特点是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厉以宁的“待富”论,要么是有力地回应了上面这种论点,要么是在暗示我们,“改革”并未结束,还会出现第三个阶段,即大众与民主的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真正的富有者。

厉以宁的“待富”论,还是对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论一个有力的回击,即“无产阶级”根本不存在,应是“待中产阶级”和“待资产阶级”。老马那一套早已过时,按照中国特色,“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中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今天富的,明天就可能是穷的,今天穷的,明天就可能富了,而富人不能称为“富人”,只能称为“待穷者”,穷人不能称为“穷人”,只能称为“待富者”,这不能不说是对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贡献。

按照厉以宁这个“待富”论的逻辑,那么,手中无权的草芥小民,不应被认为是“无权”,而应是“待官者”,总有一天会把权夺过来的,而那些手中掌握大权的,总有一天会被夺权成为白丁一个。这这样的逻辑还可以放之其它而皆准……

不过,这逻辑又使我们这些“待富者”和“待官者”又吓出一身冷汗来,富也好,贵也罢,我们这些生活在世上的人,其实都是“待死者”,前面的坟墓也同样在向我们招手,因为,这样的机会与致富的机会一样,也肯定是存在着的。

所以,在这“待死”的阶段中,我们这些“待富者”要充分享受厉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改革还没有完呢”的精神鸦片,愉快欣赏“富贵”就快来临的海市蜃楼,直到看见各人的坟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